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第一支“听风者”无线电队,队长竟是国民党第18师电台台长-LMLPHP

▲红军的特种部队之一:无线电队,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在瑞金中革军委驻地,能看到无线电队的旧址,有当年的部分实物、照片展览。这就是红色“听风者”们的家当和留下的足迹。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有这样的片断:中共地下党报务员李侠在上海向延安发电报时,被日本特务采用定向侦察和分区停电手段查获了。就在日本宪兵破门而入的几秒钟内,李侠从容地扯掉两根临时焊接的小线圈,把它们拉直,揉乱,丢在一边,这样,他的收报机又成了收音机。因而他在被捕后,日本人查不出他用的电台为什么没有收报装置,为此,便有日本专家提出,光一个发报装置不能定他有“罪”。李侠被捕后,遭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他始终忠贞不渝,坚不吐实,一口咬定自己是生意人,在夜里收听行情,日寇无可奈何,最终只好将他放出监狱。为何李侠的电台不见了?

这其实是一段真实历史的再现,李侠就是曾任红五军团电台政委的李白。李白到上海后,师从一位老“听风者”涂作潮学习报务。涂作潮装配的收报机十分巧妙,收报机采用并联再生的方法,用两根铅笔那样粗细的线圈,一头勾在真空管的屏极上,另一头套在振荡管的铝帽上,再加上把电位器改成人工控制音量后,便能收到外来的信号。一旦取走这个线圈,信号就会立即消失,收报机就变得同普通收音机无异。因此,涂作潮收报机就这样骗过了日本专家的眼睛。

“影子收报机”的这个原理,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制作。即使到20世纪8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永不消逝的电波》时,也未能将这个收报机复原成功。多年后,涂作潮的儿子将父亲的“影子收报机”复原成功。当他们把这个收报机送到美国世界间谍博物馆时,博物馆也大加赞赏,提出要收藏这个收报机。

早在1928年,经周恩来建议,党中央就决定进行无线电通讯队伍的筹建工作,派人到苏联学习和报考国民党军无线电学校。李白的师傅涂作潮被称为“红色木匠”,就是派往苏联,在克格勃培训下,掌握了无线电的报务与维修技术。这些留苏学习人员回国后,为组建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无线电专业队伍打下了基础。

红一方面军的无线电队伍建设始于第一次反“围剿”作战。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缴获一台15瓦电台,可惜被战士砸毁。此后,朱德、毛泽东亲自接见被俘的国民党军第18师电台台长王诤,说服他加入红军,参加筹建红军的第一支无线电队。这支无线电队建立后,由王诤任队长,冯文彬任政治委员。无线电队建立后,利用缴获的收报机,监听各路敌军的呼叫,为红军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军又缴获15瓦电台六部。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军和主力师都建立了无线电队,形成网络。同时,由任弼时带到中央苏区的密码“豪密”开始使用,从此中央苏区便以100瓦电台与上海党中央联络。

其中,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队自成网络,并且拥有与上海党中央、中央苏区、赣东北苏区和湘鄂西苏区红军联络的密码和设备。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刚成立时,还没有电台,到1932年2月间,在新集北面的潢川战役中,缴获一部完整的电台,红四方面军的机要人员如获至宝,感慨“真是雪中送炭”!从此,有了这部电台,加上充电机、手摇马达,设备就比较完整齐全了。红军在钟家畈找了几间破房,修整一新,安装好设备,架设好天线,就开始了工作。由此,红四方面军正式建立了电台。电台由宋侃夫、徐以新、蔡威、王子纲负责。大约在三四月间,红四方面军电台与中央的上传下达便顺利沟通了,中央的各种精神遂传达到鄂豫皖苏区。

这年5月,苏家埠战役干净漂亮地胜利结束,除了消灭国民党军三万多人外,红军机要人员兴奋地发现,这仗还至少缴获了三部电台。这对红四方面军作战的上传下达,以及情报的获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红四方面军电台台长宋侃夫回忆,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延安对他讲,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特别是长征在贵州期间,是你们提供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

对情报的重要作用,长征中掌管红军情报工作的总参谋长刘伯承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玻璃杯里押宝,看得一清二楚。

红军第一支“听风者”无线电队,队长竟是国民党第18师电台台长-LMLPHP

来源:本文摘自《胜利密码-解放军战力之谜》,刘波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10-19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