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技术实力已经成为各大金融机构比拼的一大核心竞争能力,而一场疫情更加速这一趋势。普华永道今天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显示,银行、保险公司、大资管和金融控股公司,依托金融科技进行全方位创新与赋能已势在必行。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俗称“ABC”)仍是未来三年技术突破的主要领域。
普华永道自从2016年起,已连续四年在全球范围内对金融科技行业展开调研。今天发布的报告是基于2020年第四季度展开的中国专项调研撰写而成,从七个维度分别展现了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特征,分别是:技术驱动业务及场景创新、投融资活动、新技术发展趋势、人才、组织与激励、监管与合规、疫情后再出发和前景展望。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各细分金融领域对金融科技的诉求与期望有所不同:银行希望借此获得新的增长轨迹,保险公司期待诞生新市场,大资管机构憧憬能力全面提升,金控公司则聚焦促进内部协同。尽管如此,在推进业务变革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类金融机构仍有一些共通的原则可遵循:一是丢掉历史包袱,突破思维局限;二是实现顶层战略和速赢举措的统一;三是让科技部门从被动支撑变成主动赋能,甚至引领业务。”
报告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和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有助于建立安全可信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孪生、沉浸式体验、5G、多方安全计算等新兴技术也正蓬勃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或将带来更多的创新性变革。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王建平表示:“技术创新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挑战不容忽视。例如,金融业数据资源丰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的底层支撑,是“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纽带,但数据缺失或数据质量较低也是目前数据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数据使用量增大,数据获取与使用的安全合规也引起更多关注。”
为了应对挑战,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他建议在技术应用领域遵循三大原则:一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双向驱动;二是应用成熟技术,降低创新风险;三是发展监管科技,防范无序创新。
随着科技对金融业影响加深,行业将发生深刻的商业与运营模式转变,市场上对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争夺也将更激烈,带来组织与人才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创新。本次调研结果显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已是大部分头部金融机构的选择,以独立部门形式发展金融科技是中小型机构更现实可行的做法。作为软实力的体现,金融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已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关注的重点。
科技创新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了新的风险来源。本次调研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对金融科技进行适当监管,避免野蛮生长和套利创新。其中,最需要做的就是规范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未来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只要从事金融属性的业务活动,就应遵循金融的合规要求和风控原则。然而,过度监管也会扼杀创意,不利于行业蓬勃发展。平衡创新与管控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对此监管机构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容忍度,更要适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展望未来,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建设将呈现出三大转变:一是由单点应用建设向平台化、中台化建设转变;二是由科技赋能的“业务改良”向科技引领的“模式变革”转变;三是由科技应用的“硬实力”向企业组织文化“软实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