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 | 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专注是医者应有的态度

2018-12-21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 | 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专注是医者应有的态度-信息快讯网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

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身高成为进入儿外科的“临门一脚”

蔡威从小就喜欢医学。他舅舅是一名医生,每逢中学放暑假,蔡威就经常到舅舅工作的医院去,那拥有“神秘”救死扶伤力量的地方,在他心里种下了为医者的种子。

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蔡威的理想只有一个——考上医学院校。

那一年,离高考只有10个月的时候,蔡威所在的中学组建了提高班,学校组织了最好的老师为这个班级授课,到了高考前3个月,又从这个班级中选拔出15名尖子生,蔡威的名字就在里面。这15个人全部都高考成功了。

最神奇的是蔡威的英语成绩。由于是恢复高考第一届,英语不记入录取总分内,在最后复习阶段,蔡威一点也没有复习过英语。但作为科目,英语成绩仍会作为同等条件下的录取参考因素。那次考试,才考了半个小时,其他同学们都离场了,考场里面只剩下蔡威一人,两个监考老师陪着他考到了最后。没有想到,这一考竟然考了53分,而那一年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录取成绩仅40分。

英语之于现代医学殿堂,如同交流的“官方语言”,而蔡威在语言上成绩也为将来拓展他的学术领域打下了伏笔。

高考的出色,让蔡威如愿进入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那个年代,志愿里但凡填过儿科的,一律都被录取至儿科系,而二医儿科系则设立在新华医院。1983年,蔡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放在他面前的是两个选择——儿内科和儿外科。他说:“我就是立志要做儿外科医生。”为了这个志向,年轻的蔡威找到了当时的科主任,把希望加入儿外科的想法坚定表达。主任问他:“为什么?”蔡威说:“因为我人高啊!”除了个子高,蔡威还拥有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资格,田径和排球样样在行。“身体好,才有足够的体力做手术。”就这样,蔡威留在了儿外科。要知道,儿科系毕业的同学,仅有5%的优秀同学才能干儿外科。

在新华医院做了3年住院医生,蔡威就感到了对知识的渴求。他说:“我就是觉得自己不够了,所以就考了佘亚雄教授的硕士生。” 那一届,是佘教授最后一年招硕士,当时有12个人考,最后剩5个人过线,蔡威就是其中之一。

佘亚雄教授是我国小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正是在他的倡导下,195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才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1959年,他领衔研究成功的“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新技术,可以称为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性医学成就。跟着佘老师,蔡威的专业特长也逐渐聚焦在肠道亚专业上。

蔡威是幸运的,但他更是勤奋的。此后的他为了把技术练好,就把家安在了新华医院,24小时值守,一头扎在手术室里,长时间陪伴在患儿的床边。“整整10年!那个时候,真的叫住院医生,我只想着把医生当好。”蔡威说。

好奇心开拓新领域

就当大家都以为蔡威将更聚焦手术室的时候,他的一个决定,让很多人吃了一惊:“我决定增加营养研究的方向。”

这个“意外”源于蔡威的好奇心。1983年毕业后,他一度在外科相关科室的轮转。1985年回到小儿外科,突然有一天,蔡威看见一个病人在挂“牛奶”,他很好奇,就问:“怎么‘牛奶’可以直接挂进去啊?”后来才知道,这是脂肪乳剂,不是牛奶。“牛奶”不能直接挂的。从此以后,关于营养的一切都成了蔡威的兴趣点。

当他鼓足勇气,终于把自己钻研营养的想法告诉佘亚雄老师的时候,没有想到,老教授格外平和,回答他说:“好的,你去做吧。”佘先生在学术上的开明,给了蔡威更大的空间和信心。

临床营养或者营养支持是20世纪重大医学进展。由于营养支持和手术没有直接关系,往往不被重视,外科医生感兴趣、肯投入的人也不是很多。可是,在蔡威看来,营养对小儿外科手术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弱小的孩童能不能度过手术后的一道道难关,营养支持的科学配置必不可少。

沪上名医 | 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专注是医者应有的态度-信息快讯网

▲蔡威成功研发了我国首个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氨基酸静脉注射液制剂。

新的方向,新的执着。蔡威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小儿静脉营养。他借鉴成人静脉营养的配置,再根据儿童营养所需,重新改造,成功研发了我国首个适用于新生儿的专用氨基酸静脉注射液制剂,由于药品配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且药价低廉,至今仍无同类外资或合资产品在中国销售。数十年过去了,新生儿专用氨基酸静脉注射液制剂始终是他研究的重点,他说:“产品仍在不断地在迭代改进之中,以至于,这一产品至今仍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

1993年,蔡威获得了第四届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有了银蛇奖的肯定,蔡威在医教研领域的发展变得更加顺畅。“特别是在新华医院独立建起了临床营养科。”蔡威说,“那年我才35岁,这么年轻就带领一个新创科室,医院给了我莫大的信任与支持。”

1995年7月10日,在新华医院院领导的支持下,蔡威牵头成立了临床营养中心,到了1998年8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立了第一个在儿童医院内成立的临床营养科。虽然当时人少条件差,但这对蔡威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当时的条件之差简直难以想象,蔡威只招募了两员干将,加上他自己还是一名小儿外科的医生,只有一半时间能在临床营养中心工作,因此整个科室只能算有两个半人。

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汤庆娅就是两员干将之一。当年,她在妇产科婴儿室做儿科医生,加盟营养科后,她就搬到了医院供进修医生使用的一间宿舍,里面连桌椅也没有。汤庆娅就自己到后勤修理科捡了一把破椅子,就开始了新工作。

