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复发阻塞气管危在旦夕,上海十院医生巧用支气管镜开凿“生命通途”-LMLPHP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来自江苏泰州的肺癌术后复发、阻塞主气道的危重患者。在与死神赛跑中,十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介入团队再显身手,在麻醉科保驾护航下,行支气管镜大气道肿瘤消融术,妙手回春,为患者打开闭塞的“生命通途”,转危为安。

该患者63岁,1年前因肺癌外院行左下肺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因肺气肿严重、基础肺功能极差,加之疫情影响而未进行放化疗和正规随访复查。

半个月前,患者突发胸闷气促、咯血而卧床不起,送至当地医院急救才发现肿瘤已复发,导致右侧主支气管几乎闭塞,右上肺不张,造成严重的低氧血症。

当地医院虽做了积极救治,患者仍徘徊在生死边缘,常常喝一口水或者稍一起卧就出现窒息情况。就在束手无策之际,患者家属打听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王昌惠教授带领的呼吸介入团队在此类复杂危重气道肿瘤方面有丰富经验,立即来到上海求助。

患者从泰州运送到达十院时,虽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氧饱和度仍反复下降,最低降至33%,生命危在旦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宋小莲副主任首先接诊了患者,当即意识到疾病处置的紧迫性。

虽然可以预见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护团队的整体实力也有极高的要求,但王昌惠教授带领的呼吸介入团队素以“大医精诚、救死扶伤”为科训,迎难而上,立即组织了科内呼吸介入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以及麻醉科同仁进行术前讨论,着手多套手术预案的各项准备,力求避免术中大出血、呼吸衰竭等情况发生。

经过紧迫而严谨的术前准备工作,在患者入院第三天上午,即进行了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大气道肿瘤消融,术中激光、冷冻、电凝圈套等各项手段综合应用,最终历时2小时,为患者顺利打通右侧主支气管,凿开了患者的“生命通道”。

术后患者醒转,立即便感到呼吸通畅,当天就下地行动自如。在医护团队的后续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恢复迅速,并在医务人员耐心解说后摆脱顾虑,接受了为其量身制定的化疗等后续治疗方案,于术后第三天平稳出院。

作为世界支气管镜协会理事和上海市抗癌协会资深专家,王昌惠也郑重提醒,肺癌治疗是一个多学科、个体化的长期治疗过程,外科手术有时虽然看似完全清除了恶性肿瘤“病灶”,但并不代表完全清除了体内的“癌细胞”,部分患者血液或组织中可能残存的微转移和癌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仍可能导致旧病复发,因而术后必须正规随访复查,同时常常需要加上辅助放化疗,才能获得长期生存和较好的生活质量。

09-30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