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未完成的空间:图书馆设计与理想的距离

英国“图书馆设计”网站2017年2月发表了该网站首席执行官戴维·林德利(David Lindley)与人类学家吉玛·约翰(Gemma John)的一场对话,在提到新图书馆设计难点的时候,戴维·林德利把图书馆比作“未完成的空间”,“图书馆的边界在哪里?图书馆要向哪个方向发展?”他认为,“图书馆始终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我们必须不断地测试和实验新的思想,重新定义21世纪图书馆到底意味着什么。”

“未完成的空间”是一部纪录片,讲述古巴革命历史上最具理想化的一个设计项目——国家艺术学院(The National Art Schools of Cuba),三位年轻建筑师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半个世纪来该项目经历了被忽略、被遗忘、又被重新发现的曲折过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可以有美好的梦想,有卓越的设计,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两位建筑师是意大利人,“未完成”源于意大利语Non finito,原来指雕塑作品中的未完成状态,其哲学含义来自柏拉图(Plato)所说的,任何艺术品都无法与其在理念领域中所对应的形式那样完美,它们将无法达到如它们的构思者所设想那般的精确和完美。

世纪之交一批又一批图书馆的诞生和翻新预示着一个图书馆文艺复兴时代(biblio-renaissance)的到来。但是无论图书馆员、建筑设计师付出多大努力,其作品有多卓越,有多精致,总是与人们心目中的未来图书馆有距离。尽管如此,人们出于对知识的崇拜,始终没有放弃对新一代图书馆的梦想与追求。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一批现代图书馆的诞生预示着17世纪“图书馆黄金时代”的复兴

图书馆设计三阶段:从书未主体到人为主体

图书馆建筑从设计思想的角度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书(资源)为主体,第二阶段是走向开放,仍然以书为主体,但充分考虑了人的感受和需求,第三阶段是“人的图书馆”,人、资源、空间处于高度融合与互动的状态。图书馆的核心是三要素,人、资源和空间,第三阶段是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2020年第十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专门为图书馆建筑领域设置了一个主题:新一代图书馆建设,为了表述方便,这里用“代”来表示“阶段”,将新一代图书馆称为“第三代图书馆”。

*1931年耶鲁大学图书馆:钢制密集书架引领全球

第一代图书馆从图书馆产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最典型的是1931年建成的耶鲁大学斯特林纪念图书馆(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该馆是一座教堂式建筑,一进门是一个圆顶拱形中殿,后面是一座书塔,共15层高,书库使用的是钢制密集书架,可藏书400万册。底层有四个大阅览室,书塔上有一些规模不大的阅览室、学习小间以及各种办公空间等。这座图书馆被视为“耶鲁知识与精神生活(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life of Yale)”的象征。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上引领全球。由史尼德公司(Snead & Company)设计并制作的钢制书架当时很流行,这种书架改变了固定的木质书架,不仅可灵活组装,而且成为全球图书馆界的标配。现在清华大学1919年开放的由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设计的老图书馆用的就是这种钢制书架结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的建筑理念和布局对近现代图书馆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1919年由Henry Killam Murphy设计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配备当时很流行的钢制书架

*哈德良图书馆:如同书店一样开放的开架阅览

第二代图书馆的标志是开放,一开始是书库的开放,然后扩展到信息资源的开放。开放获取(openaccess)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典型的做法是书店式的开放形态,为了扩大开放,不少图书馆甚至提出大部分图书都应实行开架阅览。当然,图书的开架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就像公元前100年前后的哈德良图书馆就已经有了讲座及交流空间一样,三代图书馆在时间上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总体上这一时期书(资源)仍是主体,图书馆的服务有了更大程度的扩展,讲座和展览等延伸性业务也开始成为图书馆基本业务的组成部分。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哈德良图书馆仿照了古罗马广场建筑风格

