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垒的处女作《写作趣味》

2019-07-01信息快讯网

徐开垒的处女作《写作趣味》-信息快讯网

▲《写作趣味》  徐开垒编著  中央书店1947年8月再版


近日整理书橱,一本熟悉的书籍忽然跳入了我的眼帘,那就是徐翊所著的《写作趣味》。翻开扉页,矜着我的名章,下书“1956年5月16日购得”。可见这本书已经有些年头了。

徐翊就是徐开垒先生。《写作趣味》1943年由上海中央书店出版,当时徐开垒才21岁。他是浙江宁波人,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15岁的他随家人流落到上海,先在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后来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这时他开始写作,在《鲁迅风》《宇宙风》《报》《译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和散文,用的笔名有徐翊、余羽、立羽等,并担任《万象》杂志的助理编辑。他在《写作趣味》后记里说,写作此书时他正好因暨南大学停办而辍学。“以旧历计算,我到现在,也还不过是一个21岁的人,我需要学习,要跟许多其他的年轻人一样。所以本书的编纂,因是出于襟亚先生的主动,而另一方面,我之所以高兴每天在大通社访译新闻及为宁波公报编辑新闻版等工作之外,努力写作以成本书的原因,乃是想借此多读一些名家的著作。”这里提到的“襟亚先生”即著名小说家、出版人平襟亚,他1926年就以《人海潮》而闻名海上文坛,后来先后创办中央书店与《万象》月刊。徐开垒在《万象》做助理编辑,得到他的赏识,他约请并鼓励徐开垒撰写这本书,他定了书名和字数,甚至还提供了资料。这是徐开垒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写作趣味》是一本初学写作者的辅导读物,在封面上注有“中学生自修读物”的字样。全书共分四章,每个章节都选录名家的作品片段,以作示范。所选的面比较广泛,主要是中国作家,有曹雪芹、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茅盾、巴金、老舍、郑振铎、叶圣陶、朱自清、冰心、沈从文、徐志摩、田汉、何其芳、瞿秋白、王统照、许杰、叶灵凤、张天翼、张资平、汪静之等;外国的少许,如歌德等,大约从60多位作家的作品里摘出300多条精彩片段或警句。这些经典的描写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无疑是前进路上的明灯,可以从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触发灵感。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作者不是简单地引用名家的作品片段,而是在每一章都写有导语,透露出编写者的真知灼见。比如在第一章序言中,谈到写作与生活时,作者说:“认识文艺的人,常常有一种尝受人生世象各种滋味的敏感,真正伟大的作家,在常人所认为不过尔尔的普通事物中,可以辨认出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在“个性与表现”一章中,他写道:“一个写作者应该与生活多多接触……我们要使我们的作品生动,就必须要在作品里面竭力发展及表现你的个性。”在第三章“写情”中,他说:“文艺原要能驱使想象,由他人心境中摘取他人的感觉而加以体味,然后付诸于自己的笔端,轻轻地假托于其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而传出,使之深深打动读者的衷心。这就是写情。”这些观点都是独出机杼的。

我在60多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确实被它吸引过,它让我懂得了写作的ABC,在如何处理生活与艺术、题材与表现,以及写景和写情等方面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迪,对当时的我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我与徐开垒先生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63年,我从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分配至上海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工作。因为我经常为报纸写稿,所以结识了不少编辑和记者朋友,再加上我所在的上海市文化局是掌管全市艺术创作演出的机构,自然也是文艺界信息比较集中的地方,因此,《报》《解放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和记者会时常来我们办公室聊聊信息,商量选题。慢慢的,我和一些编辑、记者成了朋友,其中就有徐开垒先生。记得那时,《报》陈虞孙总编辑曾找我们一些青年作者开会,讨论戏曲的推陈出新问题,徐开垒先生和唐振常先生也在场。我还为《报》写了《新的代表作》《给小观众以大戏剧》等文章。

此后,我与徐开垒先生一直保持交往。有一次我对他说:“我年轻时曾买了您的《写作趣味》学习。”他谦虚地说:“那是我青年时写的东西,只是做了些编集资料的工作。”我说:“但是有一个比您更年轻的人却受益匪浅。”引得他莞尔一笑。

斯人已逝。如今当我抚摸着这本《写作趣味》,不禁感慨系之,故而写下这些文字。


作者:沈鸿鑫
编辑制作:薛伟平
责任编辑:周怡倩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