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助其成长,从而支撑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现代教育的使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都需要紧跟时代,推陈出新。             

今年的疫情使得线上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广。当各种平台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的时候,也诞生了新的问题,比如,如何让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开展在线学习、如何控制低年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如何进行学习监督和学业测评……             

本文仅就自身经验,简单地谈几点。             

关于在线教学的内容,依然需要遵循能力培养的主线。             

应根据受教学生的知识水平,把原本安排在课堂内讲授的内容,变成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的视频。             

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大脑集中注意力的时长有限,虽然人各有差异,但都不会超过20分钟。有些教师制作40分钟甚至1个小时的视频,看似保持了授课的连贯性,但即便是峰回路转的相声小品,也没有超过20分钟的;更何况教师不是演员,讲授的内容也不是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             

好的在线课程,应该理清课程内容,围绕其中两三个重点,原本45分钟的课,可以制成两三个十几分钟的视频:一方面确保学生观看每个视频时都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课后回看和复习。教师在制作视频时,务必要控制好一次性给出新信息的量,确保观众知道该注意哪里。             

在实践中,我会分批放出同一页面上的图片和文字,也会在讲解中通过软件的画笔功能圈画重点。对于需要学生细看的公式,可以在视频中明确指出在教材的哪页或哪个电子文档获得条理清晰的推导和额外说明。同时,我们还需要确保低网速区域的学生不会跟不上课程学习的节奏。             

关于在线教学的形式,确保师生良性互动依然是最重要的。             

线下课堂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在课内为学生创造需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场景,让学生利用所学讨论和反思,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诸多教学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便是培养科研人员,依然需要强调科学交流:一方面,科学需要通过交流来进行解释和寻求证实;另一方面,科学交流过程可以引起思维碰撞的火花,激发新的视角和想法,有利于创新。在线下课堂,师生四目相对,分组讨论时组员间的唇枪舌剑,都十分有效地保证了交流的效率和质量,是良性互动。在线学习,互动依然很重要。             

但是,有些形式主义的互动,我非常反对。             

有些老师一到在线上课就会要求打卡,更有课前课中课后三次打卡、上课期间不定时打卡等,这看上去是负责任,其实完全是形式主义,而且浪费上课时间。             

还有些教师制作完视频上传后,不管同学有没有看过,上课就开始放视频,并且用文字发问、滚屏讨论的互动模式:两节课原定90分钟,文字往往滚屏190分钟还意犹未尽。这是教师完全没有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线上教学。             

因为,学生看教学视频就消耗了大量学习时间。其次,通过文字进行讨论非常低效,根本无法检查学习效果。学生有可能还没有学习完视频或没有看完教材,不知道应该讨论什么,而无法融入;或者在文字快速翻屏后讨论很容易偏离原来的问题;因为文字翻屏快,导致学生重复提问同样的问题,但老师如果就此回复“讲过了,你没注意吗”之类的话,学生的发问意愿会迅速降低。             

线下课堂讨论时,除了内容,还有声音、表情等其他因素加强学生的记忆,90分钟内同一问题被再次提出的几率很低;此外,如果提问和回答的次数计入成绩,为刷成绩而发问就会很频繁,有可能掩盖学习中的真实漏洞。             

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都不应该支持,更不能宣传。             

基于文字进行的比较有效的师生互动是给定一段时间,让学生使用云文档,协同编辑一个文件,在文件中汇总大家的疑惑,而后教师通过文字或者录制音频、视频的方式集中解答。云文档记录编辑历史的功能,可以用来监督学生的参与。当然,这种异步互动,丧失时效性,缺乏知识碰撞的力度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更好的互动是围绕一个主题实时讨论:讨论前,各方都需要阅读文献、搜索资料;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打开麦克风。             

开麦!实时讨论不仅需要教师打开麦克风,组织学生的讨论并及时点评、反馈,屏幕对面的学生也需要打开自己的麦克风,给出声音的反馈。             

进化了的人类,通过声音进行交流、通过文字记录历史。声音相比文字在信息传输效率上有显著优势,而成熟的算法确保了多方声音能够被高效压缩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             

如果可以用声音进行提问和回答,为什么不让学生全程都开着麦克风?             

学生全程开麦,教师能通过声音的变化以及响应速度,及时捕捉学生的状态。周围环境声音嘈杂不应该成为不全程开麦的理由,因为落实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及其家长应尽的义务。当教师要求学生全程开麦之后,学生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开着的麦克风无形之中形成了对学生的监督。             

学生全程开麦,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允许学生以文字形式来回答直播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等待学生输入文字的过程对教师是一种煎熬:一方面教师担心学生学习状态不好而无从回答浪费了各方时间;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当煎熬多了,能不提问就不提问,从而导致互动变少,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需要响应打卡)。             

如果学生全程开麦,让声音透过屏幕串起你我他,教师可以及时纠正或者给出提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彼此的思路是连贯的,提问和回答的衔接是流畅的。             

此外,文字输入需要时间,从心理学上看,还会有犹豫,往往会错过问题讨论的最佳时机。学生全程开麦听课,遇到一闪而过的疑惑,可以及时提问向教师寻求解答;虽然会有部分学生没有跟上,但直播课的录制文件将会帮助他们课后进行消化。             

全程开麦,让彼此感受到屏幕后面鲜活的人,对教师而言很重要。线上授课不应该是唱独角戏。教师,会在反复提问而得不到回答的时候感到焦虑;全程开麦让我知道,学生在思考、在努力,我需要做的是比平时线下课堂更多一份耐心和理解。             

全程开麦,也促使大家找到一个安静的、能上网的地方。上网课并非只是教师的仪式,学生也需要在准备学习场所的过程中,培养出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和日常生活隔离开,保证在线学习期间不受干扰,提高学习的效率。             

图片:视觉中国

07-05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