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色之城徜徉-LMLPHP

▲视觉中国

想看看尤卡坦半岛上玛雅文化落地生根之处尤卡坦州首府梅里达,我们从帕伦科古城乘坐了近9个小时的大巴,傍晚抵达梅里达汽车站。

梅里达有很多旁支街道的名称编号是重复的,若不向司机说明目的地所在区域或主干道,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第一次乘坐优步出租车就发生了这样的错误,语言不通的我们下车后一脸茫然,好在有稍懂英文的当地好心人帮助,再次打车。不想司机定位后依然没有找对地方。最后还是在手机地图导航下,才精疲力竭地抵达了住所。

在迷宫般的街巷里徘徊许久,昏暗光线中,城市暧昧温和。鼻翼间弥漫着不熟悉的味道,视听感受也与此前截然不同,梅里达一词反复在我的唇齿间翻腾,这是个令人深感旖旎的远方。

我们在梅里达的住处地段较偏,实际的房间也并无照片中那么美好。厨房不提供纯净水,就烧自来水泡茶,这才惊讶地发现茶壶底出现厚厚一层乳白色絮状沉淀,赶紧去超市买了5升装饮用水。原来,被称为“白色之城”的梅里达盛产石灰岩,因而水质很硬。尚未开始城市观光,白色絮状沉淀已经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梅里达市中心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广场之一”盛名的“大广场”,离住地民宿有步行一个多小时的距离,正好可以沿途观景。午后阳光越来越烈,气温攀上了30摄氏度。“白色之城”梅里达色彩明快,颇有异域的童话色彩。石灰岩的矮房子大多被刷上了各种颜色,有明艳的大红色和亮黄色,其他如绿色、紫色、粉红色等也都会出现在房屋表面,加上当地人特有的白底彩色装饰的布衫、到处盛放的各色花朵、相得益彰的建筑装饰等,让城市充满了彩色的活力。

有意思的是,在事先查找梅里达城市信息时,竟被定位到了西班牙,因此印象中此地必然带着殖民者思乡怀旧的烙印。果不其然,原来这里是玛雅古城蒂奥所在地,被西班牙人征服后才改为今日的名字。

大广场上的天主教大教堂是城市地标建筑,其建筑材料居然来自原址被拆除的玛雅庙宇。西班牙人将天主教和欧洲文化带入此地,与玛雅文化结合,其中的比例如何,虽然不得而知,彼此交融已然密不可分,这也是几日来最深的印象。

广场南面的门特赫官邸由梅里达的征服者建造,官邸大门上的雕饰展现着征服者的胜利自豪姿态。官邸的前部用作艺术展馆,中后部则成了银行与一些公司的办事处。市政厅外墙一派粉红色,也是两层的西班牙建筑,门廊下不少人坐在凳子上等待叫号办事,神情闲散,交头接耳。旁人看来,会觉得本地人去政府部门办事,就像坐在网红餐馆外等着叫号吃饭一般。

政府宫在广场北面,外墙是苹果绿的,现在是尤卡坦政府所在地,向公众和游客开放。这座方形天井式建筑,各层走廊的墙面上陈列着几十幅壁画,让人大开眼界。这些作品都出自本地艺术家之手,凸显了玛雅人的历史,以及玛雅人与西班牙人之间的羁绊。从风格看,质朴的本土风格与现代的抽象艺术有着高度的融合统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开始在广场四周的街道上随意漫步,以广场中心为原点,尝试在四五条街道上往外走四五个街区,在摩肩接踵的本地男女老少间穿行。经过各种街角绿地花园、富有怀旧色彩的梅里达大饭店、热情亮丽的墨西哥餐厅,热闹非凡、挂满了从传统至现代的不同服饰的服装市场。我们走过各种艺术画廊,观看当代玛雅艺术,有不少画廊的艺术设计精美独特,尤其是富有玛雅文化特色的。织物、雕刻等居多,形象生动而富有想象力,很有辨识度,朴拙而富有童心,材料大多取自自然,如木头、陶土等。经过一处玛雅织物艺术画廊,我原本在橱窗外好奇地张望,画廊工作人员热情邀请进入。转了一圈离开时,工作人员还礼貌地说了声“谢谢”。照理说应该是我表达谢意的,这反转的一句谢谢,让人忽然领悟,或许那个“工作人员”就是艺术家本人,或者是艺术家的代理,那礼貌的表达是对观者欣赏的谢意吧。

在梅里达一天两三万步,就在城区里转悠,在当地居民乐于光顾的餐馆和小店里消费,每一步的丈量,目光所及的细节,挤地铁时看民众的百态,走上天桥看大街上的车流,与城市里的男女老少擦肩而过,这些都是理想的旅行者姿态。原本我很羡慕自驾游,现在这种憧憬渐渐消解,隔着车窗的眺望毕竟还有相当的偏差和距离。所谓理想的旅行姿态,其实更多看心情,了解到什么,无论深浅真假,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生活的美本来就在心境和态度上,而观察的角度也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08-31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