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了不起的青年让世界看见中国无限未来-LMLPHP

《智慧中国:前沿科学》

人口增长、全球变暖、星际巡航……刚刚在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开播的《智慧中国:前沿科学》,主持人澳大利亚科学家乔丹·阮围绕这些热词,带领全球观众走进中国的顶尖实验室,走近中国最尖端硬核的科技成就。许多观众注意到一个现象:片中与主持人对话、用英语自信阐述的中国科学家,不少都是年轻人。

无独有偶,开春之际,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视听中国”启动了最新一季,纪录片《创新中国》将再次带着一批年轻的中国科创界领军人才走进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航天科技在内,一批前沿科技领域的年轻佼佼者被请上湖南卫视《开年演讲》舞台,并随芒果TV海外版“出海”远航;而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新者的处方》跟踪拍摄的,不仅是中国怎样攻破世界级难题,还有一支来自上海张江药谷的年轻科研团队,他们将在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被全球看见……

随着一批视听节目“走出去”,出现在全球视野的这些中国科学家和科创领军人,许多还未满40岁。了不起的中国青年,以远见、执著、坚持的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让世界看见了中国未来、大国担当,甚至完全有可能预见这颗蔚蓝星球的未来。

透过“最强大脑”看科技创新,见证面向未来的蓬勃力量

这些了不起的青年让世界看见中国无限未来-LMLPHP

用“最强大脑”来形容这批节目中的年轻科学家,再合适不过。38岁的陆朝阳,被西方权威科学媒体赞为

“操纵光子的巫师”;有着“北斗女神”美誉的徐颖,32岁就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现年36岁的钟武律,致力于研究“人造太阳”;嫦娥五号“带货”月壤的背后,39岁的郑燕红是采样封装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年轻的“最强大脑”,藏着似乎是年轻人独有的“异想天开”的念头。以世界顶级生命科学家裴端卿领导的团队为例,他们的研究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100岁的老人有可能“返老还童”,尿液里可能潜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创新中国》其中一集讲述了裴端卿团队震惊世界的研究结果:2013年,他们用尿液在小白鼠体内培育出了人类的再生牙齿;2015年,他们又宣布发现了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机制。

更多时候,这些“最强大脑”的脱颖而出,与其说是一个人、一群人的智慧在闪耀星芒,不如看成,“最强大脑”中蕴含的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变不可能为可能的蓬勃力量。

《创新中国》即向观众展示了科学家们改变中国的“进行时”。邓自刚,西南交大博导,他的研究只有一个目标:让中国高铁的时速冲向1000公里。他相信,更多的技术创新一定能让“中国制造”在世界轨道交通的未来再次走在前列。陆朝阳团队正在探索的,是在计算机CPU已被逼至物理极限的条件下,如何利用量子世界特有的规律,不断提升光量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旦成功,几十万年的运算时间将只在转瞬几秒间。魏思领导的“超脑小组”,已将人工智能中的语音智能做成了“全球无敌”。由他们研制的科大讯飞翻译机能让只懂中国方言的老年人也无交流障碍地走遍世界。美国一家杂志评价这项创新:“上帝用一座‘巴别塔’阻碍了人类的交流,但中国人正在用语音人工智能,推倒这座‘巴别塔’。”

观看由五洲传播中心联合哔哩哔哩与美方共同制作的纪录片《智慧中国:前沿科学》,如同走进了将至未至的科幻世界。中国在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的创新成就被一一展现在面前。《开年演讲》的表现手法虽不同,运用的是科学家个人演讲的形式,但别具一格的“当事者说”,带着个体的记忆与温度,向世人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骄傲。

以青年科学家视角,看见面对人类共同难题时的“中国骄傲”

这些了不起的青年让世界看见中国无限未来-LMLPHP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审视这些视听节目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时刻闪烁。

纪录片《创新者的处方》由“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病情切入。当年,这名改变智能手机世界的人物罹患神经内分泌肿瘤,因缺乏有效药物不治身亡。从这个意义上看,研发出一款攻破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新药,具有人类命运层面的价值。该片镜头对准了上海张江药谷中一款抗肿瘤新药的研发,将中国科学家如何与临床医生乃至患者通力合作,打破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困境的过程仔细讲来。在主创看来,这是中国科学家立足中国患者、不断强化本土自主研发新药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折射着中国为世界级难题贡献“中国方案”的担当和骄傲。

展开《智慧中国:前沿科学》,类似“大国担当”的隐藏线索也呼之欲出。

第一集《守护地球》,顾名思义,着眼于世界,关注人类共同的课题。跟随主持人的脚步,为了给粮食安全、能源短缺、生态保护等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让人惊艳:高产、优质、多抗的绿色超级稻,可以在众多恶劣环境中生长,甚至能存活于无水环境;“超级镜子发电站”——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矗立戈壁,为全球规模最大,年发电量达3.9亿度;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地空”监测系统,让曾濒临灭绝的东北虎有望在中国再次繁衍生息;星地量子通信网络,为我们的个人数据建起无法破解的保护网……

而在第二集《星际探秘》和第三集《仰望深空》中,可重复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月球岩石3D打印技术、自给自足的生命保障系统“月宫一号”、提供无尽能源的“人造太阳”托卡马克装置、郭守敬望远镜、FAST射电望远镜、大亚湾中微子实验、GECAM等技术、装置背后,无不是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离开地球、寻找生命新空间进行的一系列科学实验与研究。

徐颖在《开年演讲》中有段话让人印象至深。她提到,在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后,“北斗”终于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建设工作,“开始正式向全世界人民提供服务,真正地从中国的‘北斗’变成了世界的‘北斗’”。此话,也是中国科学家共同的情怀与担当的注脚。

03-19 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