*西雅图图书馆:人的感受和使用习惯放在首位

第三代图书馆是以人为主体的阶段,更看重人的感受和需求,从本世纪初兴盛起来。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开风气之先,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布局上做了大胆尝试。首先,设计者把人的感受放在首位,颠覆了人们对教堂般图书馆的认识。以人在建筑内部的使用习惯来设计,如人在室内感受外部空间和环境的变化,人对资源需求和交流需求的便捷性等,这一创新设计对以后建设或改建的图书馆建筑都具有引领和参考意义。从本世纪初开始,一大批富有创意的新馆落成,其中很多都是颠覆性的,如奥胡斯公共图书馆(Aarhus Main Library or Dokk1 Library)和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Helsinki Central Library)等。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has)所设计,实现了都市建筑空间与媒体虚拟空间的首次结盟

近百年中,上海的图书馆三代发展史

我们从上海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到三代图书馆的演变和发展。

*1931年明复图书馆:沿袭全球风靡的钢制书架

上海作为政府举办的现代意义上的市级图书馆始于1935年,它就是上海市图书馆,由著名建筑师董大酉设计,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该馆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现代建筑,现在是杨浦区图书馆。为了凸显上海的国际性地位,上海市图书馆力求符合当时流行的现代图书馆建筑需求,并直接从美国引进了全套的钢制书架。从该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来看,钢制密集书架处于中央位置,而各种大小阅览室围绕书库展开,可惜后来这些钢制书架都拆除了,可喜的是,1931年开馆的上海明复图书馆内的完全由美国人设计和制作的全套钢制书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两个密集书架都是错层式建筑,建筑为三层、书库为五层结构。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明复图书馆如今是卢湾区图书馆的明复楼

*淮海中路图书馆:开放的“城市教室”

第二代市级图书馆是位于淮海中路的图书馆,是当时我国规模最大、且最具现代感的单体建筑图书馆,建筑面积为八万三千平方米,各类阅览室可容纳开架图书一百万册,无论是当时还是在现在,其开架程度也是全球可数的。在现代技术方面,不仅通过自走小车的穿梭,书库取书时间大为缩短,而且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等装备上也是国际一流的。上海图书馆以“城市教室”为品牌的讲座和展览等活动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这个图书馆还留有强烈的第一代的痕迹,如其书库面积占了整体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且由于书库楼层的层高较低,很难改做其他用途。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上海图书馆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将开的上图东馆:以人为本,空间符合公共利益需求

第三代就是正在建设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建筑面积为十一万平方米。为了与周围的上海科技馆东馆、上海博物馆和东方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建筑相协调,该馆在设计时突出“以人为本”,力求让人、资源、空间处于高度融合与互动的状态,强调最大限度地激活每一块可利用的公共空间为人与人、人与信息交流提供便利,并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了让每一块空间都打造成适合公共利益的需要,设计者将书库面积缩小,只具有流转书库的功能。我们期待着这一高度现代化的图书馆早日开馆。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上海图书馆东馆将为读者提供从传统纸质阅读到新型全媒体阅读的复合型服务

第三代图书馆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从设计“十诫”到与文化结合的“十个质量指标”

第一代图书馆比较好理解,人围着书(资源)转,设计思想也很明确;到了第二代图书馆,时兴大开放格局,图书馆建得像书店一样,设计理念和布局也比较好把握。建设图书馆需要遵循某种设计规范,在上世纪末欧美流行的是英国建筑设计师福克纳-布朗

紧凑

易接近

可扩展

组织性

舒适性

可变性

稳定性

安全性

经济性

福克纳-布朗的设计思想在图书馆界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力。后来图书馆专家安德鲁·麦克唐纳(Andrew McDonald)对此作了一些修改,首先他认为所谓“十诫”实际上指的是质量指标,十个质量指标中有些内容已经发生变化了,因此他提出了新的指标体系:

功能性

可适应

可接近

可变性

互动性

激励性

环境友好

安全性

有效性

适应信息技术

更重要的是,麦克唐纳提出所有这些要素都要与机构的使命和文化相结合,并给人眼睛一亮的观感,他用oomph来表示。

无论福克纳-布朗的“十诫”也好,还是麦克唐纳的“十个质量指标”也好,都是一些有关图书馆建筑的综合性指标要求。世纪之交人们开始探索未来图书馆建筑应该是什么模样。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未来图书馆更注重人在图书馆的位置。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第三代图书馆设计的宗旨在于“创造一种空间,在那里人们能与资源、信息技术及其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互动……总而言之,人应该处在整个过程的中心。”

