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正受“池鱼之殃”?澳大利亚总理声称“不会被吓倒”-LMLPHP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图源:路透社,侵删

由于澳大利亚国内对华人和亚裔的种族歧视言行和暴力行为现象明显上升,中国多部门对中国公民赴澳发出留学和旅游预警。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11日在接受悉尼广播电台2GB采访时称,“澳大利亚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以及旅游产品,中国公民是否有实力选择赴澳,实质上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决定。我对我们国家产品的吸引力非常有信心。”

然而相较于莫里森的信心,澳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于此前一天(10日)承认,如果中国留学生听取建议选择远离澳大利亚,那么该国经济将受到打击。

路透社指出,国际教育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外汇收入来源,每年价值376亿澳元(约合1847亿元人民币)。国际教育对澳大利亚经济的重要性超过了牛肉或大麦出口。

而中国学生是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方面的主力军。观察者网统计,据澳大利亚教育部数据,2019年中国内地在澳留学人数达26.1万人,占比27.3%,稳居第一。中国学生还是其最大“金主”,贡献了该国国际教育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

与伯明翰的担忧相似,中国的预警引发澳大利亚国内强烈反应,舆论担心留学和旅游产业遭受中澳政治博弈的“池鱼之殃”。

路透社11日报道,代表澳大利亚顶级学府的八校联盟(G8)称,国际教育正被利用,成为了“政治筹码”。

在11日的采访中,莫里森渲染了“筹码论”,在被问及澳大利亚出口是否会受到中国因素冲击时,莫里森声称,他不会被吓倒,也不会屈从于胁迫。

据路透社报道,莫里森称,“我们是一个贸易开放的国家以及合作伙伴,无论胁迫来自何处,我绝不会用我们的价值观作为交换来应对。”

国际教育正受“池鱼之殃”?澳大利亚总理声称“不会被吓倒”-LMLPHP

路透社报道截图

事实上,对于澳大利亚而言,是否有“池鱼之殃”应反思其国内对所谓价值观的展现。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仅4月一周内就发生3起针对华人家庭的种族主义袭击。新南威尔士州今年1到4月收到241起种族歧视投诉,昆士兰州警方3月到5月收到22起种族歧视报案。

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已有数百名亚裔投诉遭受种族歧视,种族歧视投诉占比高达25%。

遑论澳大利亚在新冠疫情期间,在缺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联合国际社会其他国家要求对中国进行病源调查。

而继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于5日晚发布公告提醒中国游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亚旅游后,澳政府高官在公开场合以否认、辩解作为回应,反驳中方关于新冠疫情以来,澳国内反华及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言行明显上升的说法,称“缺乏事实根据”。

10日,伯明翰称中国说澳大利亚发生多起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事件“没有任何根据”。澳金融部长马蒂亚斯·科曼否认该国对华人和亚裔的种族主义行为增加。澳代理多元文化事务部长艾伦·塔吉承认该国存在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行为,但辩称这仅是“极少数怯懦的愚蠢之人所为”。

对此,澳大利亚亚裔联盟4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已经收到的170条种族歧视投诉中,八成都是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超过60%的报告者受到诸如“滚回中国”“不要吃蝙蝠或狗”的辱骂。

实际上,就澳方出口议题,莫里森口中的“胁迫”都是中国基于事实,有理可据的举措。

5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海关在对进口肉类产品进行查验时,连续发现澳大利亚个别企业多批次输华牛肉产品存在违反双方主管部门共同确定的检验检疫要求的情况。为保障中国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中方决定即日起,暂停接受4家澳大利亚企业肉类产品的进口申报,并已通报澳方主管部门,要求澳方全面彻底调查原因并作出整改。

中国商务部5月18日宣布,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存在倾销,国内大麦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0年5月19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

06-11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