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这也正是一年来沪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题。疫情发生后,本市博物馆危中寻机、谋定快动,激发出复苏与革新中所具有的创造性潜力,助力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
今天,上海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文化活动,多维度展示上海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成果,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精品展览、精彩活动、精美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免费开放是历年博物馆日的品牌活动,深受市民欢迎。今年,包括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震旦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苏宁艺术馆等沪上110家博物馆、美术馆于5月18日免费开放。其中,上海香成摄影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部分展厅)、龙美术馆的三个展览是首次在博物馆日向市民免费开放。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等热门场馆半价优惠。另外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上海老相机摄影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纺织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夜间延长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特别的夜间参观体验。
国际博物馆日,全市各文博单位推出了200多道“文博大餐”。以红色展览为例,上海市博物馆协会携手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等共同举办“百年风华——红色文创展销季”活动和“百年的风华——喜迎建党百年博物馆奇妙夜”;宝山区博物馆联盟整合区内红色场馆资源,举办“铭记历史、传史育人”——百名红色故事宣讲员大赛;国歌展示馆推出红色文化大讲堂活动等。五个新城博物馆活动各有特色,奉贤区博物馆与敦煌设计形态研究院合作,举办“印象敦煌”沉浸式数字影像交互展暨首届敦煌艺术大赛作品展及学术研讨会;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寻找下一个传承人》线上线下活动聚焦文物修复;上海汽车博物馆举办主题揭秘探馆等特色体验活动。
5月18日上午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的主会场活动,推介了2021年即将展出的重量级展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初心之地 美好生活——庆祝建党100周年文物史料展”、上海科技馆“生活在火星——火星主题科普展”、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世界航海五百年:1400-1900航海文物特展”、“远帆归航:‘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大展”、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上海玻璃博物馆“儿童玻璃博物馆2.0”、上海博物馆“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将一一亮相。当天发布的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从博物馆传播度、参与度、知名度、融合度、转化度和服务度六个维度的指标分析,发布2021年上海市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上架的2021年上海市博物馆美术馆通票,串联起16家博物馆、11家美术馆、14家网红亲子场馆和9家知名景点,惠聚沪上好看、好玩的场馆。作为一年一期的文化惠民项目,今年首次推出品质版和惠民版两个版本供市民选择。
迎接博物馆日,沪上文博场馆线上线下联动,营造文化氛围。“文化云”APP推出“数字博物馆”专题,市民可一键云赏国宝,一键云观展、一键学游博物馆。百事通IPTV 上线“博物馆365”栏目,首批上线精品展览、金牌讲解员讲故事、教育活动等100个节目,通过电视屏幕将博物馆送进千家万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当天,申城出租车后屏、地铁车站、浦东机场候机大厅、沪上地标建筑上海中心、震旦国际大楼等大屏幕将滚动播出国际博物馆日海报与宣传片,在上海全城营造国际博物馆日浓厚氛围。
图片:叶辰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