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019-04-24信息快讯网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信息快讯网

吴良镛近照。

他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从1945年起,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立志投身建筑事业,经历城市规划变迁,矢志“匠人营国”,致力“谋万家居”,思考从未停歇。

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投身科研,风雨70余载。

他是代表改革开放杰出成就的人居环境科学的开创者,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建筑学家、理论家,被誉为“新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先行者和杰出的建筑教育家”。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

但是,与所有这些赞誉相比,吴先生更看重的,是自己对人居理想始终如一的坚守:“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何为明日之人居?吴良镛先生以数十年的思考与实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就是‘人居之道’。”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2011年,在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成立10周年时,大病初愈后重拾书法的吴良镛先生挥毫写下了这几个大字。

这“真”、这“善”、这“美”,是吴良镛先生毕生所求,也正是他一生致力于探索人居科学、求解当代中国人居问题的写照。

【人物档案】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荣誉称号。2012年,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吴良镛“改革先锋”称号。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信息快讯网

1950年,吴良镛在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布置毕业展览。

抗战废墟中立志从事建筑业修整城乡

两弯白眉,一头银发,温润慈祥的脸庞上看不到一丝的褶皱,已近期颐之年的吴良镛先生真正诠释了什么是鹤发童颜。

在3月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人居环境科学学科卷”2019年学科编委会上,作为主编的吴良镛先生,精神矍铄地参加了一个半小时的会议。

“美好生活离不开美好的人居,人居环境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在简短有力的发言中,吴先生对从全国各地前来参会的编委说,人居科学是应对国家战略,支撑“人民美好生活”目标实现的重要科学,新时代迫切需要发展人居科学。

如今,编纂已进入第4年,吴良镛先生希望这项工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再出发”,“每一个条目都是精辟的、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能反映《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学术价值。”

发言后,吴先生戴上眼镜,一边聆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人居总论四个分支的编委进行汇报,一边仔细阅览大屏幕上的工作汇总,全程专注,甚至没顾上喝一口水。

看着这位神色清朗、仍在执着不懈工作的老人,恐怕很少有人会知道,他曾在86岁那年突发脑梗病倒在工地。医生判断他难以再行走,但吴先生以远超常人的毅力,经过两年康复重新可以走路,重新握笔写字,更加紧迫地投入工作。

广厦万间,只为人居谋。是怎样的契机让吴良镛先生将建筑事业与人居梦想作为一生的追求?在吴先生94岁时出版的《良镛求索》一书中,他讲述了自己在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中所萌生的人生志向。

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见证了上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坎坷历程。1937年,南京失守,吴良镛随家人一路西迁:南京、镇江、武汉、宜昌、重庆……亲眼目睹战争造成的破坏,感受到了战区老百姓的流离失所。

他无法忘记1940年参加高中毕业升学考试后两小时,他的学校所在地合川就遭到了日军的轰炸。全城大火,顿成瓦砾,居民在废墟中啼哭,吴良镛感到“天下之大,却无安乐之土”,痛苦的经历,使他内心燃起了战后重建家园的热火。怀着“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抱负,他走进了(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4年初,吴良镛在建筑系毕业前写了一篇论文《释阙》,刊登在班办的刊物上,得到梁思成的欣赏,希望能将他招至门下。1945年初夏,吴良镛在重庆见到了梁思成,“先生原望我充当其古建筑研究之助手,当我陈述自己对城市研究的志向后,不期深得先生赞赏,从此更坚定我终生致力的目标。”吴良镛在自述集中忆道。

1946年,吴良镛受梁思成之邀来到清华,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每当回想起与清华的缘分,他的语气中都充满无尽的怀念和感激:“跟随梁思成先生筹办清华建筑系,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学莫便乎近其人。”于他而言,梁思成是中国建筑事业的一代大师,是清华建筑系的创业者,更是影响他一生的导师。梁先生曾勉励他“君子爱人以德”,吴良镛始终以此自勉,也用这个准绳来要求自己的后辈。

1948年,他在梁思成推荐下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学家沙里宁。求学期间,沙里宁不止一次对他说:“中国有博大的东方文化,可惜我知之甚少,希望你能够在中与西、古与今方面走出自己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不久,他收到了由林徽因口授、后又加写的“百废待兴”的亲笔信,召唤他回国,吴良镛迅速作出抉择。1950年底,他乘坐“克利夫兰号”邮轮回到祖国,同船的还有数学家华罗庚。

