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社区自治+”新能量,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LMLPHP

自治成果系列集锦

南京西路街道加强社区治理,从2011年起,坚持“问题定位精准,服务思路精密,工作方法精细,满足需求精确”,民主和民生相结合,从自治到共治共享,形成并全面推行“四阶十二步”金钥匙工作法,以民主协商、项目牵引实现了社区自治的精准发力,并延伸运用于难题化解、利益协调等复杂问题,发挥了治理效能的“聚变链式效应”;夯实楼组基础,星级楼组建设推出全区首家“民间”标准,通过阶梯式的创星,激发自治内生力和活跃力,丰富了福民“心”公约,居民共商共订共守,一事一议提升了居民参与感和家园归属感。2017年提出了“社区自治+”共同体理念,积极创新、融入、互动,发挥“社区自治+”平台在创新社区治理中集成、优化和链接作用,夯实自治基础,融汇社区资源,凝聚社区共识,促进自治共治联通联动,提升社区治理的动员力、创新力和融入力,形成更广泛的以自治为基础、具有高度凝聚力、充分认同感的社区治理新形态,构建富有南西特色的“社区自治+”治理模式。

聚合“社区自治+”新能量,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LMLPHP

社区自治精英交流学习

“四阶十二步”民主协商有精度,实现自治从“独角戏”到“交响曲”

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背景下,静安区在街道实行了“大部制”改革,围绕静安社区自治模式创新和历年来南西街道自治探索与实践的成果,2011年南京西路街道在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的过程中,形成了“四阶十二步”金钥匙工作法。金钥匙工作法从理念到实践都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自下而上开展治理,实现了社区治理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对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健全了自下而上、广泛参与和民主协商的公共议题和自治项目形成机制。

健全治理机制,夯实自治基础。金钥匙工作法用制度和规范固化了南西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是“三会”制度的升级版和社区治理的积极实践创新,通过标准细化、规范流程,形成了可操作的基层民主自治机制。时间上,金钥匙工作法是“三会”的关口前移,居民从“被动”自治转变到“主动”自治。居民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发现问题、事先征询、自己立项,实现项目从无到有、预防在先。程序上,金钥匙工作法是“三会”的拓展和延伸。工作法在“三会”的基础上,细化步骤,由四阶段对接三会制,让居民决定项目内容并全程参与,避免或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矛盾。效能上,金钥匙工作法是街道实事项目产生的规范程序。通过金钥匙工作法长期的运作实践,解决了“谁来自治、自治什么、怎样自治”三个层面问题。让居民有了主动开展自治的能力,形成了组织化开展自治的团队。居民觉得金钥匙工作法极具操作性、实用性强、适用面广,居民转变为想做、会做、善做自治。

民主协商协力共治,以小见大共参与。在基层民主自治的实践中,“四阶十二步”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明晰了自治的主体,即党组织、街道、居委会、居民和社会单位等社区成员的定位和职责更加明确;二是明晰了自治的内容,发动和组织居民参与自治有了抓手;三是明晰了自治的方法,为居民参与自治提供了途径。“四阶十二步”金钥匙工作法将民主与民生相结合,一方面,聚焦“小事”,就局部性或个性化的群众关心的事务进行协商共治,重在拾遗补缺,明确化,个性化、针对性解决居民需求,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金钥匙工作法除自治项目和星级楼组创建外,还广泛运用于政府实事项目和民生决策等居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扩大了社区自治的视野,从关注民生琐事走向了关注复杂性问题和历史遗留难题,从制度上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参与感和满意感,逐步形成了社区协调整合各方资源的治理模式。

创新自治模式,长效常态有活力。金钥匙工作法强调发挥群众作用,贴合群众心声,坚持做到“三个一线”,即问题一线发现、困难一线解决、经验一线总结,让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居委会的自治能力得到提升。从2011年至2019年共开展“我为文明小区出份力·爱我美丽家园”自治项目315个,受益居民71000余户次,满意率100%,形成典型自治案例288篇;培育各类自治团队137个;解决了老小区电梯安装、电瓶车集中充电等问题。2020 年的自治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在创建七无零发案小区、拆违建绿、群租整治等工作中围绕居民关心的民生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居民从被动自治转变为主动自治,从社区建设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围着小家“自转”变为融入社区“公转”,不断形成家园意识,凝聚了社区共识,增强了归属感,它让社区中的“三个力”即社区治理活力、社区凝聚力、多元共治合力得到了积聚和释放。金钥匙工作法将社区治理工作由“向上对口”转变为“向下对接”,形成了社区家园共建、社区事务共治、社区和谐共享的治理格局。

