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自然科学牡丹奖,六位青年科学家心里想什么?

2018-01-29信息快讯网

拿了自然科学牡丹奖,六位青年科学家心里想什么?-信息快讯网

今天下午,6位中青年科学家在中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接过了第十二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的证书,他们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段纯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游书力、复旦大学教授徐彦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赵维莅和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杨化桂。

牡丹奖每两年评一次,设有数理、化学、信息、生物与农药、医学与药学、材料与工程6个学科组,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6人。拿奖“难度系数”超高。马纯刚说:“相当于每年这个学科方向上只有0.5个人能拿奖,比拿‘杰青’还难。”

超高难度也意味着含金量十足。2017年上海地区新增的13位两院院士中,有4位也是牡丹奖得主,这使牡丹奖获奖者中两院院士的数量达到了15人,接近全部65位获奖人的四分之一。

个人发展搭上了祖国的“快车”

细看6位获奖人的履历,有一个时间点颇为“巧合”,他们差不多都在十年前回国,如今40岁出头。

近十年来,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算去年超过了260亿元,2016-2017年国家研发计划支持的项目中,基础研究类占比超过了34%。

拿了自然科学牡丹奖,六位青年科学家心里想什么?-信息快讯网

2007年回国的段纯刚,如今已经成了一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拥有一支30多人的团队,这让许多他在美国时就有的想法得以施展,他说:“回国十年,我正是搭上了祖国发展的快车道才有今天的成绩,这些都是留在美国发展不可想象的。”

段纯刚从事的是固体材料结构和物性的理论研究和计算模拟,这是一项从材料上改变计算能力的研究,和当前最热的量子计算在加快计算性能上殊途同归。他说,在美国他的项目很可能由于量子计算的“热度”更高而拿不到研究经费,回国后,他感受到了上海对于不同学科方向的重视与宽容。他先后得到了我的成长得到了上海市各种人才计划的支持:浦江、曙光、优秀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这让他和他的团队能够体面而安心地认准一个方向研究。而如今,这个原本略有些“冷板凳”的领域,也正在逐渐升温。

游书力的回国感受与马纯刚相似。2006年他准备回国时,美国的实验室条件、工资待遇都比国内好,很多美国同事都觉得他回国的决定“很傻”,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了。他幸运地赶上了中国科研和上海创新的“黄金机遇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一流的人才团队,创新想法能得以迅速推进。

拿了自然科学牡丹奖,六位青年科学家心里想什么?-信息快讯网

去年年初,他成为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实验室主任,这是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成立起,每次的实验室评估等级都是A。“现在轮到我曾经的美国同行羡慕我了。”游书力说。

为“寂寞长跑”者提供更多获得感

早上六点,周斌就会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他以这种方式给自己的十几位学生做表率,也因为他真心喜欢这份研究工作。

基础研究被誉为“寂寞长跑”,因为要出成果往往要几代人多年的不懈积累,而基础研究又关系着创新的“后劲”,只有重视基础研究,量子科学、宇宙演化、脑科学、生命起源等领域才能找到新的突破机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

拿了自然科学牡丹奖,六位青年科学家心里想什么?-信息快讯网

回国7年,周斌也从学生,变成了带着十几位学生的老师。他发现一想到枯燥的实验、早起晚归的生活,许多学生对于留下来继续搞科研这件事打起了“退堂鼓”。

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愿意留在跑道上,周斌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兴奋,周斌意识尽管人们意识中的科研人员一直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形象,但他们需要关注、需要掌声,特别是青年一代科研工作者对获得感尤为重视。他开始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论文发表情况,鼓励学生去动手实践、去投稿,当他看到一位位学生为发表了文章而兴奋时,那种获得感就如同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现象一般。

周斌说,尽管他的工作并不奔着拿奖而去,但获得牡丹奖也是他长跑旅途中的一声“加油”,他将记得这个声音,更加勤奋地一路向前。

编辑:郝梦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