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日报主持的微博话题“近视发生年龄提前至3到7岁”引发热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为53.6%,也就是说,每2名青少年儿童中就有1人近视。
上海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张河解释,过去临床上普遍认为,近视眼的发生一般从6岁开始,但现在,随着孩子们用眼负担加重,近距离用眼时长增加,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等因素,导致近视眼发生率的年龄提前至3-7岁。
近期,中小学陆续开学。经历了一个寒假,孩子们在家每天看电视、玩手机,这无疑已引发家长对孩子视力的担忧。作为家长,该如何做,才能切实帮到孩子保护视力、远离近视?张河主任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长时间用眼,感觉孩子视力下降了?这时,家长一定要辨别真假近视。
假性近视是一种疲劳状态,由于用眼过度、调节紧张而引起的功能性近视。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及时缓解,假性近视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同时,只有科学准确的验光,才能给视力带来保障。除了近视,斜视、弱视、远视、散光同样可能造成孩子出现看不清的现象。
目前,斜视、弱视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一旦错过时机或把斜弱视当近视治疗,都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所以,科学的检查,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发现潜在的眼部疾病。
要关注的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的视力问题及眼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建议从孩子3岁起,每3-6个月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光检查,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定期追踪检查视力及视功能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寒假本就是青少年儿童眼病的高发期,随着返校季到来,广大家长要注意,开学前带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至关重要,预防孩子近视发生,科学防控近视发展,严格把守视力关卡。
第二,养成科学用眼习惯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阅读写字时都要牢记一个口诀:一拳一尺一寸。就是说,眼睛距离书本33厘米,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1个拳头远,握笔的手和笔尖要有3.3厘米。
还要注意,不要趴着、躺着或在走动时、移动的车内看书,也不可在光线不足或晃眼的阳光下阅读。
使用电子产品时,要设置青少年模式,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第三,坚持每日户外运动
研究证实,坚持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形成。
在家可以提醒孩子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这里的户外活动,不仅仅只是踢球、打球等运动,饭后散步、下楼倒垃圾等,只要是白天的、户外进行的活动都可以。
近视不可怕,可防可控,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的重视,以及用对科学方法防控。近视发生的年龄越早,成年后发展为高度近视的概率就越大。而近年来,由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致盲的情况越来越凸显。
近视低龄化,不仅仅意味着“戴眼镜的年龄提前”,更需要看到由此引发的“儿童视力危机”。作为家长,一定要用科学的思维理性应对,做好孩子近视防控道路上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