聚合“社区自治+”新能量,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LMLPHP

楼组居民商议星级美丽楼组创建

美丽楼组聚合自治力,集约助力基石工程

楼组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是社区治理精细化的神经末梢,也是发挥群众自治管理最基本的平台。在静安区深化“美丽家园”建设的背景下,南京西路街道衔接美丽家园和美丽城区的延伸拓展,开展美丽楼组建设星级创建,2012年星级楼组建设推出全区首家“民间”标准,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居民区楼组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星级美丽楼组评选的实施意见(试行)》,星级美丽楼组建设做实了以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楼组为基础、其他力量为支撑的社区治理体系,加强了“一长五大员”为核心的美丽楼组建设,打造了坚实的群众自治基石和平台,使楼组成为社区治理的“连心桥”和“凝心剂”,构建“社区居民建,社区为居民”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首创星级标准,小楼组激发大活力。加强楼组建设,搭建最贴近居民群众参与自治的平台,是一项必须始终坚持、长抓不懈的基石工程。南京西路街道星级楼组建设实现了让居民做主考官的民主实效,有序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在楼组建设中,做到“三定”:建设标准居民定、创建数量居民定、成果验收居民定。在标准中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结合群租整治、七无零发案小区等重点工作,居民制定了6大类31项标准,星级美丽楼组要做到“一三五七”即“一册三牌五有七无”。通过具体化细则化的评比标准,使楼组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推动楼组建设规范化。建立三、四和五星级升级分档制,推动星级美丽楼组建设在规范化基础上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把星级美丽楼组打造为“议事平台、活动平台、服务平台、信息互通平台”。在楼组的“小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正能量及主流先进文化融入居民公约,融入楼组里的“福民‘心’公约”,夯实“社区自治+”的基础,让邻里有温情,社区有温暖,城区有温度。

对标基石工程,美丽楼组“可看可听可读”。南京西路街道在星级美丽楼组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对标区基石工程美丽楼组和社区治理标准化精细化的新任务要求,制定了《南京西路街道推进“美丽楼组”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美丽楼组”、“星级楼组”、“特色楼组”的创建。结合区美丽楼组创建标准,修订了街道星级美丽楼组标准2020版,制定推广《南京西路街道星级楼组自治导则》,打造“四维空间”楼组,让居民对楼组创建的基本标准“一目了然”,对创建有特色文化、个性化爱好的特色楼组“心中有数”,居民成为了楼组建设的“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打造“一居一楼一特色”,深化美丽楼组内涵,做到楼组可倾听、故事可阅读,充分发挥楼组创建蕴藏在居民中的热力、能力和创造力,打造楼组成为居民展示的舞台、邻里共处的家庭和社区融合的平台,培育社区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疫情防控期间,楼组充分发挥了发动居民群众的自治作用,居委会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哨所”,楼组成为疫情防范与宣传的“哨点”,每一位居民成为看家护院的“哨兵”。通过疫情防控,无论年轻人和老年人、外来人员和本地居民变成一家人,家家户户力量拧成一股绳,人人遵守防疫规定一条心,居民之间即互帮互助又相互监督。充分发挥楼组四个“一线”功能,一线自治功能,从“要我创”转变为“我要创”;一线预警功能,群防群治保平安;一线调解功能,邻里融洽促和谐;一线服务功能,邻里互助聚人心,让楼组自治有活力、有动力、有潜力。

