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新词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累丑”,词义无需赘述。伴随“累丑”而来的是一场争议:有人认为这个词太俗,而其表达的含义无非是“憔悴”;有人更对当代网友的整体语文水平忧心忡忡;但也有人主张“累丑”更直接地表现当下的身心状态。
说实话,“累丑”确实俗了些。在浩瀚的词库、文库里,除了“憔悴”以外,“倦容”“疲态”同样常用;“枯槁”“枯竭”“颓唐”较书面;“为伊消得人憔悴”“人比黄花瘦”则典出诗词,更为文雅。
其实“俗”不是缺点。任何语言都有雅俗之分,但雅俗不等于贵贱,“俗”更不意味着粗俗。“累丑”一词中的“累”和“丑”均为常用字。无论书面还是口头,以“累”或“丑”组成的词出现频率极高,如:劳累、连累、拖累、丑陋、丑闻、丑态。既然这些词语稀松平常,那么为何“累”与“丑”结合在一起,会引起如此不适?
语感是一个因素。从字面看,“累丑”是并列结构,但从“因累生丑”的词义出发,又略带偏正色彩,因而这个新词的构造略显畸形。再以“累”“丑”二字而论,虽然“累”字作“疲劳”解时可用于“累然”“累乏”等词,但总体上鲜少作为修饰字前置;“丑”字作“丑事”解时虽可用于“家丑”“国丑”等词,但使用频率也较低,更不用说被“累”“穷”等字修饰。简单来说,许多人之所以对“累丑”不感冒,并不是为“憔悴”鸣不平,而是这个词的构造过于简单粗暴,读起来实在拗口。
既然如此拗口,又为何会流行?这与近年来网络上掀起的“real风气”不无关系。从“扎心”到“打工人”“干饭人”,再到“累丑”,这些梗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于负面情绪的毫不掩饰。在社交媒体时代,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精准有效地传达分发,这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固有的话语体系,尤其影响着年轻网民的“画风”。无论是成语的“新解”,还是词语的新造,人们愈发主张精确,避免晦涩,追求直接,拒绝委婉,用简单甚至简陋的语言“一刀扎进老铁的心窝”,借以自嘲解乏,抑或抱团宣泄。对于这种心态和由此产生的语言现象,我们应该正视使用者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压力、所体现的状态,而非一味居高临下地对他人批判指正。
至于“累丑”是否会影响汉语的美感,进而玷污中华传统文化?笔者以为,尚且不必过分恐慌。中华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进的;汉语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兼容并蓄的。“沙发”“咖啡”“幽默”“逻辑”……这些外来词历经时间洗礼成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给力”“月光族”等互联网时代的新词同样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非原生的词汇逐渐为人接受,却也并没有因此让原生词从字典以及生活中销声匿迹,只是使用的场合发生了变化。
当然,我们还是要对“累丑”有所警惕,因为网络语言的简单化趋势可能会对使用习惯乃至思维方式有所限制,以至于让人忽略了汉语本身复杂的美感,甚至还会闹出“实体钱”的笑话。我们并不畏惧“累丑”成为一个词语,而是担心“累丑”会成为率先想起、只能想起的词语。
来源: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