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原馆长肯·道林(K.E.Dowlin)曾经在1999年说过,“图书馆的魔力在于连接思想……一个成功的21世纪图书馆建筑应让这些连接能够实现。”由此从馆藏(Collection)到连接(Connection)成为图书馆界流行的设计指导思想。

2016年,吉玛·约翰(Gemma John)在深入调查了荷兰、芬兰、丹麦、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三十多家公共图书馆以后,汇总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设计21世纪图书馆——给予英国的启示》(DESIGNING LIBRARIES IN 21ST CENTURY——LESSONS FOR THE UK),报告强调,每一个图书馆都是不同的,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formula)。以人为本的设计是贴近本地需求的设计,只有在深入把握本地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设计。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FaulknerBrowns Architects设计的The Word书面文字国家中心,位于英国东北部的南希尔兹镇,成为了当地新的文化中心

*以人的需求为本:便利、畅通、适应变化

这里,笔者提出第三代图书馆设计的三个着力点:

第一、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与人有关,不是设计者认为好不好,而是使用它的人是否喜欢。图书馆建筑将从建筑设计师主导向以人为本和聚焦社区转移。吉玛·约翰在归纳了这些“成功的设计”(successfuldesigns)项目后,提出了设计的三个原则(design principles):

一是可接近和包容(accessibility and inclusion),图书馆必须为任何使用它的读者考虑获取和利用资源的便利性;

二是通透和连接(visibility and connectivity),图书馆是人与人自由交流的空间,设计应考虑人流、书流、信息流的通畅性;

三是弹性和可适应性(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图书馆要与时俱进,适应需求的变化。

这些原则是吉玛·约翰在与建筑设计师、图书馆员以及读者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而且都与人的需求有关。所谓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在人、资源、空间的三个要素中,将人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所有深受本地人好评和欢迎的图书馆的共性。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吉玛·约翰是一位工作在建筑领域的人类学家,在深入调查额30多个国家的图书馆后她汇总了一份报告《设计21世纪图书馆——给予英国的启示》

*有节制的设计:生态为上,安全第一,不浪费

第二、有节制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要适度、有节制。图书馆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s)的大部分目标都与图书馆有关,尤其是生态及安全等目标对于新的图书馆建筑来说都是必须遵循的,在此不再赘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对适度与节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很多图书馆在新冠疫情期间设立“安全空间”项目,与建筑设计师一起共同思考如何调整馆内空间,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等问题。

我们需要确立一些原则,1.当人对舒适度的需求与生态环境要求有冲突的时候,要以尊重环境、节省能源为原则,比如,室内温度调节到26度以上,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等;2.安全是发展的第一要素,任何时候都要以安全第一为原则,虽然安全看上去是没有回报的投入,但图书馆设计必须遵循各种安全规则,并确保足够的经费和有力的措施抵御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3.反对过度的设计,提倡节制型的原则。即使是很有利于读者的设计,但只要是过度设计,过分装饰,过分表现,过度占有,过分铺张,都不应提倡。除了设计以外,一些高成本、低效用的技术产品与服务,虽然属于高科技产品,也只能作为点缀,尽可能少配置,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随着读者导向与发展导向而变化,永有定论

第三,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也不是一堆堆书或一台台电脑形成的库房,而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组合和结晶,图书馆是无所不在的,作为生长着的有机体,它不仅与人、与周围的环境、而且与过去、与未来产生关联。也许有人会问,第三代以后,第四代是什么?戴维·林德利说得好,21世纪图书馆就好比是“未完成的空间”,人们对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原则》(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中,提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时候,强调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因为每一个图书馆都要与那个时代的需求相适应。图书馆的演进过程是无止境的,但其“读者导向”与“发展导向”的精神是始终如一的,图书馆规划和设计应利于未来扩展、易于弹性调整。