共享创建成果,以点带面“福”射社区。星级美丽楼组建设,有效发挥了楼组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工作重心从居民区延伸到楼组,工作对象从楼组长延伸到居民,工作内容从邻里互助延伸到社区治理,经过9年的探索实践,楼组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三个转变,从“一头热”到“两头热”的转变,以每个楼组为“小平台”,为居民群众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居民主动创建,培育各类自治团队,自主设计特色自治项目,每个楼组由居民自己展示楼组创建成果并进行公开推介;从“表面性”到“实效性”的转变,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美丽楼组标准,让创建有章可循,每年的咬尾巴检查确保了星级楼组的质量和成效。2020版本新标准与基石工程美丽楼组要求提升结合,融入社区楼组疫情防控经验,健全了“民意畅通机制”和“问题发现机制”,做到外来人员发现报告和七无零发案楼组,实现在时间上24小时有人管,在速度上第一时间有人帮,在空间上是看得见喊得着,更及时、有效地为居民排忧解难,提升了楼组品质和居民的获得感;从“单一性”到“多元性”的转变,通过星级美丽楼组建设,激发楼组一长五大员和居民的创建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创建带动楼组自治建设发展,激发楼组自治活力,让更多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过程,把每一个楼组打造成推进“共同家园”的主阵地。如平安大楼楼组是街道五星级楼组,他们通过党建引领、民主协商、居民众筹的方式,居民自费出资近6万元对大楼公共空间进行了修缮,由居民朗读并制作了大楼故事二维码,让大楼“可读可听可阅”,展示了楼组风采,增进了楼组凝聚力,焕然一新充满海派风情的楼道让大家的心更近了,居民们也倍加珍惜。平安大楼创建的成功案例在整个街道的楼组创建中起到了良好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认知和行动上都从以往一切由政府主导的形式转变为居民为主体、自治为方法的形式,社区治理的模式更加多元化、社区治理的参与渠道更加多样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从“幕后”转到“台前”。

聚合“社区自治+”新能量,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LMLPHP

开展”爱我美丽家园“自治项目征询讨论

打造“社区自治+”新形态,实现基层治理新跨越

为适应社区治理精细化城市管理的要求,2017年南京西路街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发展导向,在探索长效常态的自治机制、自治平台与自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社区自治+”共同体的框架,继续推进社区自治模式的创新,结合社会治理新要求和基石工程,注入了“创新·融入·互动”的“催化剂”,培育多元力量以协商、协议、协作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党组织引领下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

融入互动协同合作,民主创新激发治理动力。融合互动、合作共赢是新时代的精神,它让社区治理的格局更为开放。“社区自治+”是新的基层民主自治形态,即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社区自治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社区自治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区治理的各个领域之中,形成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共同体。南京西路街道围绕“创新·融入·互动”工作目标,打破各居民区之间存在的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的不平衡,指导各居民区根据实际,在原有自治活动和形式的基础上深化延伸,打破边界,在服务范围上,拓宽居民受众面和居民区地域限制。在自治能力培育上,加强沟通议事、协作融合,培育自治零边界概念。在自治媒介上,以互联网+的建设为契机,通过线上互动,引导更多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的融合互动。从2017年连续三年共产生了自治交流类、团队展示类、竞赛活动类跨居民区的融入互动活动46场和团队活动类、惠民服务类、场地设施类“自治资源共享清单”108个。通过“创新·融入·互动”社区自治活动,打破居民区边界,动员了社区白领、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居民区和社区单位深度融合,实现融入互动“跨界合作”,能力活力“比翼齐飞”,让社区单位和居民在参与自治活动时,在空间上有选择、在内容上有选择、在时间上有选择,实现自治资源“菜单式服务”,自治参与“多项选择”。通过培育社区治理合作工作的多元力量,形成多元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以社区力量构建南西社区治理的内生循环力。

众筹+共享,爱我家园人人有责。南京西路街道为引导自治格局从政府财政支持向社会支撑升级,提升“爱我美丽家园·我有责任”的主人翁精神,提高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自治的广度和深度,街道指导各居民区开展“筹资金、筹项目、筹能人”的自治众筹活动,探索成立社区自治金,指导各居民区制定规范的自治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众筹自治金95774.06元,逐步解决自治项目资金续航力问题,为自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燃剂”,实现自治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价值,自治方式从“大包大揽靠政府”转变为“共同参与人人有责”。如升平众筹自治金用于地下非机动车库的日常管理、整修楼组公共绿地、开展自治团队文艺活动等,让群众感受到真实具体、广泛充分的民主。月季苑楼组通过自治众筹活动与社区单位国际集团互动融入,让社区单位参与到楼组治理,把原先满是堆物的旧院子打造成为月季满园、人人喜爱的景观庭院。营造“共同家园”建设,居民群众是主体力量,社区内蕴藏着许多有各种技能、才能和专业特长的“能人”。南京西路街道举办各种“社区自治+”融入互动活动,挖掘社区治理达人,让居民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从2011年起连续9年举办优秀楼组长评选,2019年举办第一届社区治理达人评选,让居民群众从“生人社会”进入“熟人社会”,从“外人”发展成“自己人”,逐渐成为共建家园“共同体”中的一员,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南西共同家园。

