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武汉的护士长来到这个展,为何几次忍不住热泪盈眶?-LMLPHP

16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前往上海展览中心参观了“我们众志成城”上海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其中也包括部分上海援鄂医护人员。“我说不出哪件事最感动,因为在武汉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毕生难忘的。”看到一面面展板、一件件陈设,回忆起驰援武汉、共同奋战的52个日日夜夜、想到女儿每天发1元微信红包确认妈妈的平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科护士长、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总护士长张静忍不住几次热泪盈眶。

据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介绍,在此次战“疫”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先后派出了四支医疗队在武汉,共计273人,是全国派出医疗队员最多的医院。他们中既有冲锋陷阵的“老兵”,也不乏90后的“孩子”,“他们在疫情中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这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每一位都是家里的宝贝,来这成为了战士”

重症监护室,是这场战“疫”里最惊心动魄的战场。2月9号接到命令,50岁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科护士长张静就带领着180位护士来到武汉,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ICU病房参与救治。“那里,每时每刻都是一个和死神抢人的故事。”所收的病人都是其他病区转运来的危重症患者,送来的病人80%要立即插管,剩下20%心跳和呼吸很可能已经停止了。最多的时候,病房里30张床,27位病人要插管。

她说,作为护士长,也是一位母亲,看这些平均年龄30岁的小护士们仿佛自己的孩子:“我们是一夜成军的,每一个人在家里肯定都是宝贝,来这成为了战士。”

在武汉的52个日日夜夜里,很多人每天只睡2~3个小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下,推着氧气钢瓶一路小跑;在自身缺氧的状态下,依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完成每一次精准化的护理工作;带着厚重的口罩,扯着嗓子给患者交流。”这,是这里每一位护士的日常。

裹着防护服在ICU病房的时间正常为4小时。但在物资最为吃紧的特殊时刻,很多年轻护士为了不多“浪费”一套防护服,主动和张静说:“我还能多憋一会儿”,却在走出舱门的时候,浑身上下衣服湿透,因为憋气缺氧而忍不住呕吐。

在武汉,在与死神赛跑的重症病房,没人知道将面对怎么样的危险。张静心疼这些孩子,在上ECMO、插呼吸机等感染风险最大的操作时,她总说,她有经验还是她上吧,“我一直觉得如果他们万一在外面有什么闪失,我怎么对得起他们的父母?”

但张静也是血肉之躯。她的女儿担心妈妈,每天微信上发1元红包,“她说,看到妈妈收下了红包就说明妈妈平安。”说着,张静的眼圈红了。

“我们就是您的女儿”

在现场“凡人英雄 最美守护”的板块,有一张在光谷院区ICU病房,上海援鄂医疗团队通过视频连线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工作的照片。照片上,患者和医务工作者们,都比了大大的爱心。爱,一直在ICU病房传递。

奋战武汉的护士长来到这个展,为何几次忍不住热泪盈眶?-LMLPHP

奋战武汉的护士长来到这个展,为何几次忍不住热泪盈眶?-LMLPHP

奋战武汉的护士长来到这个展,为何几次忍不住热泪盈眶?-LMLPHP

“你看,外面的夕阳真美。”“武汉的樱花开了,真漂亮。”“你今天各项指标都在恢复啦,很快就会好起来。”这些对话也发生在重症监护室。“尽管很多患者进行着镇静治疗,尚处于沉睡中,但我们也一遍遍说。”张静告诉记者,为了唤起患者对生的渴望,她常常在查房的时候和患者们说说话,久而久之,护士们大家都跟着这样做。

“他们真的可以听到!”令张静感到欣喜的是,一位患者老伯在身体逐渐康复、拔掉插管后,第一句话就是:“我女儿是不是在我身边,我好像一直听到她对我说话。”他将护士们错认成了女儿。但在这间ICU病房,护士们就是他的女儿:衣不解带地悉心照料他,即便他无法回应,也每天、每天,坚持和他说话。

张静告诉记者,回望整场战“疫”,这样感人的小事每天都会在病房发生。无论是护士们省下自己为数不多的饼干,泡软了一点点喂给因为年纪大牙齿不好的老人;还是面对抢救无效的病人默默陪伴走完最后一程,鞠躬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开……在她心中,他们很少有“伟大”的高光时刻,但就是一件件在平凡琐碎的小事里,彰显他们的医者仁心。

世上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采访过程中,张静自始至终都没认为自己驰援武汉有多伟大,但正是有无数的张静们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白衣执甲,所以山河无恙,所以城市有光。“愿山河无恙。”在展览的尾声,一名医务工作者认真地在便签纸上写下这句话,贴上了“城市守护者”展项的留言墙。

奋战武汉的护士长来到这个展,为何几次忍不住热泪盈眶?-LMLPHP

09-16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