戴维 · 林德利认为,“图书馆始终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我们必须不断地测试和实验新的思想,重新定义在 21 世纪图书馆到底意味着什么。”

新冠疫情的思考:大空间交流的有效,安全韧性提升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是值得深思的。虽然疫情流行是一时的,但逼迫我们对图书馆发展的一些问题重新思考。

首先,人们对世纪之交流行的大空间格局以及以交流为中心的开放模式提出质疑。新冠疫情发生前有人曾提出过大空间办公效率的问题,并用一些数据来说明大空间办公使人精力分散,不利于办公效率和身心健康,于是一种“深度工作空间”(deep-work chambers)流行起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图书馆大空间布局的问题,以及怎样的空间环境对阅读和交流更有好处的问题等。今后的开放型建筑是否更应该考虑个人学习空间与开放型交流空间的平衡呢?总而言之,图书馆作为交流空间的作用不会因为新冠疫情而弱化或改变。

第二,疫情的流行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无接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如自动门、语音识别的升降机、移动终端控制的门禁设施、感应开关及温控系统等。一些图书馆如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建立了无接触借还书渠道,韩国的一些图书馆使用远程寄存柜提供无接触借书服务,还有的图书馆开发了“一键获取”或“即停即走”服务,避免借书过程中发生人体接触。与此同时,疫情也加速了线上服务的推广,很多图书馆坚持“闭馆不打烊”,利用网络开展借阅和获取数据库的服务,并以视频方式开展讲座、研讨等服务,由于视频方式更方便、更灵活,今后信息素养课程举办将更为频繁。可见,新冠肺炎流行更促进了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

第三,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准备应付各种风险?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图书馆对突发事件准备不足的问题,很多图书馆缺乏应急管理制度和应对措施。新冠疫情流行教会我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并举一反三将各种安全防范制度建立起来。图书馆具有生长着有机体的一切属性, 作为一个社会的有机体,图书馆免不了会遭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的挑战,因此,增强图书馆的安全韧性是抵御冲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经历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图书馆变得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吴建中:以人为本,未来20年,图书馆该呈现什么模样?-LMLPHP

如今国内公共图书馆逐步开放

20年后图书馆依然会变:她是一个成长的有机体

有学者说得好,图书馆正成长为一种创造型而不是消费型的文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不仅扮演着赋能的角色,通过信息服务和知识交流,为社会、机构和个人提供创造和增加价值的环境,而且自身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我们很难预测整个世纪图书馆会变成什么模样,但新馆设计的着眼点一般是未来二十年,因为这是我们可以预见的,二十年以后图书馆还会有新的样式和新的服务。

总而言之,21世纪图书馆是“人的图书馆”,从“书的图书馆”到“人的图书馆”,经历了漫长转折的过程。这场转型主要发生于世纪之交,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树立起了一面旗帜。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开馆也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它吸取了前者以及更多先前开馆的图书馆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与近期开馆的大挑高空间(Height space)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和卡尔加里中央图书馆相比,它还是属于比较内敛且更容易被接受。而且该馆也不像西雅图中央图书馆那样有正负反差很大的评论,如有人批评西雅图中央图书馆的设计“动线混乱”、“功能欠缺”等,新开放的建筑需要时间的考验,也有人对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提出一些批评,如噪音太大以及入口的门较小等问题,但没有哪一个建筑是完美无瑕的。

我们不能给予即将开馆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更多的压力,但相信人们一定期待这座超大型图书馆会带来惊喜和震撼。

经历了新冠病毒疫情以后,人们的观念会发生变化,对图书馆建筑的看法也会更加现实,比如,

如何看待备受争议的大挑高空间?

如何处理好交流空间与静谧空间的平衡?

如何处理好印本图书与其他媒体资料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图书馆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功能分享的问题?

这个清单会很长,就像一个成长着的有机体会不断变化一样,图书馆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21世纪图书馆的精彩之处,图书馆是无所不在且与时俱进的。

10-14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