聚合“社区自治+”新能量,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LMLPHP

外籍居民参与自治众筹活动

业委会建设“组合拳”出击,助力社区治理向前行

构建“社区自治+”新形态,充分链接兼容不同主体、集成各类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业委会是维护业主共同利益与权益的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共治功能得以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业主是社区治理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加强业委会组织建设,业委会组建“保达标”。南京西路街道把业委会建设列入街道重点工作,居民自治与业主自治齐抓共进,在业委会的组改建中,以党组织为引领,兼顾各方利益,动员业主广泛行使民主权利,不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破解业委会组改建的瓶颈问题。2011年《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新规执行后,为进一步理顺业委会组改建流程,南京西路街道制定了《南京西路街道关于业委会组改建工作的办法》,优化规范业委会组改建程序,2019年实现辖区业委会组建率100%。比如经典茂名小区,多为投资客,自住率不到10%,小区内外籍人员多、物业管理强势、业主联系困难,筹备组建立“业主微信群”动员业主参与、采取“挂号信、电子邮件、实地上门、传真”四种方式联系业主,最终业主选票全部送达,组建成功。在推进组织建设的基础上,为业委会“建起来”并“转起来”,每年开展业委会专题增能培训和业委会沙龙。通过沙龙和培训,提升业委会和业主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意识,由社区里的“客人”变身为“主人”。

聚合“社区自治+”新能量,打造社区治理新引擎-LMLPHP

小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安全宣传

培育业主自治团队,服务社区“压力”变“动力”。南京西路街道多以老式住宅小区为主,老人多、老房子多、物业管理问题多,业委会工作难做,又肩负业主信任,压力很大。针对实际,街道指导各居民区以单独或联合的形式成立业主自治组织或团队11个,覆盖13个居民区,通过业主自治团队力量解决群租、楼道堆物、停车难等小区问题,发挥业主自治团队化解矛盾,协调各方利益,引导业主理性表达诉求的作用,让大家参与小区治理有了“团队”,在遇到困难时有了“帮手”,在自治活动中有了“组织”,化“压力”为“动力”,主动服务业主,形成共建美丽家园的合力。如威海业主自治团队骨干,及时发现一起“居改非”开民宿隐患,第一时间反映,居委会和业委会马上制止,业委会牵头更新了公约内容,规定弄内不得“居改非”,不得以任何借口搞“群租”,业主们一致赞同。

评星级树品牌,共建家园“小家”变“大家”。为实现业委会组织化推进、规范化运作、品牌化发展,打造业委会的品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业主的规则思维、程序思维与法制思维,2019年南京西路街道深调研定标准,结合辖区业委会建设的特点,组织专家制定了业委会基础条件、日常运作规范、维修资金公共收益使用规范以及业委会特色工作等方面6大类31项《南京西路街道星级业委会评选标准(试行)》及《南京西路街道优秀业委会成员评选方案》。促规范提能力,以星级业委会评选为契机推进业委会规范化建设,在评选中帮助业委会查找薄弱环节、为业委会释疑解惑进行专业指导、促进工作经验的分享交流。树品牌出亮点,2019年试点评选星级业委会,通过前期指导、宣传发动、自愿申报和星级评定四个阶段,组织专家、业委会代表、社会组织以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看材料等方式综合打分,评选出1个四星级业委会、5个三星级业委会,6名优秀业委会成员代表。通过评选总结了一批优秀业委会工作的经验,让业委会由“单干”到多方参与“共治”,转变了社区治理理念,由“独断”到“共商”,唤醒了业主依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自觉,由“坐等靠”到“上门帮”,实现了业委会服务业主心贴心。如四星业委会升平业委会善于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强化自身规范化运作,注重与居委和物业良性互动,成为街道首个电梯加装项目开工的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共治共管的方式,逐步探索出混合老小区管理的新路径,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如三星业委会锦延大楼业委会在更换3部超龄电梯的工作过程中,与居委会、物业联合协作,主动承担责任,密切配合补位,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加的多方联席会议制度,打破传统社区遇难事等居委、靠政府的思维,形成了以业委会为主体、物业公司积极配合、小区业主多元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进程任重道远,对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要奋起发力,在十年社会治理的摸索前进中,南西自治共治顺应南西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扎根于群众多元的需求,形成了有广度、深度、厚度的可操作可持续的自治模式,让自治共治的理念成为习惯与共识,让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既有制度保障又有现实渠道,人人都能切实感受社区温度,让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参与性更深、归属感更强,幸福度更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自治+”共同体,合力营造人人共享的“共同福民家园”,让“福民南西”的金钥匙,闪耀新的光彩。

09-02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