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

2018-08-31信息快讯网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信息快讯网

从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到诸如“塞外(上、北)江南”“小江南”“高原江南”……江南一带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等诸多美誉。岁月长河中的这片神奇土地,演化成丰饶的地理概念,也是极富讨论空间的文化概念。日前,“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举行,众多国内学者从经济史、书画戏曲创作、地理空间等多重角度围谈江南的物质文化与历史流变。

1960年代以来,江南区域史的研究在海内外逐步展开,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成为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出现了一大批学者著作文章,有“显学”之称,几达“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江南”之程度。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信息快讯网

将江南经济史研究放到国际比较的框架下

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江南一直是海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点。明清江南究竟是“富甲天下”还是“极度贫困”?研讨会现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伯重强调,史学研究中,比较方法尤其重要。“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的经济究竟达到何种水平,只能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比较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是将此地区经济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经济进行比较,而纵向则是将一个经济在此时此期的表现与在其他时期的表现进行比较。

李伯重围绕明清江南经济史进行了30年不间断研究,他选择的横向比较对象,是19世纪初的荷兰和中国江南,一来在空间范围,荷兰与江南大体相当;在地理位置方面,两地都处于两个大陆的中部沿海地区,位于主要河流(长江和莱茵河)出海口,拥有近代早期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上海),成为西欧与东亚海运的中心。而且,无论对于荷兰还是江南来说,19世纪初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化转折时期。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信息快讯网

“19世纪初江南拥有3600万人,经济达到很高的发展水平,相对于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李伯重分析说,通过横向比较,江南尤其是华娄所在的松江府地区,国民财富分配比荷兰更公平,发展模式也比严重依赖投机性海外投资和海外掠夺的荷兰经济更为健康,“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西欧差不多而落后于西欧最发达的地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因此,只有把江南经济史研究放到国际比较的框架之内,才能在江南经济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以及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历史遗产问题上,获得更为可靠的结论。”

明代知名画家中,约三分之二出生或活动于江南一带

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陈江教授从明清江南文人画家的维度探讨,南宋以来江南地区随着经济高度发展,已成为文人学士聚居的人文荟萃之地。比如,明代佚名画家《南都繁会图》、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等城市生活百科全书式的写实长卷,都受到高度重视。

“据画史统计,明代知名画家中,约2/3出生或活动于江南一带。文人画家及其作品的数量,在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急速增长,有两个重要原因。”陈江分析说,一是经济社会的多重变化,江南文人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趋复杂化,志趣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也变得更为强烈迫切,因此苏轼等人寄情丹青,作为情感抒发的一种方式;二是文人画中诗、书、画、印的综合展现,几乎是为文人量身定制的一种特殊艺术样式,对文人画的趋之若鹜也就不难理解。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信息快讯网

梳理不少明代江南文人画家作品后,学界发现,最常见的主题有居所、雅集、宴饮、清赏等。许多文人士大夫,为追求内心平静而向往清幽隐逸居所,不少人在郊外依山傍水的风景名胜购置别墅,或修建草堂、小筑,用以弥补城居的缺憾。比如《浒溪草堂图》的作者、“吴门画派”领袖人物文徵明,在画作中倾注了意趣和向往——层峦叠翠,小桥流水,高水浓荫,掩映草堂数间,主宾二人案前对坐,辽阔宁静,透着文人的生活情趣。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信息快讯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叶舟注意到,清代江南的文人雅集,体现了文人在彼此互动中寻找身份认同和感情交流的诉求。“这种互动链接最终形成和提供了文化资源,促进了文人群体的形成。清代常州学术繁荣与兴盛的人文雅集关系密切,互为因果。虽然昔日亭池园林只存在于书本或画卷中,但文人学士‘流杯宴集,挥毫作赋’的盛景却深深铭刻在走过这里的人的记忆之中。”

除了书画创作,戏曲盛衰变化也成为切入点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敬斌,从“曲圣”魏良辅在晚明清初时期文化形象的流变为例谈到,魏良辅形象的定型化,反映了曲学本身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地位的下降,同时折射出明清之际士人文化变迁的方向,对“戏曲小道”的疏离。“一般认为,清初以后,南北曲文学体裁的创作日渐式微,以昆腔为代表的南北曲圣虽被奉为‘雅部’,却日益在与各类‘花部’戏曲的竞争中败下阵来,逐渐丧失了舞台空间。”

江南文化研究升温,这片丰饶水土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学术富矿-信息快讯网

地理空间不是冷冰冰的地名,而是饱蘸历史风情的文化肌理记忆

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从区域交通、空间角度分析江南商业文明的变迁足迹。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邹振环,将研究视野投向大上海的小街区,以近代王家厍/张家宅街区为例,呈现地理空间到文化空间演变的特点,折射出上海这座江南小县城如何渐渐走向国际性大都市。“城市街区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叠加和积累,城市形态并非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映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特征。”

比如,丽都花园、育才公学、寰球学生会、平江公所、卡德浴池、夏令配克影戏院、美琪剧院等空间实体,在张家宅街区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正是20世纪初上海代表性文化场域——学堂、社团是城市文化延续创新的主要介质,学堂承担着文脉传承,影戏院则是感知异质文化和想象世界的现代化标志,它们合力成为城市文化碰撞、互动、创新的土壤。学界认为,城市街区案例分析以及文化肌理的研究,为上海乃至江南城市现代化变迁史和都市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价值颇为重大。

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三角一体化出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江南文化研究丛书”编撰出版启动
【塞上江南 神奇宁夏】宁夏植绿治沙“人进沙退”保护黄河生态安全
【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红寺堡葡萄酒 移民在酒香中脱贫致富
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新知新觉)
家长们看过来!英国研究发现,女孩长时间看电视可致性早熟
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在复旦揭牌,打造全国地方志高端研究平台
文化视点 | 一场有温度的拆违,让历史风貌区褪去逼仄还原风情
中国首部微小肺癌研究专著英文版全球发行!华东医院“抓早、抓小、抓准、抓好”诊疗原则获国际认可
500台智能听书机送至252个居村综合文化室,嘉定区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
【中国梦·践行者】酷爱传统文化 16岁少年无师自通把龙舟头做活了
坚持党的领导 服务伟大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发新担当新作为
在今天召开的国际量子密码会议上,潘建伟院士认为:有了充分的基础研究才能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
今天的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上海34种书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占总数1/4凸显学术重镇地位
曾经招录比1:20,如今对人才需求变化反应密切,“家门口的大学”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你领略蔚蓝的海洋世界,“3070”航海季主题活动今日开启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公映,一块国内叫得响、国际立得住的“上海文化”品牌雏形初现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公映,一块国内叫得响、国际立得住的“上海文化”品牌雏形初现
河北科大发布调查结果:未发现主观造假;韩春雨回应“实验研究有缺陷不严谨”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周怀阳从事海洋研究27年创下一连串“首次”:坐中国的深潜器下海,感觉真好
闲情偶寄|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一份特别的"研究报告"刷爆了朋友圈!他把自己十年的本硕博经历做成了研究案例
当江南文化遇上现代都市,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国务院:确保创投基金税负总体不增,抓紧研究降低社保费率
博物馆故事 | 养心殿启动百年大修工程——故宫博物院首次尝试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
享读好书榜 | 宋徽宗如何定义美?明朝书贩妙用江南水路卖书?
何龄修先生的学术与人生
唱了三十年《冬之旅》,这位历史博士男高音还写了本学术专著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