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一颗神秘的星辰。距离发现三星堆已经过去35年,今天央视对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挖掘成果进行了直播,万千观众共同见证神秘面纱下的古蜀文明。
半张黄金面具重280g——可能发现了商代最重金器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
据了解,考古工作者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平方米至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许多文物极为罕见,比如目前所发现的半张黄金面具重量大约为280g,预计完整的总重量应该超过500g,这比目前国内所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重463克)的重量还要重,如果能够完整发现,这件黄金面具将超过金杖成为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揭开古蜀祭祀文化的神秘面纱
在考古工作中,年代问题是考古学研究最基本问题,三星堆所处的年代、遗址的性质等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随着三星堆祭祀区新一轮的考古发现,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认为三星堆新一轮的考古发现,会影响四川考古、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
三星堆过去只发现了两个祭祀坑,只出土了一部分祭祀区埋藏的文物。这种不完整的考古工作,可能导致有的学者以此为依据作出的推论、写成的论文不太准确。而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重启,新发掘了6个祭祀坑,还对周围进行了详细勘探,有助于复原当时“神庙”或“祭祀区”的内部空间。这些考古发现将对完整认识当时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等,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此外,三星堆属于古蜀文明,孙华认为把三星堆放到成都平原、四川盆地这个大的空间背景中去认识、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古蜀文明及其对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也有类似观点,他表示对三星堆的考古将加深对于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借助碳14测年技术,今后将研究出几座“祭祀坑”的关系,查明“祭祀坑”年代上的关系,有助于解决学界对三星堆文化以及“祭祀坑”性质、文化内涵、断代研究等关键性的问题。
据悉,早在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四川依托三星堆遗址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今后还会助力当地加强博物馆建设,通过高品质的博物馆展览加深公众对三星堆文化的了解。
图文综合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网、封面新闻等
图:沈伯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