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

新版《晨钟》舞台效果图

还没走进上海歌剧院的大楼,就会被充满穿透力的浑厚歌声乐声所吸引。循声拾级而上,会发现每一层的小型练功房,都有团队三三两两有条不紊地进行排练。而步入四楼的大排练房,演员们正为全新改版的《晨钟》进行紧张的排练。

饰演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的女演员贾文璇一开口,便是充满京韵大鼓风味的旋律,让观者一下子进入北方四合院日常生活的情境。原来,这一段故事讲述的是纫兰向于浩磊饰演的李大钊要下个月的生活开支,然而李大钊囊中羞涩只能拿出几个银元,原来李大钊的300大洋工资总因救济他人、仗义疏财。这段充满生活化又从细节展现李大钊高尚品质的片段,在抒情唱段的演绎下格外动情。

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

而这,也是导演熊源伟接受该剧后特别强调的一点——情感。接手该剧后,他仔细研究专家修改意见,归纳为三方面——戏剧性、歌剧性和情感性,进而最终与主创为该剧梳理出“寻道——行道——殉道”的戏剧线索。这几日,该局进入戏剧排练阶段,主创集中力量共同努力将百年前有志青年们的朝气、热血、理想、壮举,用歌声、用表演鲜活生动演绎。据上海歌剧院透露,新版《晨钟》将在今年“七一”与沪上观众见面。演出过后主创还将继续新一轮的修改打磨,希望以更为成熟、更具感染力的呈现,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精品姿态亮相。

凸显革命先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始终如一的践行

当被问及新版《晨钟》与2018年11月首演的前一版本有和不同,熊源伟透露,可以说在剧本、音乐、舞美等各个方面均作出调整。

首先,新版《晨钟》在保留了原有故事框架的基础上,对整个剧本的结构进行了多处修改。剧目从原来的两幕调整为三幕,重点突出李大钊为民族探寻真理、在革命之路上为共产主义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品格。故事紧紧围绕“寻道—行道—殉道”的线索,展现革命先驱者们的求索路途之艰难,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浴火涅槃”。“寻道、行道、殉道”六个字,不仅是主人公李大钊伟大一生的写照,更是一百年多来中国的先贤们探索中华民族的未来,第一代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理想信仰的身体力行。而这也正是上海歌剧院与新主创团队的共鸣,新版《晨钟》为一百多年前的“晨钟”讴歌,更为一百年来不忘初心、浴血奋斗、艰苦开拓的一代代前赴后继的革命青年们讴歌。

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

与此同时,编剧姚远还特别在剧中增加了李大钊个人情感及家庭线的内容,于是有了排练厅看到的一幕,这一剧本内容的调整,使得剧目实现了从“抒豪情”到兼亲情的气质转变,使得人物变得更加立体也更丰满。

在音乐方面,在保留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性的旋律唱段基础上,作曲许舒亚也作了一些调整,不仅人物情绪节奏张弛起伏有度,在宣叙调的旋律上也做了更为抒情化的处理,使得全剧音乐的整体感更为强烈,结构层次更周全。

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新版《晨钟》舞台效果图

得益于新锐导演兼舞台设计王欢的加盟,新版《晨钟》的舞台在保持恢宏大气的主基调不变之余,从史实和细节入手,兼顾舞台写意的艺术格调,展现了其“海归”背景对于舞台艺术中西融合的理念实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此前的舞美设计,王欢考虑到歌剧舞台所特需的反声功能,在设计上尽量让舞台丰富而不繁杂,既让演员的舞台表演有所借力,又不会喧宾夺主。

当《晨钟》2.0遭遇疫情危机,在沉淀后让红色旋律更加响亮其实早在去年10月,新版《晨钟》的新主创班底已然搭建成功,创作的各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不过从纸面的构思落实到实际的排练,没想到与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撞了个正着。但主创没有就此停歇,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便进入复工状态,不久后新版歌剧音乐的试唱录音就顺利完成,让五月开排得以顺利推进。“虽然疫情是谁也没有料想到的意外,给全国、甚至全球的演艺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我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疫情各阶段的工作安排,对我们原创剧目的修改打磨目标从未放松。”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表示,危机也孕育新机。借由疫情期的沉淀,主创都对这一剧目有了更为深刻的人物解读和对当年仁人志士们的崇敬。“《晨钟》所展现的精神与使命,即使过了一百年也依然使我们激动不已,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小康之际,需要看清来时的路,看远未来的路。晨钟之精神将永远激励回荡在我们心间。很高兴看到剧组的主创、主演员们以及各个部门的同事们满腔热情投入到创排的各项工作中,这也是艺术工作者初心的实际行动。”

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

不过,真正到了眼下开排,由于疫情尚未真正结束,所以主创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同时,尽可能保证排练节奏不放缓。于是有了记者在歌剧院看到的一幕——剧院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空间资源都利用起来了,按声部、按角色等各种办法将剧组大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大大小小的房间分组排练。

在这个过程中,歌剧院的管理人员发现,前期的音乐、剧本的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了。熊源伟笑称自己艺术生涯从未有过如此体验。为了安全起见,他安排将大场面的群戏尽量延后开排,先安排主要角色的戏剧排练,最后再进行“组装”合排。不过短短几天的合作,熊源伟已经被歌剧院乐队合唱等各部门的复工复排劲头所感染。

而那个在两年前首演时,感慨自己与剧中饰演李大钊同龄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于浩磊,经过两年沉淀和熊源伟等主创的启发执导,也有了新的变化。他说:“以往我们演这种革命英雄式的人物,自觉或不自觉地容易流于‘程式化’的动作和神态,所以也往往会让观众感觉舞台上的角色不够真实,过于夸张。但是这次导演和表演指导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有实操性的示范,对我们帮助很大。”

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

而在剧中饰演进步女青年琴君的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也在该剧的打磨中,找到新的情感支点:“就拿‘我’初见李大钊、陈独秀和蔡元培这场戏来说,几次与不同在场人物的对视,都会因为对象不同、心境不同、舞台位置不同而分别处理。原版中并不在这一场出现的赵纫兰和李星华两个女性角色,也给这场戏加入了柔软的色彩和温情,和与琴君这个角色的对比,从以死拒绝明天,到新生迎接明天的人物转变也更加有信服力。”

好作品不怕磨,好作品不怕改,距离再度与观众见面还有一个多月,相信经过这一轮的深入梳理和疫情危机考验,这部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先驱的民族歌剧,将带给观众更为深沉的力量。

疫情危机中孕育2.0新版本,民族歌剧《晨钟》初心不改再上台阶-LMLPHP

图:现场排练均叶辰亮摄,效果图由上海歌剧院供图

05-27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