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胸藏百万兵,面不露片甲,酝酿七个月,发起了车桥战役

2018-12-21信息快讯网

粟裕胸藏百万兵,面不露片甲,酝酿七个月,发起了车桥战役-信息快讯网

“胜利丛书”

吴清丽 江南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胜利丛书”系列共计八册,分为《突围》《长征》《抗击》《鏖战》《决战》《横扫》《出剑》《断刃》,精选64场人民解放军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战役,进行了全景式的纪实描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军队建立、成长和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该系列丛书视角独特,评价中肯,有细节有真相。既有对战役决策得失的客观评价,又有对具体战役的细致描述;既符合史实、有据可查,又生动通俗、极具趣味性,全面展现我军历史上的胜利之途。

车桥战斗是人们早已熟知的共和国十大将之一的粟裕,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策划并亲自指挥下完成的。

车桥是淮安东南约20公里处的一个大镇,位于我苏中、苏北、淮南三块根据地交界,是淮安县城、泾口、泾河、曹甸镇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机动地。它以南是苏中水网地区,以北是苏北平原,以西隔运河、宝应湖便是淮南平原。这里以前曾是国民党韩德勤的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后来日本侵略者来了,韩德勤逃走了,车桥便成为日伪军的一个据点。韩德勤曾在这里构筑了工事,日伪军占领车桥后,又经过一年多的苦心经营,在车桥周围筑起两丈多高的城墙,墙上修了四个大碉堡,四周还有50多个小碉堡,城墙外挖了约1丈5尺宽的深沟,水深七八尺,将整个车桥镇环绕起来。车桥虽处战略要地,工事也很坚固,但它处于日本华北派遣军与华中派遣军的结合部。淮安、车桥、曹甸、泾口之间的地区,是日本华北派遣军第65师团山泽大队的防区,其主力远在淮阴城,驻守淮安、车桥等大小据点的只有少量兵力,一旦有战事,其主力不能马上增援,也很难指望华中派遣军给予帮助,因而这又是一个弱点,而车桥地形又很有利于新四军发挥优势打歼灭战。车桥横跨淮安与泾口之间由西向东流的涧河,沿涧河有一条淮安通往泾口的公路,车桥是往返的必经之路,而公路通过车桥以西的芦家滩地段最有特点。路南涧河岸陡水急,不能徒涉;路北是宽约1华里、长约2华里的沼泽草荡,那里淤泥陷人。公路过此如穿行在口袋之中,是淮安与车桥之间的咽喉地带。如派兵将这“咽喉”一卡,很容易控制这段公路。粟裕正是看中了车桥这独具特点的地形,采用攻点打援的战法,攻取车桥,待机歼灭增援的敌人,以粉碎日军的“清乡”、“屯垦”计划,进一步改善苏中局面。

但组织一次战斗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能随便张扬的,粟裕胸藏百万兵,面不露片甲。为了证明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他开始打腹稿,在心里一五一十地琢磨起来,而后他又利用到淮南黄花塘军部开会的机会,亲自察看了地形。就这样这次战斗一直酝酿了7个月之久,直到1944年初苏中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粟裕才将这个方案提交大家讨论。方案一提出来,自然得到大家一致的支持,同志们一听要打大的仗,心中十分高兴,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开了。经过大家的集体研究,认为打车桥必须要有周密的作战计划,而且要派较强的兵力。车桥镇是日军第64师团和65师团交接处的一个大据点。该据点经过长期修筑已十分坚固,它的周围是两丈多高的城墙,城墙外还有一丈五尺多宽的深沟环绕着。此外城墙上还有四个高达三四丈的大碉堡,城内也修筑有数十个碉堡。驻守该据点的日伪军共有700人左右。凭借如此坚固的防御,敌人认为车桥镇一定万无一失,并口吐狂言说:“车桥镇固若金汤,新四军若是能够打下车桥,我们情愿撤出苏中。”

但敌人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也是他最容易放松警惕的地方。粟裕决定此次采用掏心战术,先攻打敌人中心——车桥镇,后攻取旁边的泾口。拿下主要的目标,泾口之敌就会胆怯三分,不战而逃。

