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人与土地的鲜活故事,理解乡村也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LMLPHP

评论家南帆的《村庄笔记》我是在老家读完的。对个人喜欢的书籍,在哪里阅读,其实都没有太多区别。喧嚣闹市,亦可觅得清静,感知柔软的冲击。但有时也会有些许不同,比如这本《村庄笔记》。我呼吸着乡土的空气,偶尔抬头瞟瞟窗外风中的枯枝,再沉没于文字,更自然,更真实。

比如那个披着褂子训人的生产队长,感觉他就在对面,那中气充足的声音震得耳朵发颤。但同时,地理地域的差距,经验视角的差异,时有惊奇意外的收获。南帆说《村庄笔记》的反响超出了他的想象,在文学边缘化、文字功利化的今日,一本关于村庄的书被关注被讨论,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一个阅读者,同时也是写作者,我想可能是“村庄”激活了部分人的记忆,这些人与村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村庄笔记》以村庄为支点,对历史、对世界、对人类进行了回望和思索,村庄之行,亦是精神旅程,因此在很大范围引发共鸣。

捕捉人与土地的鲜活故事,理解乡村也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LMLPHP

《村庄笔记》

南帆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鲜润。笔记与日记一样,是一种文体,真实私密是其基本特点。写作者须足够真诚,而读者需要可靠可信。南帆曾在一个叫关口的村庄插队三年,既有经验又有感受。比如蚂蟥吸附在腿上,即便撕断,另一截仍牢牢地钉在皮肤,需向农民借用点燃的烟卷,将蚂蟥残肢烫得蜷缩,然后才可以拍落。比如饭量的变化,作为乡村长大的人,我深知那种感觉。南帆没有回避乡村的神秘和玄妙,比如夜行故事。

《村庄笔记》不仅仅是回忆,更多的是现在式。南帆穿梭于村庄之间,均是实地见闻。不修饰不美化,勾画出一幅幅真实的乡村图卷。小偷在二楼住了数月,一楼的老人却无任何察觉,这不是传奇和笑活。在个人的观感之外,南帆还写了太太的经验。用蚯蚓作诱饵钓青蛙,没有亲身经历绝对写不出来;夹竹桃究竟是桃红色还是黄色的争论。诸如此类,妙趣横生。经验、文字均是鲜润的,那些村庄的面孔,那些鲜活的人物,呼之欲出。

他者。南帆在村庄插队,和村民同吃同住,但于土生土长的农民而言,依然是他者。如今他深入村庄考察,仍然是来客。他者身份挺重要的,因为不会“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他能观察到别人忽略的。更重要的是感受的冲击,思考的深邃。(比如关于坚硬的科学)在那个晚上,“世界突然不可理喻地抽搐了一下”。知青文学曾在文坛引发热潮,与涉身事外、静静旁观的视角颇多关联。过去式与现在式不仅仅是时间的不同,更是处在思考的不同经纬度。南帆以他者的身份回忆过往,同时以他者的目光观察现在。惊人的变化与发现。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这一切似乎太过平淡,甚至雁过无痕,根本觉察不到。南帆既站在内部,又立于外部,对村庄进行全方面的透视。这样的文集,引发关注是很自然的事情。

多维。写乡土的散文极多,也不乏笔记体。为什么《村庄笔记》成为热点?个人认为,是因为没有停留在经验的记述上,没有局限于对过往和现在比较的感叹中,而是更进一步,多维度多角度地进行剖析。这得益于南帆丰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养,行文间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村庄的名人、典故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如张民月洲村与张氏家族、词人张元幹,五里夫与朱熹、柳永,林浦与南宋末期三杰及两位年幼的皇帝,赵家堡与赵匡胤后裔,闽安村与林述庆及清朝水师,尚干村与林培基,营前村与戚继光、黄展云等。

如果平视,也就历史故事而已。但南帆站在高处,引领读者梳理历史的脉络,让我们知道如此、何以如此。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由其中某个人物展开,比如朱熹,进入哲学领域,笔法灵动,别有洞天。南帆似乎把乡村摆放到显微镜下,从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伦理的、世俗的、文学的种种角度细细观察,让我们知悉村庄与时间、与世界的关系。因而,他写的不是简单的村庄,而是生长在大地上的独特符号。

图片:出版方

03-25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