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抑郁症?朋友圈成“养生圈”,哪些是实打实的伪科普

2018-12-02信息快讯网

我有抑郁症?朋友圈成“养生圈”,哪些是实打实的伪科普-信息快讯网

【导读】“震惊!十大不良习惯摧毁你的后半生!”“还在喝厨房里的过夜水?小心致癌!”“食材混吃比砒霜还毒!快转给你爸妈”……这些不时出现在朋友圈的“震惊体”养生帖,你一定不陌生。即使是沪上知名医院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崔松也会收到父母转发来的各种文章并被询问“这些是真的吗?信得过吗?”本周末在上海书城举办的全国新书发布厅活动上,知名医学科普专家崔松携新书《医声相伴》亮相,他善于把平时临床诊治中的经验体会及在医学科普中的知识进行概括,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进行传递。新书精选了55篇实用性强的文章,包括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日常保健及中医养生等内容。

如果说医院治病是在“下游”,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医学应该走到“上游”。崔松观察到一个现象,如今社会上存在大量“伪科普”现象,不少年长的父亲宁愿相信广告里的保健品、偏方,也不愿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有时清晨时分打开电视,往往能看到“专家们”大力鼓吹“某某神药”包治百病;加上各种自媒体的兴起,健康知识传播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不少打着科普旗号的贴子,更多包裹着商业营销目的,这更让人觉得医学科普任重道远。“无论是毫不关心还是过度关注,这些心态都容易让伪科普钻空子,所以专业通俗的医学科普不能缺席,应及时补位。”现整理摘选书摘如下,与关注健康的你我他分享。

我有抑郁症?朋友圈成“养生圈”,哪些是实打实的伪科普-信息快讯网

在我学习和刚工作的20世纪90年代,医学科普还不时髦。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对于健康、对于养生、对于医学知识越来越关注,也使养生谣言泛滥,滋生了一批如张悟本之流的伪养生食疗专家。数据显示,光是2015年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就超2160万次,健康养生、疾病主题是谣言泛滥的重灾区,并常常会用“致癌”“致命”“致死”等耸动的、极富煽动性的词汇吸引眼球。

虽然很多专家都做过相关的讲座、发表过科普文章,但发布谣言的人更多,经常专家和“砖家”的科普文章会出现在同样的纸媒体上,很难辨别。所以,并不缺少医学相关的科普,但靠谱的、正确的、通俗易懂的、多种渠道的医学科普仍是稀缺资源。

我有抑郁症?朋友圈成“养生圈”,哪些是实打实的伪科普-信息快讯网

抑郁症只是心理上的“感冒”吗?

提到抑郁症,就会想起4月1号去世的香港著名歌星张国荣。其实因为抑郁症而离世的名人不在少数。据统计,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5%,美国为4%,瑞士为6%;而在战乱频繁阿富汗地区是22%。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所引起的疾病负担将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

现在我国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居疾病负担的首位,而美国的心血管发病率已经开始下降,而抑郁症正逐渐上升。也就是说抑郁症的发病率往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有文献报道,北京大学生当中的抑郁症发病率是20%,还有统计说有“抑郁体验”的人可能有13%-20%。

所以这些年,我们经常做抑郁症的宣传,为了让大家不要有“病耻感”。病耻感,就是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是非常耻辱的事情,所以很多人会讳疾忌医,不去医院治疗,以至于突然间出现自杀,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是抑郁症。

有些人会说:“不要担心,抑郁症只是一个心理感冒而已,你应该去医院看。”这句话虽然动机是好的,但抑郁症绝不仅仅是一个心理感冒而已。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诊断为抑郁症?