粟裕对打胜这一仗充满着信心,在会上他根据作战方案下达了具体的作战命令:“我们以五个团的兵力来攻,一定要打下这个所谓固若金汤的车桥,我们将五个团分成三个纵队分头行动,一个纵队攻打车桥,两个纵队伏于外围待机歼灭援敌。这是一次全师主力参战的大兵团战役,大家一定要相互配合,保证隐蔽接敌,达成战役的突然性。这次战斗叶飞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参谋长刘先胜同志协同我掌握全局!大家注意战斗开始前的保密工作,回去之后内紧外松,麻痹敌人。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粟裕掷地有声地丢下最后一句死命令,结束发言。

3月5日凌晨1时50分,攻打车桥的新四军各部队在离车桥不远的地方集结完毕,随后发起了对车桥镇的突然袭击。据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回忆:“战斗的第一阶段我们进展得十分顺利。在皎洁的明月下只一阵短促骚动,几十副云梯已架上围墙,突击队员首先爬上去,接着大部队即潮涌而上。片刻,南北数十道流星飞上天空,前后在25分钟内便完全突破围墙,攻下十余座碉堡并占领全部街道,我们才伤了一人,耗费手榴弹30多个。就这样突破土围,占领边沿碉堡开辟前进道路之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完成了。”

但是随着战斗的发展,新四军被城东北角上的一座大碉堡给挡住了。里面的敌人不断用机枪向新四军进攻部队猛烈射击。战斗英雄陈福田随手搬起置于身边的云梯,冒着猛烈的弹雨向敌碉堡飞奔而去。很快他就爬上了敌人的碉堡,只见他取下背上的十字镐,麻利地在碉堡上面挖着。碉堡里的伪军听到顶上有挖掘声,都傻了眼,可他们个个贪生怕死谁也不敢钻出去还击,急得在里面乱窜。陈福田在碉堡顶部挖出一个小洞,把手榴弹一连串的往里面扔,随后就听见里面爆炸声和敌人的叫喊声不断,碉堡内的敌人就这样都被消灭干净了。

而此时奉命强攻伪军营部的新四军一部也正在英勇地战斗着。伪军的营部在两座大碉堡之间,这两座碉堡内各有80多人据守,并配备有很强的火力,因此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当新四军进攻时,敌人早有防备,猛烈的火力使新四军战士难以接近。进攻受挫后,新四军的指挥员调来了一门山炮,这位炮手在看了看目标后充满信心地向指挥员说:“首长放心,我只打三炮就可以为你们开路。”他说到做到,果真只打了三炮,弹无虚发,第一炮就命中了营部的房子,第二炮打中了西边的碉堡,第三炮摧毁了东边碉堡的一个角。

正当营房和碉堡内的伪军听到震耳的炮声还在发愣的时候,新四军战士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冲了过去,他们灵巧地爬上碉堡顶部,又是一阵阵十字镐挖掘的声音,又是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敌人喊叫声。但这次敌人有所防备,一些伪军躲在角落里继续抵抗。他们发现新四军所带手榴弹不多,便打算从碉堡里反冲出来,碉堡顶上的新四军便用碎砖块拼命往下砸,堵住了敌人。很快手榴弹又补充上来了,碉堡内再次响起密集的爆炸声,里面的伪军再也无处可藏,一个个都被炸死在碉堡内。就在这边搏斗的同时,另一座碉堡也被新四军战士用同样的办法炸毁了。伪军营房的屋顶上也出现了新四军,他们掀开屋顶从上面跳进去,与屋内的伪军展开了白刃战,这些伪军哪里是新四军的对手,不一会就被消灭干净。还在继续抵抗的一个伪军连长看到铺天盖地的全是新四军战士,知道此刻再不投降的话,不是被手榴弹炸死便是被烧死,况且所剩下的碉堡为数已经不多,再顽抗下去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只好命令剩下的伪军放下武器向新四军投降了。经过近一天的激战,由伪军防守的30余座碉堡被完全攻破了,500余名伪军大部被歼。

但此时驻守该镇的80余名日军却集中起来,退守到车桥镇东北角的三个碉堡里继续顽抗,他们凭借武器好、火力猛的优势拒不投降,一直到5日晚才在新四军的猛烈进攻下,被消灭干净。

——摘自“胜利丛书”之《抗击193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宋国才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