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高端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LMLPHP

4月14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高端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委政法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联合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公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上海市各高校的安全教育负责人,以及国家安全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围绕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际关系学院刘跃进教授回顾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历程,认为目前国家安全学学科现有的师资队伍不强、研究成果不多,但学科正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校需要学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把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成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匹配的学术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余南平教授强调了当前国家安全领域的复合型特点。国家安全已经不是单一领域的问题,而是风险交叉、叠加的新领域,与当今社会的复杂化程度和内外环境的变化高度关联。面对新风险必须加强对国家安全学科的建设,培养应对新风险的高水平人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毛欣娟教授认为,在高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必然选择,应当以影响国家安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借助法定国家安全教育日营造校园国家安全文化、举办专题讲座多视角强化国家安全教育、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国家安全教育模式等途径加强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薛桂芳教授说,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海洋安全意识教育与我国海洋大国的地位严重不匹配,加强海洋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为此,需要强化海洋安全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及时更新最新海洋动态,通过举办高端海洋安全和海洋知识讲座、开设海洋安全或海权教育通识课程等方式,不断创新高校海洋知识和海洋安全教育内容。

华东政法大学孙煜华副教授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红火蚁防控等热点问题,建议应加强文理工法商等学科交叉,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筑牢自然科学发展的技术安全、伦理安全、法律安全等三道安全防线,以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生物安全。

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裴副教授强调了中国海外利益安全和人才培养,从国家战略、海外利益、安全因素、人身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海外利益安全人才要懂法、讲理、知情、交友、会武,从而保障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海外利益。

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教授从民情、民生、民心三个方面阐释了国家安全的人民视角,以及高校如何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通过价值引领、社会创新等路径,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胡宝国等发言。

04-16 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