3个月后,蔡威公派出国学习。为了能跟汤庆娅保持沟通,蔡威动用了一笔最多的科研经费去买了一台486电脑,这可是新华医院第一台科室拥有的电脑,有了电脑,蔡威和汤庆娅拥有了跨国交流的“武器”——Email,第一时间用美国学到的知识与国内临床结合。

深耕“营养”硕果满枝

1995年至1998年,蔡威先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及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小儿消化是他常去的科室,一有空还会去小儿外科观摩手术。做了半年临床以后,蔡威自问:“就这么回去了吗?”为了学更多,蔡威想再争取一下,于是他找到了麻省总医院的创伤代谢研究并成功获得了资助,得以在美国继续学习。

出国进修大大开阔了蔡威教授的视野。回国后,他将所学付诸实践,在新华医院建立了一支临床管理团队,强化了组织构架和内涵建设,并着重提高研究团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设计能力。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临床营养的科研团队在危重症新生儿合理营养支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填补了医学界在该领域系统化研究的空白,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了研发我国首个适用于中国新生儿的专用氨基酸静脉注射液制剂外,蔡威还建立了全国儿科PICC培训中心,培训全国各地学员累计近千人次;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传统中药丹参对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具有防治作用,让很多过去被判为“不治之症”的危重患儿得到了及时救治。

同时,在总结以往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蔡威团队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本课题组研究成果,完成了我国首部《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大大减少了不合理营养支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欧洲同行的高度认可,蔡威教授也因此受邀前往德国慕尼黑参与欧洲小儿胃肠肝病与营养学会(ESPGHAN)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联合修订《小儿肠外营养指南(2015年版)》,这是中国儿科专家首次受邀参与欧洲静脉营养指南的制定。

2015年,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历史沿革与发展》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表述:“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蔡威教授率先成立临床营养科,建立了住院患者营养会诊和营养查房制度,开展了经周围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空肠造口或经皮内镜胃造口置管(PEG)等新型营养支持途径技术。在儿科特殊消化道疾病如短肠综合征、肠瘘、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全消化道神经节细胞异常症等肠衰竭伴有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诊治和营养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这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学组对蔡威创设的新华医院在小儿消化营养科取得成绩的评价。

2003年,蔡威走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的新岗位后,开始在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方面作探索。2005年,他担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又开始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的探索,主持调研并制定了《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 年—2009 年)》。其间,上海建立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体系,对已在岗的社区医生制定严格的“全科”培训制度,进一步扩大科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强化了社区全科医生的配置能力和“健康守门人”作用。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了市和区(县) 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在市、区(县) 两级建立起了集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和医学检测于一体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还设定了诸如“实施老年白内障减免治疗,基本实现本市7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复明脱盲”“各区(县)人均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08年不低于40元”等一些量化指标,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这些都让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名医简介:

蔡威:

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农工党中央第十五届副主席、上海市委第十二届主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7、第8届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杂志副主编、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等杂志编委,美国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Nutrition杂志和欧洲Clinical Nutrition等杂志国际审稿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获卫生部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等称号;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


作者:佳岑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基层组织强 绣花功夫深——上海构筑超大城市党建新格局(下)
访谈录 | 南京大屠杀研究还不够,做学问一定要有创新
在我国每5人中就有1人罹患甲状腺结节,上海正向“长三角”推广甲状腺诊疗标准
24岁发表Nature正刊!还是乐队主音吉他手,上海交大93年博士生,三破世界纪录!就问你帅不帅!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上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达85.85岁,女硕士女博士更高
北大老校长拿了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奖影响力向全国辐射
二月河去世引发台媒哀悼,宋楚瑜、郭台铭都研究过他写的政治斗争
儿科医生亲自吞下6块乐高,只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新方法能探测多种早期癌症,加拿大科学家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洗手你会吗?飞越5000多公里,这堂医学科普课“很奢侈”,却也很温暖
共抓长江大保护、提升巡视整改成效...今天的市委常委会研究了这些事项!
医学认为,舒马赫已经醒来四年多,外媒根本没提醒不醒!但是鸡汤王们只想相信,舒马赫昏迷5年刚刚苏醒!
2岁小儿无端“痴笑”,原来是脑肿瘤作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女童成功实施错构瘤切除术
接受X射线检查会不会导致不孕不育?怀孕、哺乳期间可以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吗?
中戏毕业当警察,他拍的普法短片点击破十亿,却让网友笑着笑着就哭了……
重读朱东润先生《宋话本研究》
独家视频|无人“手工”咖啡亭现身上海新天地
上海市政府访问团参访台北:加强两市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吃得太好”的健康代价,95岁陈灏珠院士发布横跨45年人群血脂研究
探索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新体制,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上海市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
美丽乡村·上海仙桥村:也许这是靠都市最近的“桃花源”!
美丽乡村·上海仙桥村:给你一个重新爱上生活的理由!
2019年要幸福!哈佛教授长达80年研究给出了这个人生锦囊
连通多学科研究与临床实践,上交大成立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该校“心理学”上月跻身ESI前1%
别再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最新研究:盐吃多了,更容易死于心脏病
刚出生婴儿头颈上还挂着一个“脑袋”!多学科医生携手为出生4天女婴成功切除巨大肿瘤
神经内科医生解答:舒马赫醒来要过几关?
国内首个“医学科普研究所”在上海中山医院成立,打造科普“复旦”品牌
CNS上的中国生物医学论文,有多少从国产显微镜下诞生?这家研究所将改写纪录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宣布纳入医保:患者拿医保卡就能享受便捷高效医疗服务
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让科技创新离人民健康更“近”些
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建设,助力分级诊疗再出发。复旦儿科医联体升级为康联体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