青藏高原东南,在经过54条隧道才能到达的驻地,他们一次次刷新最难纪录,只为杨房沟水电站早日“倒送电”-LMLPHP

进入杨房沟驻地要经过整整54条隧道。

由华东送变电公司承建的500千伏杨房沟水电站送出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侧、横断山脉终端,沿线海拔3000米,全线位于10mm冰区,地形陡峭、坡陡谷深。项目部不仅需要在崇山峻岭间新建铁塔29基,完成架线18.79公里,还要在8个月内完成送电投运。

毫无疑问,这项工程又一次刷新了史上最难记录。

持创新之矛

“山陡路远,地形险峻,索道运输是本工程最难啃的骨头。”项目经理丁振峰根据复测结果得出了重要结论。

2020年9月25日开工后,项目部就遇到了最大的“拦路虎”——在18座高山之间架设16条索道。在原先的施工方案里,施工班组需要按照设计单位标出的桩号跑完全线,整整3天才可以找到适合架设一条索道门架的地标。而项目部采用的三维实景扫描建模,直接在GIS+BIM三维平台里测量出两基桩号之间的水平距离、高差,只需要1天就能提前锁定索道门架位置。这项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将全部16条索道的勘察时间从20天压缩为7天,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自从有了新装备,我们只需要到定位处核实现场情况,前期工作大大减少,可省力了。”丁振峰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工程建设开始渐入佳境。

树安全之盾

杨房沟最不缺什么?那当然是树木。这里林深树密,草木茂盛,看似景色美不胜收,却暗藏火灾隐患。近期,木里县就刚发生过两起森林火灾事故。针对这种特殊情况,项目部在线路走向上分布安装了4台微小火源检测系统,全天候检测森林火灾,早发现、早处理,同时配备了充足的灭火设备,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一机在手,基础我有。”基础开挖时,项目部出动了利器——深基坑作业一体机。这个工具集气体检测、送风功能、应急救援装置、安全挡板、电动葫芦功能于一身,实现了运输、安装、操作便捷化,功能多元化、集成化。当坑内氧气含量不足时,气体检测装置自动识别,同时送风系统迅速启动,保证坑内氧气含量正常,应急救援装置也能迅速把施工人员拉出基坑,保证了现场深基坑作业全流程安全可控、能控、在控。除此之外,项目部还配置了6台布控球,实时360°无死角监控施工现场,全方位加强现场作业的安全管控。

2021年1月31日,项目部已经顺利完成全部29基基础的开挖和浇筑工作。

强红色之基

在公司承建杨房沟工程之时,项目经理丁振锋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日复一日,他带着复测人员穿梭在高山密林间,只为早一点掌握项目的难点和重点,寻找到解决技术难题的施工思路。

“我是一名党员,当然要带头干。”刚刚结婚的项目总工陈鹏飞在接到任务时,匆匆与妻子话别,便穿过这54条隧道来到了项目现场。上山5个半小时,下山4个小时,日均2万五千步是他的日常。每当妻子问起他什么时候回家,陈鹏飞都只能含糊过关,无法给出准确答案。

在危急险重时,临时党支部成员冲在了最前线,用脚步丈量高原土壤,用毅力克服高原反应,顺利完成了29基基础的开挖工作。

以临时党支部为依托,公司把堡垒建在了杨房沟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的最前沿。春节后,该工程将进入组塔高峰期,项目部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神聚力、攻坚克难,保证杨房沟水电站工程在6月20日之前具备倒送电条件。

02-04 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