回国后,吴良镛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他于1951年开始主持清华建筑系市镇组工作,并与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一道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从1952年起,吴良镛历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全面推动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等学科的发展。

1959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图书馆等著名建筑都曾凝聚他的心血;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余震未消,他就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

“文革”结束后,1980年,吴良镛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参加1981年的中科院学部大会后,他深深感受到当代建筑学家对建筑学科发展所应肩负起来的重任。“这次大会使我认识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与‘文革’后的经验与教训,建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走向科学,向建筑学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强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让年逾花甲的吴良镛抖擞精神,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同时进发。

1984年,62岁的吴良镛正式卸去行政职务,初创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开始“进军科学”的探索。半个房间,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仅2万元研究经费,吴良镛与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和几个硕士生全力展开了科研。他常常凌晨3时起床工作,“鏖战”两三个小时之后,稍事休息便准时上班。每天清晨和傍晚,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推着一辆盛满图书和资料的小推车在上下班路上走过校园,成为清华大学一景。

此后的30年,被先生称为自己一生中的“黄金时代”。提出“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的落成并获得世界人居奖,以及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的推进,都在这段时期结出硕果。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信息快讯网

1993年,获“世界人居奖”的吴良镛在联合国总部受奖。

对吾土吾民的热爱,民居始终是他的关切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浓郁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生活,无数次地被人向往。但是当胡同残破、四合院变为大杂院时,生活远没有这般诗意。

在北京的老城区,有一条名叫“菊儿”的胡同,胡同里的41号院就曾面临如此困境。上世纪80年代,41号院曾是胡同里“最破的地方”,院子里住了44户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平方米,私建的杂乱小屋挤挤挨挨,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和街道公厕,雨天家家漏水,整条胡同一片汪洋。

1987年,北京市房改办找到吴良镛,请他“改造”这片破败院落,吴良镛欣然“领命”。

从1978年起,吴良镛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因此,对这个只有2760平方米的改造工程,他和团队是怀着为旧城更新和危旧房改造探索新路径的志向进行设计的,倾注了大量心血。经过深入研究,他没有对菊儿胡同实施狂风暴雨式大拆大建,而是将“环境”和“人”的需要协调起来,以“有机更新”的理念,打造出一个优美宜居的人居环境。

改造后,院子里保存了几株百年大树,一进套一进的小院子,既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又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特点。低矮的平房改造为二层或三层的小楼,白墙黛瓦,错落有致,室内现代化的卫生间、灶间一应俱全,增高后的建筑又与周围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充满了古都神韵。

对吴良镛先生而言,相比公共建筑,民居始终是他的关切所在,他曾说:“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1993年,菊儿胡同项目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这是近代中国建筑作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取的最高荣誉。“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进行城市更新的新途径”,评语这样评价吴良镛在保留传统四合院与创造宜居环境中的创举。

回顾这次改造,吴良镛先生在《良镛求索》一书中写道:“菊儿胡同项目强调的是保护城市肌理,保护好古树、传统建筑等环境特色,而且要满足今日生活之需要。一处两千多平方米的住宅区能得到许多奖项,在于它创造性地综合地克服许多关键的技术原则。不能误认为这是一种建筑形式,形式的发展是要根据所在环境情况来创造的。”

正是在对人居环境的不断探索中,吴良镛意识到“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科学是普通人的科学。”就此理念不断进化诞生的构筑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科学,成为吴良镛工作的核心。

学术研究的同时,他不遗余力实践,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解决中国城乡建设的实际问题。他在自述集中写道:“在我实践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问题所决定的。社会存在哪些无法回答的问题,就需要研究、需要创造。”

参与北京、北海、三亚、张家港、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的规划设计,主持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筑环境研究……在这些至关重要的实践课题中,吴良镛倾注了自己对吾土吾民的热爱,奉献了自己的才学与思想。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信息快讯网

2007年,吴良镛(右一)在南京红楼梦博物院工地。

创建人居环境科学,探索明日之人居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海德格尔的理想,亦是吴良镛对人居理想的愿景。

在苏州,吴良镛构建了古城居中、一体两翼、十字结构、四角山水的“山—水—城格局”,既保护苏州的古城和山水格局,又重塑城市区域空间,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矛盾。

