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走进上海首家对公众开放的垃圾焚烧厂:地面干干净净,空气中也没任何异味
看着工作人员操作巨大的机械爪,从十层楼高的巨型垃圾堆上抓起垃圾,喂给焚烧炉,记者忽然产生了一个联想,这似乎像是在玩抓娃娃机……
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松江区的上海天马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参观过后,对于让不少人嫌弃的垃圾和垃圾焚烧,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假如你问我,这家垃圾焚烧机构值不值得看?我的回答是:很有趣,该带孩子来一次。
——如果你问我,这里脏不脏?我觉得:非但不脏,甚至可以说很干净。
——如果你问我,这“有趣”和“干净”是不是它为了应付媒体而做出来的?我觉得不像,因为天马公司允许任何人在任何一天去厂里参观。如果说他们昨天的表现只是临时抱佛脚,那么可以说,这种“应付”就是常态,是让人放心的。
天马可再生能源公司厂区绿化不错,地面干干净净,空气中也没有任何异味。这家公司2017年正式运行,每天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每年发电2亿度。对于更多人关心的废气,天马公司表示,这里有国内最先进的净化工艺处置,排放达到欧盟标准。
天马公司的核心装备,包括四台焚烧炉、二台发电机、一套烟气回收装置等。由于各个车间都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因此,操作人员都只需隔着玻璃、或是面对屏幕控制设备,无需接触垃圾。同时,除了最开始的垃圾入口,整个处理体系是密闭的,而且配置了负压装置——厂房气压低于室外,这也是闻不到臭味的原因。
从总控室内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火光熊熊,炉膛内温度则在920℃至1100℃之间,这一温度已经足以有效去除二噁英。实时数据显示,这里的烟气排放指标都大大低于欧盟2010标准——氮氧化物为欧标的一半,氯化氢、二氧化硫、烟尘等都为欧标的10%左右。
当然,最佳参观点还是位于最高层的操作室。两位操作员坐在舒适的转椅中,隔着大片落地玻璃,居高临下,俯视着几乎有大半个足球场面积的垃圾坑。据说,要堆满这个坑的话,大约需要2.5万吨垃圾,比上海每天的生活垃圾产出量还要多。之所以要备下一个如此巨大的垃圾坑,是因为生活垃圾在焚烧前,需要在这个坑里静置发酵四五天,除去水分,提高热值。就在这样一个“宏伟”的垃圾堆前,操作员通过遥控手柄,控制两台巨大的抓斗,给焚烧炉喂料;每次抓握的垃圾,有6到10吨。
参观天马公司之前,记者对于垃圾焚烧多少有些成见,但两个小时参观之后,则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或许这就是“开放的力量”。
今年,上海将全力推进各类环保设施的开放。而天马公司是上海第一家对公众开放的垃圾处理设施。开放,是为了让公众理解环保,从而支持环保。目前,上海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垃圾分类;但与此同时,将垃圾最终处置方式从填埋转向焚烧也极为重要。不过,国内公众对垃圾焚烧装置普遍存有“邻避心理”——可以建,但离我远点。在此情况下,通过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是拓展公众参与、消除公众偏见、争取公众信任的决定性一步。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打赢垃圾之战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垃圾处理厂就建在城市中心;在日本,垃圾焚烧厂也是遍布东京,甚至皇宫附近就有。比起这些国家,我国的垃圾处置技术并不落后,公众的接受度却相去甚远。需要补课的,就是管理,包括与公众互动的方式。
据记者了解,上海下一步开放环保设施,绝不只是走走过场。市生态环境局表示,所有开放的环保设施,不仅要接受团体预约,也要接待散客;不仅要经常性开放,而且还要配备讲解员;不仅要“守株待兔”,还要主动出击,面向公众。
>>>相关阅读
上海环保设施明年全部开放
污水厂、垃圾站、危废处理设施……这些一直有些神秘的城市“静脉体系”,将从今年开始大规模打开大门,向公众开放。记者昨天从相关会议获悉,生态环境部门承诺,今年上海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比例要达到70%;而明年年底,开放率将达到100%。
推进环保设施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也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论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还是《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上海的实施意见》,都明确提出“环保实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要求。
上海从一年多前尝试向公众开放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设施,有三家单位入选国家首批向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名单。而从本月起,上海又新增19处对公众开放的环保设施,使得每个区都至少拥有一处,同时,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也首次向公众开放。
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上海目前共有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废弃电子产品集中处理等四类环保设施,共105处。今年内,开放比例要达到70%,也就是说,至少增加到74处。到2020年,全市所有环保设施都将对公众开放。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