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少年说》里,上海尚德学校的王紫晔,在台上吐槽了她的“毒舌”妈妈。

她说:我觉得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

“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LMLPHP

话音刚落,台下的同学们一片愕然。

自己的妈妈说话能有多毒?

有一次,紫晔数学考试只考了50多分,三天不敢和妈妈打电话。但最后妈妈还是打来了电话。

紫晔神还原了妈妈当时在电话那头对她的咆哮:

哦吼,你真是一个人才,你怎么考成这个鬼东西的呢?

你要是再考成这样,就不用来学校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你看看我的智商,再看看你的,真是半点没有遗传。

“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LMLPHP

她惟妙惟肖的模仿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但是,细想想当时的场景,女儿听到妈妈这样咆哮,不知是什么样的心情。

面对女儿的吐槽,“毒舌”妈妈回应:

我并没有觉得我平时很毒舌,我讲述的是事实,我的出发点是想你好。

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我用的是一种我认为比较犀利直白的方式。

“我妈妈生活得一定很苦,毕竟她的嘴那么毒”-LMLPHP

但女儿直说:你的所谓犀利直白,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

看到这里,一定有不少人要批判这位妈妈的语言暴力了:假以“为你好”之名,行“伤害”孩子之实。

这话没有错,可是这位妈妈真的不爱女儿吗?

不会呀。而且,这位妈妈的说话方式我们或多或少也有吧,我们不爱孩子吗?不是啊。

那么,为什么我们喜欢刀子嘴豆腐心?仅仅是因为情商低吗?

“负面偏好”让我们成为挑刺的人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明明是想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却偏偏反着说,甚至用挖苦讽刺的语气说出来。

比如我女儿不爱喝水,昨天我为了她能多喝水,还板着脸说了句:

我可是提醒了你要喝水的,天这么热你不喝水,中暑了可别怪我!

这样说话可不单纯是种激将法,更多的是为了排解我们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在“损失厌恶”的实验中发现了这个心理机制。

损失厌恶,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失去的痛苦远大过得到的喜悦。

有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赌局,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受试者有40%赢的概率,带走50元,60%的概率一分钱都拿不到;

第二个选择是不赌,直接拿走一部分,20元。

结果大多数人选择直接拿走20元走人,只有42%的人选择冒险。

但如果把第二个选择说成“直接损失30元”,却有高达62%的人选择冒险。

这就是典型的损失厌恶。

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用核磁共振观察受试者的大脑。他们发现,在把第二个选择说成“损失”这个词时,受试者大脑中的杏仁核兴奋了。杏仁核是产生情绪的脑部组织,这个区域一兴奋就产生了一种负面的情感。

人不是害怕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情感。

换句话说,人们对负面情感的重视程度总是超过正面情感,心理学里把这种现象叫做“负面偏好”。

为什么有这样的偏好呢?

这和进化有关。

进化心理学认为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里,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每天都要应对许多危险,如野兽、自然灾害等,稍有闪失,自己甚至整个部落都要丧命。

长期为了生存做斗争,人类对恐惧更为敏感,进化使我们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其他情绪,这就是导致了负面偏好。

负面偏好是种古老的生存机制,但它也把我们变成挑刺的人,过度放大坏事情。

“毒舌”就是因为害怕负面情绪而本能地对外攻击。

既然这是种本能防御,也不能一味地怪我们语言暴力,把它归为人性的弱点或许更准确。

把“坏”看得比“好”重要,结果往往就是坏的

负面偏好说明,相比起好事,我们对于坏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也更持久。

在处理情绪的杏仁核脑区,有2/3的神经元被用来搜寻坏消息。那些负面的经历也会更快地被储存在长期记忆里。

简单说就是,坏比好重要。

比如:

媒体上,负面新闻总是引起更大关注;

新技术出现时,人们首先表现出的是恐惧和担忧;

灾难电影的票房总是很好,等等。

具体到我们的个人生活,还有:

你多次帮一个朋友的忙,他觉得理所当然;

一旦你有一次没帮他,他可能很生气,一直记着你拒绝过他,而忘了你帮过他。

孩子可能也这样,你为孩子付出很多,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他可能都没看到,但一次吵架你说了什么狠话他却记得很多年。

同样的,我们时常看不到孩子这样那样的优点,而总是盯着他的缺点,稍有不满就开始批评、指责。

有的妈妈甚至孩子考了99分都要责怪:

为什么丢了一分呢?那一分是怎么错的?

