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的2020上海民生访谈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表示,在全国几年测评下来,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总体在全国排名第一。从抗疫过程当中可以充分的显现,市民高的健康素养,他们的理性,他们相互携手合作,特别是社区的群众、单位的合作,为上海的抗疫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从我卫生部门来讲,上海有这么好的控制情况,首先应该归功于我们的市民,归功于我们的社区所有的参与联防联控各个单位,首先归功于他们,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能够做那么好。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刚刚讲好的六个环节的情况,一个要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第二我们要加强健康的宣教,科普宣教,这次上海在整个抗疫过程当中,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卫生健康工作者和市民群众的互动非常好,我们通过各种媒体途径来宣传科普,我们这次在整个的抗疫过程当中专门建立了发热门诊的专线,可以通过传统电话、互联网等等,还有心理干预的情况。通过这些常态联防联控,能够使得这个工作常态化做好。
我们如何加强我们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的职能,我们称之为医防融合,通过医防融合对于早期的预警、发现,因为病人往往是通过医疗机构发现的,这个情况会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是在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的检测和确认,能够加强联动。
无论是非典,还是这次新冠疫情,越来越感受到我们的预警监测系统是不是敏感可靠?从传统的传染病来讲,通过中国整体的传染病的报告系统还完全的,但是这个报告系统,对于新发突发的不明原因的不够敏感。所以通过这次疫情来讲,我们感觉应该是多元多点的能够启动预警。
这次对于发热门诊本身的预警,我们对发热门诊的人数、结构、区域集中度应该考虑,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在所有医疗机构嵌入发热门诊报告,它可能不知道原因,比如突然发现10-15岁人群发热人特别多,要引起警惕,这是一个。第二,症候群,像这次新冠肺炎,不明原因发烧肺炎很多,但是一下找不到病原体,当时是用不明原因的肺炎,不明原因的时候应该引起警惕。
我们在进一步的往前推进,特别是经过4月7日市委市政府公共卫生建设大会,我们在不断的找差距补短板,比如对疾控中心硬件建设,虽然上海在非典以后有比较好的提升,大家从这次来讲,还是觉得我们在硬件上、空间上、能力上、人才队伍上还是不够的。我们通过公共卫生建设20条希望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把上海公卫体系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