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资源,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今天下午,上海黄浦区与上海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一所凸显“新工科”素养人才培养的特色高中——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暂定名),上理工—储能“新工科”创新实验室同时揭牌。
聚焦“新工科”,打造工程创新早期培养的“黄浦样本”
当前,教育部已将推进“新工科”作为培养高水平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此次合作办学聚焦的“新工科”这一主题,正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战略的重要举措。
黄浦区此次与上海理工大学的合作,前瞻性、创新性地将新工科教育向基础教育前延,共同探索构建符合基础教育特点、体现创新素养培育、初中高中一体化衔接的“新工科素养”特色课程,努力建设一所培育“新工科素养”的特色中学,打造工程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黄浦样本”。
根据规划,双方将在课程构建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习空间创设、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践,全力打造一所“新工科素养”为特质的,有影响、高品质特色中学,注重学生“新工科”专业兴趣、专业志向、专业精神的激发,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素养、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素质。
上理工将充分发挥在光学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以现储能中学南校区为基地,共同合作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体现新工科教育特色、跨学科综合中学创新实验中心,集创新实验项目、创新特色课程、专家团队指导、实践研训一体的整体、系列新工科创新实验室,主要为能源、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还有以大学相关领域知名教授专家命名、领衔的特色课程和实验项目,在教授专家作为导师带领指导下为储能中学和格致教育集团内师生的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开拓学习视野、创新学习方法。
双方也将通过项目纽带,引入上理工国际教育资源,依托大学在教育、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支持合作共建学校开展师生国际交流,拓展中学生国际视野,拓宽中学生生涯规划发展路径,提升学生跨文化国际理解力。
区域携手高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创新实践平台
在去年的黄浦教育大会上,黄浦区发布了上海首个“区域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揭牌成立“区创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凸显黄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上理工则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在今天的签约仪式上,黄浦创新教育科创实践基地同时揭牌。该基地将面向全区学生开放共享,辐射区域不同学段、不同学校学生,为他们提供多样化、丰富性的创新学习实践新平台。
区域和高校合作办学,在黄浦区并非新鲜事。近年来,黄浦区先后与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探索了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上海师范大学卢湾实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等不同学段、丰富多元的办学样式,均并取得了较好经验。
早在2016年6月,黄浦区政府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三年多来,通过同济大学针对基础教育特点量身打造的以“设计思维”为导向、具有国际视野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该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学校多位学生在区、市级和国际各类竞赛中获奖。三名学生在芬兰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主办的青少年3D打印挑战赛获得金奖。今年,该校就将迎来首批毕业生。
此次双方合作共建的储能中学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数学等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同时学校作为一所初、高中一体的完中,也正在积极探索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和创新人才的一体化早期培养模式。
合作将聚焦以“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思维与工匠精神、综合实践与创新素养、自主学习与多元发展”为内涵的“新工科”素养,共同构建以“爱国+责任”为主旋律的育德框架、“选择+融合”初高中一体化衔接的新工科素养特色课程体系、“智慧+志趣”为核心的智趣课堂等,注重学生“新工科”专业兴趣、专业志向、专业精神的激发,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素养、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素质,在课程构建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习空间创设、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践,全力打造一所 “新工科素养”为特质的有影响、高品质特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