有三个主要的核心症状,第一就是情绪低落,老是开心不起来,觉得特别难过,就像在荒芜的草原上,没有生机的感觉。第二,兴趣丧失,以前特别喜欢的东西不喜欢了,没有任何的兴趣。最后一点是精力下降,说本来能做的事情做不了了,逐渐退缩、逃避,不出门,因为他觉得什么事都做不了。

其他还有人类基本欲望的丧失,比如食欲下降,性欲丧失,没有基本的欲望;还有睡眠不良;再加上自我评价的降低,自责自罪;人变得麻木迟缓,或者有时候会突然间很亢奋。这些一共有7条,如果你满足其中4点,就符合抑郁症的症状了。

但要记住,症状符合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至亲至爱的人突然去世,也会表现出情绪低落,什么都不想做,什么也不想吃,睡觉不好,但是不能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三条纬度,第一个就是症状。

第二个是持续时间,这种样子持续2周以上,才有可能打抑郁症的诊断,如果几天就好了,走出来了,那就不是。中国有一种传统,就是亲人过世以后要“做七”,做一些纪念活动,这些仪式就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我要跟你道别,生离死别,但是我割舍不了你,就通过仪式逐渐跟你道别,这也是人逐渐走出自己低沉情绪的一个步骤。

第三条纬度,就是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如果情绪是低落的,时间也超过2周,但是工作激情、工作能力没有下降或者只是轻度受损,那就不是抑郁症,可能就只是一种抑郁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可能有过抑郁的体验,谁都经历过很多不舒服的事情,一些不愿意见到的场景,这只是一种抑郁情绪、抑郁体验。你的能力没有下降,但是这种体验的时间超长了,这就叫抑郁状态,也还没到抑郁症。

作为一个医生,我从2005年开始接触心理学这个行业,如果碰到比较重的抑郁症,也是需要转介给精神科的医生,因为他会碰到很多问题,包括自杀的预防、双向(狂躁与抑郁并存)以及复发,都是非常专业的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也不要太害怕这个疾病,因为往往大多数人就是一种情绪的体验。我教你个办法,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个最简单的量表叫SDS(抑郁自测量表),这个量表是不能诊断抑郁症的,但是可以通过量表来了解自身现在有没有抑郁的体验,是不是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医生,给自己提个醒。如果你的分值很高,建议马上去看医生,早点走出来,不要走到抑郁症的地步。

我有抑郁症?朋友圈成“养生圈”,哪些是实打实的伪科普-信息快讯网

《医声相伴:崔松话养生》

崔松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崔松 知名医学科普专家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方供图

女子为养生3年花了十几万,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后怕:肠子癌前病变了
《奇葩说》爆马薇薇有严重抑郁症,抑郁的人到底怎么想的,这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上海成立首批22个健康科普文化基地,要力推一批健康科普达人
科普场馆“做媒”,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手把手教你如何鉴赏瓷器
我国税收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
两篇Nature一个娃,90后博士生拿到浙大最高奖学金,驯服抑郁这条“黑狗”是他的愿望
文汇记忆 | 彭德怀在犯兵家大忌的地形打伏击,全歼了自吹天下无敌的国民党特种师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因地制宜 走出特色脱贫路
吴磊助阵,男模颁完赛项链!这场女子跑在朋友圈刷了屏
医学谣言“好听却有毒”!上海坚持25年打造“医苑新星”发出科普好声音
老布什葬礼回顾:特朗普与总统俱乐部首次同框,小布什又给米歇尔递糖,从席次看懂布什家族的政治朋友圈
成年人的崩溃始于微笑型抑郁?斯坦福传来张首晟死讯,家人:他多年与抑郁症斗争
笑着笑着就抑郁了?张首晟的遗憾,能否成为关注微笑型抑郁的起点
3.5亿人的所谓“明媚的忧伤”—抑郁症最爱袭击谁,你要小心了!
关注抑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寻找可以倾诉的人
抑郁症的暴击表面看不出来,患者口述“死里逃生”前人生呆滞生锈
整个朋友圈都在下雪!上海的这场浪漫大雪,今晚还会更大!
溜娃又有了好去处,上海首座网红级科普公园昨日开园!
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舒服的热水泡脚有三类人不宜,还有六大禁忌
听崔松医生话健康养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