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让历史照亮前行的路

2019-07-07信息快讯网

新华网评:让历史照亮前行的路-信息快讯网

7月7日,抗战老战士代表、小学生们等参加活动。当日,位于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活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2周年。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李东标

7月7日是“七七事变”82周年纪念日。82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迎来命运的历史转折。光阴荏苒,82年弹指一挥,无数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已经汇入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我们不会忘记,在太行山上,有一种爱是“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在沂蒙老区,有一种生死与共是“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无数中华儿女以爱国救亡为己任,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同仇敌忾、和衷共济,凝聚起不屈的力量,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一寸山河一寸血,正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生命,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

铭记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是一项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面对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和嚣张气焰,中国人民以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战斗凯歌,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争先恐后奔赴战场、投入到抗日战争最前线。我们不会忘记,“七七事变”爆发不久,赵登禹带领132师将士在北平城外誓死守卫,奋勇抵抗,直至中弹牺牲;我们不会忘记,在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钢铁战士杨靖宇;我们不会忘记,一代名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身中数枪,仍卧地浴血督战……“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正是四万万中华儿女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坚定信念,不但挽救民族于危亡,也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

铭记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回首“七七”事变82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在抗日战争中克服千难万险并坚持到底,没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是做不到的,正如抗日女英雄李林曾经对身边同志的嘱托“如果我倒下了,你们要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如今,战声远去、硝烟散尽、英雄长眠,但精神永存,信念不朽。当前,我们正行进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中国力量,前进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历史,是人类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与今天,定义着过去和现在。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时代变迁令人感慨,历史启迪发人深省。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征程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伤痛,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牢记抗战历史,从中汲取不朽的精神力量;重新整装出发,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正能量,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编辑:孔韬

来源:新华网

美媒评G20特朗普和普京会面:“我们从没在历史上见过这样的事”
新华社评论员: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论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重要讲话
新华国际时评:重启中美经贸磋商尤需诚意和行动
“这些转向背后都有一个逻辑,即把中国史作为一个整体” 李伯重谈何炳棣之“大历史”史观
李伯重谈全球史研究:不断改进对历史的认识,是历史学家的责任
李伯重谈全球史研究:历史研究在方法上的趋同未必是坏事
“当日转诊、当日就诊、当日回家”,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加速度:上海新华医院与浙江嘉兴市合作共建儿科
这个6月不寻常!习近平四赴海外,写就中国外交新华章
重返历史现场需要真实细节 ——读《上海1931》
新华网评: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2019中国财富论坛:中国金融市场体量大 为资管市场发展提供机遇
铭记历史,汲取抗战精神中的磅礴力量
“谁也不愿放弃中国大市场”——新华社记者年中经济调研采访札记之三
他是历史上唯一与中共最高领导人单线联系的超级特工,被称为中国的007,享年96岁
今天,如何重新审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新华网评:抓落实 以行动见成效
历史的褶皱中是人:为何北宋从盛世到灭国只用了三年
新华社评论员:领导干部既要干净又要担当
新华网评:在精神洗礼中牢记初心使命
37年前的历史重演?英国一男子在女王熟睡时擅闯白金汉宫……
新华网评:在自我革命中坚守初心使命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