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前的狮子雕像被戴上口罩。| 新华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5月1日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密歇根州民主党籍州长惠特默同该州的抗议者展开交流并达成协议。4月30日,在密歇根州首府兰辛市,数百名抗议者不顾“社交距离”聚集在州议会大厦外,抗议惠特默此前颁布的“居家令”等措施,要求重启经济,其中一些人闯入议会大厦,还有人携带步枪。
近日,法国多地也发生暴乱,紧张局势升级。暴乱的起因是4月18日晚,巴黎北郊92省的一名执勤警员在开警车车门时撞倒了一名未戴头盔的摩托车骑手,致其受伤。此事引发了城市边缘社区对警察的报复行动,多地出现暴力袭警的行为。
欧美解禁后或迎来大规模安全危机
欧美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还未结束,暴力行动者已经急不可耐了。早在4月10日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发生了摩托车骑士与警车相撞的一幕。一名布鲁塞尔的巡警试图拦下一名违反管制措施的摩托车骑手,遭到抗拒。在被巡警追逐中,摩托车骑手迎面撞上一辆警车,当场死亡。事件引发了当地年轻人的街头暴乱,造成的后果同样是暴力袭警等行为。
遥相呼应,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多地反对“居家令”的抗议愈演愈烈,引发美国舆论关注和担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大量民众持枪上街抗议“禁足”。4月23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在发给全国各地执法官员的公告中宣称,新冠疫情正在促使美国国内恐怖分子和暴力极端分子行动起来。
所有这些事件表明,尽管社交疏离措施限制了大规模集会,降低了恐袭与暴乱事件的数量,但并不代表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已进入休眠期。恰恰相反,疫情或已成为恐袭阴谋的幕后推手,欧美解禁后很可能迎来大规模的安全危机。
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恐袭风险始终存在。上月中旬,德国北威州警方就挫败了一起酝酿已久的恐袭行动,4名来自塔吉克斯坦的恐怖分子计划代表“伊斯兰国”袭击美国空军在德国的两个军事基地;而前往中东“伊斯兰国”的欧洲“外国战士”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回流,在本土策划恐袭的风险日益上升。
疫情禁足不禁网,上网人群的剧增给线上极端活动提供了土壤。极端组织大多有成熟的网络营销系统,擅长利用宣传网站和各种论坛招募成员、传播极端思想。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情报也显示,恐怖分子正在利用疫情煽动暴力活动,还有极端分子在社交媒体上鼓吹用新冠病毒发动生物袭击。
疫情使生存状况恶化,也让一些极端分子伺机行动。国际劳工组织4月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疫情使全球约16亿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面临生计威胁。生活在欧美的穆斯林移民大多属于这一脆弱群体,疫情导致失业率飙升,更容易触发他们对社会隐性歧视的愤怒,从而被极端势力蛊惑利用。
出狱潮增加安全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国正迎来出狱潮。一方面,当年从中东回流的许多涉恐分子因为证据不足,大多仅被判3至4年短期徒刑,如今这批人的出狱高峰开始到来;另一方面,狱方为了防止环境恶劣的监狱发生疫情,大量囚犯被提前释放。据法新社报道,全法监狱一个月内骤减近万人;美国一些州和私人监狱也释放了剩余刑期短于18个月的轻罪和非暴力犯罪囚犯,还有很多囚犯将被允许家庭监禁。如何处置释放的极端分子,在很多国家还存在争议和法律上的空白。
同时,疫情还将加剧极右翼势力的排外情绪,欧洲本地的极右翼分子将经济恶化归咎于移民和普通外国人,仇外、排外情绪日渐膨胀。
早在疫情暴发前,欧美多起骇人听闻的极右翼恐袭事件和抗议运动就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恐怖分子多是信奉种族优越论的本地白人。由于近年来危机丛生,加上极右翼政党不断煽风点火,使得本地中下阶层民众的失落感加重。相对于组织层级结构更强的“伊斯兰国”,极右翼组织松散,利益分化,通常以“独狼”方式攻击“非我族类”,防不胜防。
由此看来,欧美倘若不能尽快走出经济困境,改善政治生态,那么解禁后,酝酿已久的恐怖袭击、街头暴乱,以及针对穆斯林、犹太人和其他外国人的极右翼恐袭的多点暴发,或许只是个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