从1999年到2006年,他历时7年完成的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构建了“一轴三带”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格局,解决区域分割、城乡分立问题,指导京、津、冀三地统筹发展,使得三地功能相辅相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这些规划设计都得益于吴良镛先生创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但理论的得来并非易事,吴良镛常常用“得道恨晚,生逢其时”来形容这个理论体系建立。

20世纪80年代初,吴良镛就开始了广义建筑学的思考,并于1989年出版专著《广义建筑学》,着眼点从单纯的“建筑”概念转向“聚居”,“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拓展到社会构成”,大大拓展了建筑学的视野。

但是,他的学术探索并未停止在“广义建筑学”,而是跳出学科范围的局限,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1993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  “人居环境科学”(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人居环境科学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并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风景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发展模式。

人居环境科学也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1999年6月23日,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一致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宪章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一个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就是‘人居之道’。”这是吴良镛先生对明日之人居的思考。他在自述集中认为,人居科学要走向“大科学”,更多地与能源学、环境学、生态学、信息学等相关科学技术相联系;人居科学要走向“大人文”,要将“便民生”作为基本准则,住房与社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生态修复、人文复兴等,都与此息息相关;人居科学要走向“大艺术”,要把美学上抽象的美化为无所不在的空间的美、生活的美、融汇的美。

2012年,90岁的吴良镛先生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意见写道:“他建立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为实现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的目标提供理论框架。他组织科学共同体,发挥各学科优势;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此后,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吴良镛星”。

吴先生对学科的发展还有着更深远的思考:“面对新的科学发展形势,我建议在我国现有13个学科门类基础上,增设‘人居科学’为第14个学科门类,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为核心一级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形成动态、开放的学科体系。”

吴先生寄希望于学界的共同努力,他提倡在科研、实践的发展道路上,走一条融合之路,将科学、人文、艺术结合起来,追求合乎本时、本土之“范式”,探索规划改革创新之道。

韩愈《复志赋》云:“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吴先生以此来比喻求索生涯。“回顾几十年来我所进行的学术探索,都不能摆脱时代的深刻影响,是一个不断回应时代落在我们建筑学人身上的任务的过程,要不断‘探索新路’。”

吴先生期许着,能让自己以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向未来,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断探索广阔的新天地,不断探索明日之人居。“我现在已经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十里路可能会更加艰难,但是我不希望轻易失去这最后的‘人生单元’,我要积极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信息快讯网

吴良镛寄语:“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居环境贵在融汇。”(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供图)

记者手记永不停息的探索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编委会的间歇时间,记者走进吴良镛先生的办公室看望先生,本以为刚刚一个多小时端坐在会场的吴先生会稍事休息,没想到,他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阅读一份泛黄的老报纸的剪报,细细读完一页,再翻一页,似若有所思。

见记者来访,吴先生放下剪报,笑容温蔼地说,现在自己的许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口述历史的整理上,这项工作庞大艰巨,预计持续到今年年底才初步完成。

为此,他的助手经常一周要到他家中两三次甚至更多,每次都要工作好几个小时,令人愈发感佩于他旺盛的学术精力和执着不懈。

与吴良镛先生共事过的人,无不钦佩于他远超常人的勤奋与刻苦。他的学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唯佳回忆,在滇西北规划研究的过程中,吴先生白天布置任务、讨论,团队抓紧工作,晚上形成草稿后塞到他的门缝里,然后吴先生清晨4点多起床,在草稿上加工,当天再布置新任务,工作团队可以说是“连轴转”,很快就形成了研究成果。

如今已近期颐之年,依然前行不止。近年来,吴良镛先生呼吁,在城市和建筑中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他关心首都,关心京津冀的发展,关心国家的未来。2017年,95岁的吴良镛前往雄安新区,就新区规划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他一直坚持建筑师要紧紧跟上社会的发展,要有坚强的毅力和爱国的精神。

探访吴先生之后,记者脑海中,时常闪现着两个画面:一个是在洒满春日阳光的书桌旁,望百之年的老人孜孜不倦工作的身影;一个是谈及城市、人居,谈及热爱的工作时,吴先生满含笑意的眼睛中,闪烁的如青年人一般的明与光。


作者:报驻京记者  李扬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