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谈及“文学人物的复杂性”话题

“我跟出版方说新小说试读本不要寄给其他作家同行,感觉像‘逼’着他们说好话。”余华聊到新长篇《文城》,如是调侃。伴随着几乎每十秒就来一波的爆笑与掌声,今天下午的上海朵云书院·戏剧店,堪称“全程高能”。

作家余华、医生张文宏、评论家潘凯雄、《收获》主编程永新,开启了一场跨界对话,“兄弟们聊一聊”,聊出了人气爆棚的“气氛组”,他们谈小说创作,也道出江南的阅读与日常。

思想的火花四溅中,散落一地的“金句”果实。我们拾取了部分精华,与读者分享:

【《文城》书名是妻子的功劳】

自开启预售以来,《文城》以首印50万册、预售当天即加印10万册的成绩登顶各大图书畅销榜。这是余华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和他一生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和一个汹涌的年代。主人公林祥福从北方一路南下,寻找一个叫“文城”的地方,从而引出动荡年代中,普通人在命运浪涛里的艰难选择和生存故事。

作品最初名为《南方往事》,但余华一直不满意。更名为“文城”,是来自妻子的建议,“一听觉得很合适,‘文城’也因为这个城是不存在的。这是一个开放的书名,但所有故事都跟它有关。”

聊起写作契机,余华接着世界读书日新书首发时的“线头”接着往下顺:“我想写《活着》以前的故事,我们这代作家有种挥之不去的抱负,总是想写够一百年的故事,哪怕不是在一部作品里写完,也要分成几部作品写完。写了20多万字以后感觉到往下写越来越困难,就马上停下来。《兄弟》出版后又重新写,《第七天》出版后又重新写,一直到去年疫情,才最后写完。”

他还透露了另一则“花絮”,小说中悍匪张一斧被杀的情节写得精彩,实际上也是妻子要求的,“必须把他写死,不死不行”。余华只得花了三天想怎么把张一斧写死,最终成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余华:年轻的时候追求深刻,年纪大了,“我想躲得越远越好”。-LMLPHP

【好人还是坏人?】

在评论界看来,将《文城》女主人公小美写成坏人很容易,但在她做了那么多错事之后仍旧能在读者之间激起同情,让自己爱上这个角色是很难的,所以余华没有将小美塑造成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余华认为,人性是很复杂的,小说中的人性再复杂也不比现实。余华想要避免复杂和深刻,“深刻太难了。年轻的时候追求深刻,年纪大了我想躲得越远越好。”

潘凯雄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城》回到了余华《活着》的感觉,这是又一本“活着”。余华把《文城》定义为“非传统的传奇小说”,和《活着》式的写实主义小说截然不同,“传奇小说的叙述通常是用故事带动人物,写实小说通常是用人物带动故事,所以传奇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故事,虽然传奇小说里也会出现令人难忘的人物。”余华说。

评论家丁帆有个判断——《文城》的小说叙事风格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它在作品的传奇性上下了一番功夫,但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奇通俗小说,而是一次“借壳上市”的演练。对此,余华很有共鸣。

在他看来,写作的时候,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小说里人物是不是有性格,和这个人是不是复杂,并不是一个概念,文学没有统一的标准。“莎士比亚里的人物复杂吗?爱恨分明,但依然流传很久;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托尔斯泰塑造的安娜、福楼拜最经典的包法利夫人,都不算很复杂,但这些经典的角色流传久远。”

余华:年轻的时候追求深刻,年纪大了,“我想躲得越远越好”。-LMLPHP

【托尔斯泰还是博尔赫斯?】

“我们这一代作家有个共同点,就是想把我们个体跟所经历的时代的关系表现出来。”余华直言,不想自己的写作变成象牙塔式的故事。“比起博尔赫斯式、普鲁斯特式的作家,我更想接近托尔斯泰、狄更斯、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类型的作家。”

他雕琢着小说的画面感、情感浓度。比如写到小美后悔龙卷风时为什么没去看女儿,“她想象着夜晚醒来时走到林祥福身边把女儿抱过来,但这是对女儿的情感;是单一的维度,怎么加上林祥福这个层次?于是,我就写她路过他身后,从他满是灰尘的头上摘下一片小小的树叶。这样把对两个人的情感都表达传递了。”

程永新评价,文学语言中最难的是准确性,厉害的作家在文本细部的地方做得非常扎实。《文城》是精致的,其中所包含的江南的文化、口味、说话方式等细部描写,让人觉得可信。

余华:年轻的时候追求深刻,年纪大了,“我想躲得越远越好”。-LMLPHP

【余华“逼”着程永新干了啥?】

1992年的冬天,余华走进格非宿舍,向正在下军棋的哥儿们宣布,自己写下了一部题为《活着》的小说,“对这个题目沾沾自喜”。后来余华和程永新去了华师大招待所,房间有四张床,他和程永新各占一张,他逼着程永新马上读完。

“程永新靠在床上读,我在另一张床上躺着等待他的反应,他中间去了几次卫生间,我听到他在里面处理鼻涕的声音,我以为他感动得哭了,结果这小子每次出来时都说自己感冒了,让我很失望。终于等到他全部读完,已经是晚上,他总算说了一句赞扬的话,说结尾的景色描写很美。”这段后来收录在《一个人的文学史》里的往事,被余华又重述了一遍。

30年后再相聚,默契都还在。

【每个人心中的江南】

余华对“江南阅读”有着场景式的感受,“当我坐在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翻开一本书,我就知道江南阅读开始了。”

姑苏庭院、小桥流水模样的江南,是张文宏心底的美好记忆。在余华的作品中,张文宏看到了“江南”更广的可能性,“余华的文字里有关江南的描述实际上完全跳出了江南的范围,放在中国任何地方,都能够收获认同感。这样的书写,思想比地域更重要。余华拥有北方人的基因而生长在南方,这时候体现出来的东西更有力量。”

“江南文化的发展,与地域、历史、文明程度的发展密切相关。”潘凯雄谈到,现代文学大家大都是江南人,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再跨到新时期,一批先锋作家又是江南人居多,如余华、格非、叶兆言等。     

余华:年轻的时候追求深刻,年纪大了,“我想躲得越远越好”。-LMLPHP

最近,余华最新随笔集《阅读有益身心健康》集中展现了余华的阅读写作观,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表于《收获·长篇小说2020冬卷》的《张文宏医生》单行本也即将推出。

视频拍摄:江玉娇

04-25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