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为什么要包圆子?快来浦东农村找找答案

2019-01-28信息快讯网

“小年”为什么要包圆子?快来浦东农村找找答案-信息快讯网

见过腊月23送灶年俗吗?参与过乡村过小年的热闹情景吗?今天是农历12月23日,也被称为“小年”。在这过小年迎大年的浓浓年味里,由周浦镇与书院镇联合举办了一场南北非遗文化走亲活动。

浦东地区乡村群众过“小年”有个传统习俗,那就是家家户户包菜肉大圆子。因为旧时,这天农家都要举行送灶活动。传说让灶君爷多吃圆子,然后送灶君爷上天,使灶君爷见到玉皇大帝时,让圆子粘着牙,少说人间坏话,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今天的南北非遗文化走亲活动放在了书院镇外灶村文化客厅。“送灶”是浦东相传千年的习俗,记者在现场看到,等到灶头上大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当地老百姓施华鑫老夫妻俩把刚做好的一大竹匾大大的糯米菜肉圆子倒进了锅里。不一会儿,老施的爱人朱平云揭开了锅盖,锅里的圆子已一个个浮起来,圆子熟了。她把圆子盛在4个碗里,把三碗圆子放在灶台上敬灶君公公,另一碗放在一边的桌子上敬祖宗……随着那一个个“高升”在屋前的半空中炸响,灶君公公被送上了天。从市区赶来观看“送灶”的一位余姓市民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过年的那种难以割舍的年味!”

除了“送灶”,外灶村文化客厅内外龙腾狮跃,腰鼓咚咚,钹子声声,丝竹悠悠,莲湘翻飞,人头攒动。一个个五彩的展板展示出周浦和书院的国家级、市区级非遗项目图文,书画家们写春联送春联,老艺人剪纸、中学生画糖画表演,把年俗闹得红红火火。游客有的拿着“福”字,有的捧着“喜”字,有的举着剪的金猪,有的嘴里含着糖画,个个笑逐颜开。

书院镇16人组成了舞龙狮队,龙腾狮跃,技法娴熟,为小年增添了喜气。周浦宣卷已经列入了国家级非遗目录。张福良、顾祥初、张永贵这3位来自周浦红桥村的八旬老人,着一身紫红色唐装,声情并茂的哼唱着原汁原味的宣卷折子戏。他们沿用晚清时流传下来的曲调,填入新词,颂扬伟大的祖国。

作者:唐玮婕

编辑:孔韬

责任编辑:薄小波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