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文坛“年龄焦虑”,被“催熟”的青年写作怎么破?

2019-07-08信息快讯网

面对文坛“年龄焦虑”,被“催熟”的青年写作怎么破?-信息快讯网

“这些年,我们对青年作家的刻意推举太多了,容易造成写作没有障碍、进步缓慢、思考不深入的弊端,不少发表作品形成‘杂志路数’或某种套路,最后变成我们自己都非常讨厌的同质化产品。从这个意义上,青年写作是不是可以换成‘成熟写作’的提法?”上周末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现场,《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评论家黄德海的犀利发问,抛出他对文坛普遍存在的“年龄焦虑”的反思。

话题在发酵,并激荡起涟漪。工作坊云集的近30名“学员”,几乎都有着时髦的“斜杠”身份——在创作、翻译、编辑、研究、出版等多个领域“跨界”辗转,这使得第三届所聚焦的主题“世界文学和青年写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意味和探讨空间。双城工作坊缘起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金理共同发起,邀请青年作家、出版人、译者、青年批评家交流前沿性文学艺术问题,上海、南京两地轮流“主场”。

全世界都在寻找年轻的声音,是刚需还是“媚少”?

“我们一直鼓励青年的姿态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带来矫揉造作的作风;而相对成熟的写作会有意地收敛节制。人们说要反对同质化,但似乎又在用鼓励求新求变的方式加重了同质化。”黄德海认为,眼下文学新秀发表作品太容易了,但有些年轻人写得根本不成熟,甚至只是习作,对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到位的认识,“青年写作”的倡导不应刻意区分年龄,而是按照作品的成熟度进行评价。“一个好的作品,作为精神产品,应该对人认识这个世界有安慰、有帮助。这几年把年轻人鼓励得都快疯了——出来一个人,刚露面,就给他出书,虽然只能卖两三千本,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那么起劲。每一代都是应该在竞争里出来,你被退稿,有瓶颈,这是必经之路。现在倒好,一味鼓励年轻人,不然他写不下去。其实他本来就写不下去,所谓的年轻写作者看着有点样子的,很快就会消失。因此不要给他们不应该得到的虚荣,这样会把人带入火坑。”

评论家何平用“媚少”形容这一心理,认为对青年的过度讨好是需要警惕的。如今,出版界对文学新人的渴求有多迫切?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谈到,之前他在上海作协工作时,也会和团队积极挖掘有潜力的苗子,不少年轻写作者刚写了一些作品,就迫不及待和出版社合作推上市场,“当然要承认的是,反响比较惨淡,出了几十种书,到现在能被提及的也就三四个人。”他总结道,本来文学创作的生长是有自然秩序的,但因种种期待和整体氛围,这种自然秩序一旦被干预后,它可能会让优胜劣汰产生某种不平衡。

不过,也有期刊编辑和评论家认为,寻找新鲜血液和年轻声音,是文坛的一种刚需。《钟山》副主编何同彬谈到,从职业角度考量的话,等青年作家都写成熟了再发表就晚了——“很多国内刊物在推广青年人方面不遗余力,像动力十足的收割机一样,一茬一茬地割,生怕漏掉谁。这让我们这些不太注重群体性、事件性地推青年作家的刊物很焦虑。”他半开玩笑道:要是作家成名后都说,我们是从某某刊物走出来的,却很少提及《钟山》,那我们就尴尬了。

不光是国内文坛,外国有不少文学奖项也会倾向于颁给年轻人或刚投身文学创作的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黄荭介绍,比如著名的法国龚古尔奖,一般都颁给50岁以下作家,近些年甚至直接颁给处女作,如2011年法国里昂圣马可中学48岁生物教师阿历克斯·热尼以处女作《法国兵法》拿下龚古尔奖。“刚起步的作品也可以是成熟作品,甚至是传世之作,像兰波,加缪。归根到底,文学奖应该颁给好作家和好作品,而不应过多权衡作家多年积累的名声和影响。”

粗粝的、新鲜的、异质性的写作在哪里?

在评论家方岩看来,一定程度上的“青年崇拜”是需要的,毕竟要改变现有处境、往前挺进、扩大文学队伍;但他也注意到,一旦青年写作和丰厚的欲望诉求掺和在一起,就很可能走下坡路。“真正的青年写作,应该提供一些粗粝的、新鲜的、异质性的东西,比如作家默音《甲马》、周恺《苔》都在题材、叙事、技巧上作出了新锐探索。”

