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生儿,这些传染病比新冠更“可怕”!专家:不让孩子接种疫苗掉队-LMLPHP

本土新冠病例散发,人们再度对疫情防控绷紧神经。对新生儿的家长来说,焦虑更多一层:2岁之前,尤其是6月龄以内的宝宝需要频繁出门接种疫苗,但宝宝又不方便戴口罩,在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冬天,加之新冠疫苗开打导致接种门诊人流增大——这种情况下,宝宝出门打疫苗交叉感染的风险层层叠加。

那么,是否要因此延迟或放弃宝宝的常规疫苗接种?要知道,常规疫苗是宝宝的免疫基础,尽可能要保证及时接种,即使在这个特殊春节,也不能让孩子接种疫苗掉队。

对新生儿,这些传染病比新冠更“可怕”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普通大众闻之色变。但其实,对新生儿来说,比起新冠,很多传染病的威胁更大。我们要尽可能预防冬春季容易流行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比如百日咳、流感、b型流感嗜血杆菌导致的脑膜炎和肺炎等。这些疾病不仅传染性强,比新冠引起的疾病还更为严重,并发症更多。

近年来,随着对百日咳诊断能力的提高和重视,我们发现,儿童、青少年、成人的百日咳病例仍有散发流行,尤其每年冬春是百日咳的流行季。青少年和成人的百日咳因为症状不典型,不能被及时识别;婴儿的症状则通常表现典型,有痉咳、咳嗽后有鸡鸣样回声,尤其新生儿,甚至可能突然出现呼吸暂停、缺氧。如果及时就诊,这其实是可以被诊断的。

除百日咳,其他一些古老的传染病,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比如脊髓灰质炎。在20世纪早中期,小儿麻痹症患儿的运动功能会受到影响,留下终身残疾。好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给儿童普遍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才让中国现在处于无脊灰的状态,如果要维持这种状态,易感儿童中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率需要持续保持非常高的水平。因此,依然不能忽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

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b型流感嗜血杆菌。首先要注意区分,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流感病毒不是一回事。b型流感嗜血杆菌可以引起重症细菌性肺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心包炎、蜂窝组织炎、会厌炎,还有中耳炎等,严重时可直接造成孩子的残疾甚至死亡。数据显示,我国在2015年有3400例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死亡,死亡人数在全球的占比排名第三。

及时接种,把握“免疫黄金点”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宝宝常规疫苗不仅要接种,还要抓准接种时机。2月龄是宝宝通过接种疫苗构建免疫力的关键时间窗——因为,随着母传抗体(母体通过胎盘传给宝宝的抗体)的减弱甚至消失,宝宝很可能会出现免疫空窗期,罹患各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宝宝要尽可能在2月龄开始接种相应疫苗,到6月龄能完成3剂次的基础免疫,让宝宝尽早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的建议,脊灰疫苗应于2月龄开始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等疫苗均应不晚于2月龄开始接种。我国目前百白破疫苗的接种方案是从3月龄开始,但随着我们有更多的疾病负担证据和疫苗接种方案的评价数据,以后的疫苗程序也有可能会调整提前。

想要把握住2月龄这个“免疫黄金点”,建议家长应提前为宝宝规划好疫苗方案。尤其在这个春节期间,高效、全面的疫苗接种方案才是保护宝宝免受各类传染病威胁的最有力武器。

更多防疫细节不可放松

疫苗五花八门,有没有更简便、高效的推荐?联合疫苗对应这一需求。联合疫苗,指将多种疫苗成分联合在一起,可同时预防多种疾病。

以五联疫苗为例,按照疫苗说明书优先推荐程序,从2月龄开始接种五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以及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发的侵袭性感染,简单讲就是“一苗防五病”。

从接种效率来看,五联疫苗全程接种4次,相较常规方案的12次接种,提高了接种效率,也减少宝宝接种疫苗多次注射的皮肉之苦。宝宝如在2月龄接种五联疫苗,能为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手足口疫苗等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腾出空间,为宝宝筑起更多道免疫防线。

当然,除更高效的接种策略,在防疫细节上仍不能放松。家长务必注意:儿童对病菌的抵抗力弱,在疫情期间,应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如需外出,选择适合儿童面部大小的口罩佩戴;回到家中要勤洗手,并定期对宝宝的用品、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另外,带宝宝接种之前要提前了解当地接种机构防疫政策,预约接种时间,接种时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防护措施。

图片:视觉中国

02-15 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