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党百年,上海打磨重点舞台艺术创作,专家异口同声“都是本土题材,令人眼前一亮!”-LMLPHP

“都是上海的故事,本土的题材,令人眼前一亮!”今天,全国范围内的38位专家相聚上海,对“2020上海重点舞台艺术创作”进行剧本研讨,众多与会人士对“上海选题”予以高度肯定。这些作品在经过精益求精的修改、研讨后,将以更高的艺术追求和艺术眼光,为当代舞台树立“上海风格”。

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在上海发布的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中,舞台艺术项目占据了15项,涵盖“京昆沪越”以及话剧、歌剧、民乐和芭蕾舞剧多种艺术门类。这些作品随着上海舞台工作者日复一日地打磨而日臻完善,在明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力争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精品,于创作中再攀高峰。

迎建党百年,上海打磨重点舞台艺术创作,专家异口同声“都是本土题材,令人眼前一亮!”-LMLPHP

不难发现,在这批上海重点舞台艺术创作中,对红色题材的挖掘更加深入。上海京剧院京剧《换人间》、上海昆剧团昆剧《红色娘子军》、上海沪剧院沪剧《一号机密》《陈毅在上海》、文慧沪剧团沪剧《早春》、上海戏剧学院话剧《前哨》、上海歌剧院歌剧《晨钟》、上海音乐学院歌剧《康定“情”歌》、上海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宝塔山下的秧歌》,生动展现革命者风采。

多部“龙华题材”作品,掀开上海重大红色题材创作新的视角。其中,话剧《前哨》由上海戏剧学院、龙华烈士陵园共同出品,由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担任编剧,主创班底雄厚,汇聚了电影导演郑大圣、指挥家许忠以及舞台剧《繁花》青年导演马俊丰,这是上海话剧舞台第一部左联五烈士群像作品,以龙华五烈士信仰华章对话当代青年。除此之外,由文慧沪剧团创作的《早春》则以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为主要人物创作,展现其追求真理的一生。

上海越剧院越剧《山海情深》、上海音乐学院歌剧《康定“情”歌》、上海民族乐团民乐现场《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则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讲述全面建成小康之路上的动人故事。这些剧目和选题,有些已进入舞台演出阶段,有些正在进行进一步修改打磨,还有部分剧目尚处于创意构思阶段。针对每部作品的特色,研讨会专家“量体裁衣”,分别给出了可供操作的建设性意见。

迎建党百年,上海打磨重点舞台艺术创作,专家异口同声“都是本土题材,令人眼前一亮!”-LMLPHP

聚焦重点题材之外,上海舞台文艺创作全面开花。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还将有11个选题进行专题研讨,选题涉及的题材则更为广泛,展现了上海文艺工作者坚定的文化自信。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来三部新创剧目——话剧《浪潮》《美好的事情》《新上海人》参与研讨,三部作品分别从革命史和城市发展的记忆中寻找动人的闪光点,呈现上海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风貌。

上海木偶剧团则从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寻找灵感,新创了皮影剧《九色鹿》,这是继“高、精、奇”为目标的海派皮影之后的又一次大胆创新尝试。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以话剧《师者之路》和儿童剧《宋妈妈》两部原创作品,歌颂师者与长者风范。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院团已经成长为上海文艺创作和演出市场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不仅在首批15项重点舞台艺术创作中出现了民营院团的身影,勤苑沪剧团沪剧《银杏树下》、上海徐俊戏剧艺术中心话剧《漫长的告白》、上海现代人剧社的音乐剧《寒色曙光》等体现了上海民营院团的整体实力,体现了上海舞台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的态势。

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作协主办,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承办。

摄影:祖忠人

11-27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