“最新鲜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腐坏的,需要警醒到底何谓真正的新鲜。”评论家张定浩谈到:青年写作中的一些“失控”,反而是动人的,能避免很多油滑的东西。而要让写作心态真正年轻,需要主动跟流行性华语疏离开,才能一直保持青春的气息,这种疏离感是青春质地很关键的东西。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建议:写作本身,十分复杂,和天分、运气,一个人的知识积累,甚至是某一特定时刻息息相关。“我们总说成名要趁早,这当然很重要,但成名早往往也意味着容易走向昙花一现,造成更深的失败。因此,优秀的作家,尤其是优秀的青年写作者,更应耐得住寂寞,不被鲜花和掌声迷惑,不被各种奖项和荣誉征服,要静静地感受和观察巨变中的复杂时代。”他谈到,文学是创造、是发现,但所有的创造和发现,除了来自灵感,更多的是来自对于时代、社会、人心的自我倾听和召唤。因此,要把写作投入到世界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在这个舞台上该写什么、表达什么,决定了青年写作者的创作未来。

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作家黄昱宁看来,国外作家的成熟周期“不像国内那么着急”,但一旦青年作家展示了出色的异质性,很快就脱颖而出。以目前在欧美文坛崭露头角的爱尔兰90后作家萨莉·鲁尼为例,鲁尼第二部作品《普通人》获科斯塔年度最佳小说奖,成为这一奖项史上最年轻得主,而鲁尼的小说《聊天记录》也即将引进国内出版。她如是评价:“鲁尼的语言看上去非常时髦,以聊天记录串联起的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天然恰当的‘网感’;除了语言本身,鲁尼的批判力度也不弱,总是在戳穿消费社会的真相,文本中对于阶层之间冲突的敏感令人惊讶,这种敏感甚至是相当老派的。”

面对文坛“年龄焦虑”,被“催熟”的青年写作怎么破?-信息快讯网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葡语系副教授范晔也关注到年轻拉美作家的变化——长期以来,特别是马尔克斯等一代作家在写作中有非常明显的身份焦虑,“我们的美洲”“我是拉美人”不断在他们的作品中沉浮闪现;但现在的年轻拉美作家没有那么强的身份焦虑,也不太纠结自己到底是什么人的后代,在写作中呈现了更辽阔的世界性。

跳出“舒适区”,如何松绑已有的写作惯性?

不少学者都关注到,如今青年作家的文化视野越来越广,对一门或多个语言门类的“世界文学”的理解越来越透彻,甚至能直接看懂外文著作,无须借助中译本,这种理解和视野也一定程度上反哺于其自身的写作。但另一方面,这种看似放眼全球的视野,能否真正为创作加分,使得他们更好、更快地进入相对成熟的写作状态,也取决于不同个体。

何同彬发现,一些年轻人的主要才华都体现在给作品起篇名和写创作谈上了,张口闭口都是“世界文学”的各种“高级”经验,但写出来的作品却经常乏善可陈,跟他们所娴熟讨论的“世界文学”并没有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家要走得长远,需勇于跳出自己的创作“舒适区”,松绑已有的写作惯性。翻译家黄荭举例谈到:继“蚂蚁系列”后,法国作家贝尔纳·韦尔贝尔又写了“天使系列”“诸神系列”“科学探险系列”“第三人类系列”,语言风格和故事架构都与“蚂蚁系列”一脉相承。但在写系列长篇的间隙,他也写了像《大树》这样充满奇思怪想和预言意味的短篇故事集。

为了保持快速虚构故事的能力,他从白天大部头小说的写作中解脱出来,不时放飞下自我,探索存在和写作的可能性。“这给年轻作家一个启示——当你埋首长篇时,其实不妨在间隙写一些能解放自我的实验性作品,给想象力松绑。”她谈到,中国年轻作家应从自身和现实出发,深入挖掘,然后找到一个超越日常和现实的“跳板”,可能会发掘某一类新型写作的可能性。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智力轻情感的中国家庭教育令人叹息,刘庆邦新长篇《家长》描摹“中国式家长”种种焦虑
“下调法定结婚年龄到18岁”?!网友:先高考,还是先结婚?
“下调法定结婚年龄到18岁”?!网友:先高考,还是先结婚?
专访: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激励我为日中友好多作贡献——访“熊猫杯”征文比赛获奖日本青年中岛大地
芳华无悔——追记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
中国小伙拒哈佛、辞清华,被公认为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却没上过任何辅导班!
“魔都”一词发明人见田汉:浅绿衣裤的七喜青年
1926与1956 谷崎润一郎与中国文坛的交往
徐开垒的处女作《写作趣味》
一批青年人即将启程赴山区支教,他们将给留守儿童带来怎样的惊喜
【提示】巨型“莲花”绽放大莲湖!“梦之莲”今天亮相
希腊大选“变天”,中右翼重掌政权,“激进变革者”齐普拉斯为何败了
26名台生“入驻”第四届“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
既非“盲肠”,也非鸡肋,海外写作如何丰富当代华语文学?
面对文坛“年龄焦虑”,被“催熟”的青年写作怎么破
“我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里的孩子!”中国父母重重焦虑怎么解:接受孩子成为普通人
心中有爱,传递大爱!50多位上海三甲医院青年医生街头义诊,健康久久白领母婴计划启动
填个志愿也要花十几万元?!高考志愿填报的迷茫和焦虑,早已化作庞大的生意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