你也看出来了,负面偏好在远古时代还是个有用的生存机制,但到了现代,这个直觉没什么明显的好处,反而坏处越来越凸显。

如果依照这个本能来养孩子,结果也将变成坏的。

我们一次情绪失控,可能在孩子的记忆中留存很久,甚至成为亲子之间一辈子难以消除的隔阂。

经常打骂,还会给孩子造成自卑、自我否定、低自尊、讨好型人格等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都不用多说了。

亲子沟通中,战胜“负面偏好”的几个方法

本能归本能,有些人却可以超越自己的本能。他们知道自己强烈的负面情绪会带来偏见,所以不轻易纵容这种情绪。

“童话大王”郑渊洁就十分重视亲子沟通。

他认为,亲子间互相沟通时:

父母不能以长辈的身份去交谈,而是要以同样充满童真的方式,与孩子以平等的地位去聊天。

他儿子郑亚旗自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接受教育。他亲自教学,自编教材,就连刑法中419项罪名也被编成了419个童话故事。可见他的良苦用心。

我们不是“童话大王”,做不到郑渊洁老师那样优秀,但仍有一些方法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1、先做到不减分

一句狠话造成的伤害,不是一句甜言蜜语就能哄好的。我们可以为孩子付出很多,但如果经常表现出不高兴,那些付出可能也白干了。换言之,先别总想着怎么加分,先做到不减分。

先思考一个问题:有哪些重大错误,是我必须要避免的?

例如,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发泄坏心情,先别想怎么正确表达,先想怎么在要发泄之时刹住车,闭上嘴。

多做几次“刹车”练习,多体验几次“灭火”过程,知道情绪可以由激烈到平息,自控力就会增长。

2、用好事对冲坏事的影响

我们都是凡人,都会犯错,可能不经意间,我们就给身边的人带去了伤害,激发对方的“负面偏好”。

弥补的方法就是用几件好事,来对冲坏事的影响。要注意的是,好事要多于坏事。有心理学家建议,好事和坏事的比例至少是5:1。

比如说,夸孩子的次数是批评孩子的5倍以上;一周当中,跟孩子和平相处的日子是闹矛盾的日子的5倍以上。

总之,因为坏事情留下的痕迹更深,我们要用更多的好事盖过坏事的痕迹。

不过孩子一般都“宽宏大量”,我们发了脾气,去道个歉,细声细语聊几句,再做个孩子喜欢的菜,有个温暖的结尾,关系也就修复了。

3、优点转移

看到孩子总忍不住挑刺,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优点上。

关注优点不是说一个劲的表扬孩子,刻意忽视问题,而是告诉孩子怎样利用自己的优点解决自己不那么擅长的事。

比如,我女儿很小的时候自己学会了爬树,在她胆小退缩时,我常用这个例子鼓励她勇敢大胆地去尝试;她通过自己的练习学会了骑单车,在她写作业叫苦连天时,我常说“就像你骑单车一样,多练习,熟练了就好了”。

这也是把孩子在某一件事上的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利用优点帮助孩子蒸蒸日上。

“负面偏好”提醒我们负面情绪带来偏见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我们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方式。

养育孩子,某种程度上,是个对理性思维要求很高的技术活。我们得时常觉察到自己身上那些人性的弱点,一点点反思,一点点调整,一点点进步,这并不容易。

另外,也不是说所有担忧都没有合理的成分,古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焦虑也是进步的动力,只不过我们要仔细辨认哪些是合理的担忧,哪些是直觉性恐惧,不要过分放大恐惧,被本能带着走。

看到孩子的优点主动夸,听到坏消息保持淡定。

聪明的父母,不会被自己的杏仁核绑架。

来源:乔小麦亲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6-19 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