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最大、人口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这是浦东新区面临的难题。昨天(29日),地处浦东新区国际医学园区核心区的上海太平康复医院门诊中心正式对外开业。这是该区域内首家投入运营的大型综合型康复医院。区别于周边质子重离子医院、肿瘤医院东院等以重症治疗为主的医院,该院将填补周边100余万人的基础诊疗和康复医疗需求。
“家门口就有康复医院,看病、拿药、检查、住院都能自己解决了,”76岁的王奶奶家住周浦,她的老伴两人终于不用再为看病发愁。据悉,该医院由国太平保险集团投资10亿元打造。本次门诊中心一期开放内科、外科、康复科、妇科、中医科五大科室,可实现绝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咨询、诊断与治疗。与之配套的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也准备就绪,进入正常运营。坐诊医生大多出自上海各三甲医院,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根据特点定制专属动线,打造长者友好型医院
考虑到老人们的身心特点,门诊中心对就医动线进行了科学规划。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挂号、就诊、采血、配药、缴费等环节一气呵成,所到之处都有工作人员协助长者处理相关问题。同时,室内外均采取无障碍设计,落地观景走廊将绿色与木色等色彩有机调和,营造出轻松温暖的就医氛围。所有家具采用圆角设计,随处可见的扶手和紧急呼叫系统,将适老化细节做到极致。
该院还将进一步加强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资源配置,优化传统门诊学科设置,建立老年多学科门诊,为长者提供门诊“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服务进社区、服务上门、远程诊疗等方式,增加长者获得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在上海太平康复医院院长黄翼然看来,“老人看病通常包括慢性病人长期用药、急性病紧急救治、出院后续康复、营养与运动指导等多个阶段”。针对慢病管理,未必所有诊疗需求都得在大医院解决。医院门诊中心的开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居民看病远、配药难的问题。
毗邻太平小镇·梧桐人家养老社区的医院,还能将医疗与养老深度结合。对于门诊开业,期待已久的养老社区入住老人康阿姨说:“社区原来有对口医院,定期有人去帮我们配药。门诊开了,我们现在走几分钟就可以自己过来看医生。”
突出三大康复特色,实现康复业务全覆盖
据介绍,医院自建立之日起就坚持“模式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以患者为中心,应用国际先进康复理念和治疗技术,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品质,回归家庭和社会。
所谓模式创新就是医养深度结合,形成医疗、健康、养老、护理相结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运行闭环,同时,应用国际先进康复理念和治疗技术,打造特色学科,提升专业技能。
业务创新是在面向全年龄段患者的基础上,以“心肺康复、睡眠康复、重症康复”为三大主要特色,同时囊括神经康复、脊柱脊髓损伤康复、骨与关节康复、中医康复、老年康复、术后康复、肿瘤康复、慢性创面及淋巴水肿康复等常规康复服务项目,基本实现康复业务全覆盖,致力打造一家国内外广泛认可的、特色鲜明的一流创新型康复医院,成为国内康复医院领先品牌。
服务创新则依托来自于上海各三甲医院、临床经验丰富且在各专业学科颇具影响力的专家队伍,利用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康复诊疗设备和理念,由主任医生、药剂师、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戒烟督导师等组成专业康复团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实现从短期治愈、单纯照料向以预防、康复、护理为核心的长期健康管理转变。
建立双向转诊通道,打造康复医联体
双向转诊通道的建立,不但能让老人在面临突发紧急情况时迅速得到专业救治,还可以在老人病情进入平稳期后及时转回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指导,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对大医院医疗资源的占用。
副院长兼重症康复中心主任沈桢巍介绍:“医院正与多家上海三甲医院进行战略合作洽谈,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形成合作框架。”
下一步,该院将积极探索与周边各类医疗机构结成合作联盟,建立浦东新区首个“康复医疗联合体”,同步加强与周边医疗护理院校的紧密合作,大力推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