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飞行路线大公开!原来Ta们都去了这些地方……-LMLPHP

近年来,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与复旦大学合作,采用先进的卫星追踪技术对中杓鹬(sháo yù)的迁徙活动开展了研究。

2019年4月24日和4月29日,保护区工作人员结合鸟类环志工作为两只中杓鹬(编号6U和3V)佩戴了GPS-GSM追踪器。这两只中杓鹬分别于2019年5月22日和5月24日离开保护区,继续向北迁徙。

2020年5月8日,这两只中杓鹬在离开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近一年之后,于同一天再次回到了保护区。追踪数据显示,中杓鹬6U在东经130.80度,北纬68.55度的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地区繁殖,在东经120.36度,南纬9.66度的印度尼西亚越冬(上图红色迁徙路线);中杓鹬3V在东经164.17度,北纬62.87度的西伯利亚中部繁殖,在东经136.29度,南纬2.45度的印度尼西亚越冬(上图黄色迁徙路线)。

候鸟飞行路线大公开!原来Ta们都去了这些地方……-LMLPHP

▲卫星标安装

卫星追踪技术是近年来开展鸟类迁徙研究的重要手段,经过国内外科研人员20多年的研发,目前这一技术日益成熟。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未来将继续利用这一高科技手段揭示鸟类迁徙的奥秘。

2020年4月,依托疫源疫病采样工作,保护区科研人员为两只编码为“3Y”“4Y”的中杓鹬佩戴了卫星标并进行了放飞,作为2020年度首次佩戴上卫星标的两个个体,让我们祝它们的旅途顺利,并在今后为保护区带来更多的数据吧!

候鸟飞行路线大公开!原来Ta们都去了这些地方……-LMLPHP

▲旅途愉快!

中杓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春季以4-5月,秋季以9-10月迁经中国。

通过使用GPS信号进行定位,使用GSM信号进行数据发送使得卫星标记的价格有了显著的下降。此项技术的使用对于研究各种迁徙鸟类对于崇明东滩的利用方式和逗留东滩期间的活动模式,保护区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为南来北往的鸟类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崇明东滩一直以来都是多种迁徙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自2002年至今,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在开展迁徙鸻鹬(héng yù )类的环志工作,通过环志研究工作可以了解到崇明东滩在迁飞路线上作为中途停歇地的重要地位。

图文: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绿色上海”微信公众号

05-12 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