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名录更新需“提速”,别让今天的忽视成为明天的遗憾-LMLPHP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正慢慢改善,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步提高。在市人大常委会不久前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这一观点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共识。

不过,他们同时指出,与依旧严峻的野生动物保护形势相比,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速度、名录更新频率依旧过慢。“我们不能等到这些珍贵动物都消失了才幡然醒悟。”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伟的一席话令会场陷入沉思。

更新频率过慢,呼吁完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不久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保护打了16年交道的崇明区新乡村党委书记张秩通在会场聊起了这个最新案例。

他坦言,穿山甲的“保护升格”其实并不寻常。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变革、生物栖息地受到严峻挑战。然而,能有机会升级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物种却并不多。在他记忆中,上一次调整名录还要追溯到2002年,麝类所有种类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据了解,这还是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之后,第一批由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物种。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更新频率还是过慢,东方白鹳其实已经濒危,但目前还是三级保护动物。”在张秩通看来,除了加快名录调整步伐,政府部门还应当尽快更新公布栖息地名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栖息地如果不保护好,保护野生动物就会变得十分苍白。

探索新科技、联合执法,破除多头管理难题

野生动物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除了抓紧名录修订,如何在实践中加大执法力度也是重中之重。长江入海口,近万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存在着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多头管理难题。

保护名录更新需“提速”,别让今天的忽视成为明天的遗憾-LMLPHP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说,过去,执法部门主要依靠渔政执法船来打击渔民违法犯罪行为。然而,由于不少渔民来自外省市,再加上缺乏无人机等新型科技手段,渔民们的非法捕捞作业行为很难精准打击。他认为,下一步应当摸索建立起长三角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榅平有着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在野生动物滥捕、滥食的产业链条中,上海处于下游的消费端,主要涉及到运输等环节。因此,上海应当与长三角地区等兄弟省市协调执法,以合力为野生动物筑起保护防线。

城市公园改造升级,让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

“你知道吗,和平公园曾接收过长臂猿和猎豹。”在座谈会现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上海野生动植物鉴定中心主任唐思贤的一番话让专家学者们的视线开始投向野生动物放生这一话题。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不少市民开始意识到在家圈养野生动物属于违法行为,因此纷纷将它们放生。不过,由于市民们缺乏专业知识,因此不少人会选择去公园放生野生动物。为此,唐思贤呼吁,应当为市民建立一个政策执行“缓冲期”。“可以让市民把不该收藏在家的野生动物标本等送到自然博物馆、高校。”

此外,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伟提醒,野生动物放生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他建议,上海应该建起更规范的野生动物放生制度,确保放生的野生动物遗传信息,避免造成本地自然资源的污染。

以城市公园为切入点,专家学者们也在思考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更多可能。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云飞提出了将城市公园、绿地纳入保护范围的可能性。以浦东新区世纪公园为例,占地140.3公顷的公园拥有的鸟类数量占据该地区总量的70%以上。“一些不规范的公园工程改造项目会大大影响鸟类生存。” 张云飞认为,在这一方面,滨江森林公园就是一个正面案例。在改造时,园方设置了一些更适宜鸟类生存的孤岛。如今,滨江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60%。在每年的候鸟迁徙期,都会吸引大量鸟类在公园林地停留过冬。“在传统公园的基础上,稍微加以改造就能吸引更多野生动物,也能丰富游客的观赏体验。”张云飞说。

06-16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