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画社60年|卢甫圣:电线杆的启示-LMLPHP

▲2017年《上海城市地图集成》首发式

在庆祝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60周年之际,最值得回忆的往事,要数几代人接力创建专业出版品牌的过程。由于前20年主要致力于恢复和弘扬传统木版水印工艺,故进入现代出版业并占领专业出版高地,实际上是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

从理论上说,获取高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金字塔的方式,即用宽大的横向基底构筑稳健的尖顶;另一种是电线杆的方式,即用狭小的纵向深入支撑耸立的高端。基于历史原因,以及自我选择、自我设计的作用,上海书画出版社似乎成为国内唯一以中国书画艺术为专业的出版社,与此同时,也就不断激励和鞭策着出版同人用电线杆的方式发展自己。

上海书画社60年|卢甫圣:电线杆的启示-LMLPHP

电线杆发展方式的第一要义,是构建深度;构建深度的有效途径,是促成专业出版与专业创作、专业研究的良序循环机制;而促成良序循环机制,则少不了专业期刊杂志的参与。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期刊建设,从上世纪国内最早推出的《书法》《书法研究》《朵云》《书与画》,到本世纪沾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艺术当代》《公共艺术》,都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传播工作与专业界发展新动向紧密地连结于一体。这种连结也为图书出版确立选题和壮大作者队伍带来便利,我社丰富的出版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中的颇多部分,就是由期刊提供的契机。

上海书画社60年|卢甫圣:电线杆的启示-LMLPHP

构筑深度的另一个前置条件,来自于基础性出版工程建设。在全国书画出版领域,像画册、字帖、印谱、技法书这类基本上属于简单加工的出版物,涉介的出版社多,做起来也相对容易,只要着眼于补缺,着力于提高,便能在整体上构成生态的合理平衡。但基础性出版工程就不一样了,非但需要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旷日持久的时间成本促成其事,而且投入与产出往往不成比例,经济效益的欠缺令人望而却步。在乏资少人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迎难而上,针对基础性出版工程的两个向度,展开由点及面的探索与追求。一个向度是全面而系统的书画文献资料,《中国书画全书》《中国碑帖经典》《中国玺印篆刻全集》《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画文献索引》等等,一批批大型丛书和类书相继推出,为书画专业界输送了艺术思维的丰富养料。另一个向度是新型的书画工具书。除了传统的碑帖、画谱之类,分门别类的字辞典、图文并茂的史论阐释方式,逐渐成为艺术修炼的社会新需求,像《中国草书大字典》《中国异体字大系》《中国山水画通鉴》《中国画历代名字技法图典》《中国印学年表》《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以及《美术》《书法》全国通用教材等等,层出不穷程度各异的专业工具书,既锻炼了我社的编辑能量,又赢来了广大的读者依赖。

上海书画社60年|卢甫圣:电线杆的启示-LMLPHP

当然,电线杆端点的最终衡量标准,仍然落实于高度学术价值的出版物之中。乘借改革开放的劲风,我们在推行中国绘画研究丛书、举办全国书法在大奖赛等联动专业界以擢拔尖颖的同时,还以多种方式积极助益当代学术建设。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率先组织了三年一届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收获中外专家学者聚焦性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国内文艺思想解放的进程。我们还创设各种研究课题,物色作者歌哭于斯的成遂,例如300万字的《中国书法史绎》,便由七位专家联手撰写了20年。值此文化转型迤逦展开,传统习惯和旧认原理日益松弛,用个性眼光和多元方法切入学术对象的自主原则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是否准确并且及时地网罗这些代表时代创造水准的书画学术成果,将成为考验专业出版高地的试金石。

数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为人作嫁的编辑生涯,却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0-14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