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英

【从教感言】:曾经,我觉得20多年坚持做基层一线德育教师,会成为我最大的缺憾,但现在回头看却是我最大的满足。我也曾有机会去其他单位,但最终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留在了学校。因为从幼儿园起,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尤其是能帮乡村孩子点亮他们的人生梦想,我倍感光荣,无怨无悔。

教师节,向老师们致敬|二十多年坚持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LMLPHP

昨天(9日)刚刚荣获上海特级教师称号的施建英,是一位奉贤的乡镇老师。她工作前20年所在的四团小学,有一半孩子的父母都有外出打工现象,5年前,她来到了思言小学,那里又有71%的孩子是随迁子女。面对这些孩子,施建英的最大的诀窍是“给孩子们恒定的爱,走进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们向下扎根,找到归宿感和安全感,向上生长,汲取生长的力量,找到成长的方向”。

1995年6月,施建英从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四团中心校领导征求她意见:“想待在中心校,还是去村校?”施建英微笑着回答:“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就这样,施建英来到当地最边远、最艰苦的四团小荡小学教书。

作为这所学校里唯一的年轻老师,施建英给沉寂很久的学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活力。她给记者翻出了一张摄于1996年6月1日的老照片。光秃秃的操场和翻卷而来的尘土上,孩子们身着她亲自买布料裁剪的红色演出服,兴高采烈地跳着舞,过起了六一儿童节。

教师节,向老师们致敬|二十多年坚持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LMLPHP

在四团小学这20年,她坚持去学生家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找到孩子学习的动力;她关注爸妈出国打工的孩子,并把这些留守儿童集中起来,成立了周末俱乐部开展活动,为了满足更多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帮他们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后来她又转变周末俱乐部的形式,逐渐成立了“七色花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其成为当地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最喜欢去的“快乐宫”。

施建英清晰地记得,自己到贵州省毕节市支教时的那些画面。异常寒冷的冬日,孩子们纯真的眼神,灿烂的笑脸,和那因为光脚而冻得发紫的小脚丫,无一不让她动容。回校后,她立即发起了募捐活动。此后,西藏、云南、海南、河南、内蒙等地的农村学校,也陆续留下了施建英的身影。

2015年9月,施建英来到了南桥新城的思言小学,这是学校创办之年。在这里,身为德育教师的她把自己的育人理念进一步延续。“栀子花”是思言小学的校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夏至绽放,不挑剔任何贫瘠的土壤,为四周绽放浓浓的花香,其生长过程代表着“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思言小学每月一次线上或线下的“栀子”(谐音:知子)课堂,会让平日里忙于打工的家长吸引过来,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孩子,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每次开学后,学校所有老师都会安排时间和所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了解他们最近的家庭情况及思想、身心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回学习状态。

教师节,向老师们致敬|二十多年坚持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LMLPHP

通风小管家,黑板美容师、小小发行员、绿色小天使、桌椅保护员……思言小学的每个学生在班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岗位,并在岗位锻炼中学会服务班级,服务同学,学到责任和担当。每学期结束,老师还会根据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为他们送上一张量身定制的“生长小奖状”。哪怕只是举手发言比以前积极,哪怕只是值日做得比较认真,哪怕只是多交了几个好朋友……都可以看作是各自生长的成绩。

在施建英看来,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而教育是培育孩子从这个小社会顺利走向大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进而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的一条路径。“我希望能让学生融入到奉贤家园,了解奉贤特有的‘贤文化’,以此来增强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培育家国情怀,长大更好地融入社会,再去影响社会,引领社会,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施建英说。

09-10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