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二:东晋时期王谢两家居住于此,而两族子弟都喜欢穿乌衣以彰显身份尊贵,所以得名乌衣巷。这个传闻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
传说三:来自南宋时编纂的《六朝事迹编类》,称刘禹锡诗中的“旧时王谢堂前燕”乃是误笔,原是“旧时王榭堂前燕”。南京曾有个名叫王榭的人,以航海为业,海船失事,他误入乌衣国,娶妻生子。后来,王榭独自返回故乡南京,为了怀念乌衣国的时光,便将所住的巷子更名乌衣巷。
箍桶巷和沈万三
相传明朝时,江南首富沈万三家的箍桶匠就居住在这条巷子里,他家的匠人手艺精湛无人能及,慕名来学手艺的人特别多。慢慢地,名气起来了,居住在这里的箍桶匠就越来越多。再后来,来这里找箍桶匠干活的东家也多了起来,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做箍桶巷。
而箍桶匠们所用的木材活儿几乎都交给住在附近的木匠做,所以人们就给附近巷子取了一个好记的名字——木匠营。
碑亭巷与红楼梦
碑亭巷位于珠江路与中山东路之间,宽约十米,在与之平行的太平北路未开通前,它是南京城内南北走向的一条主要道路。
碑亭巷得名,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一块刻有“红楼一角”四字的石碑。据考证,碑亭巷为清代江宁织造府西界,在此地曾经发现过一块刻有“红楼一角”四字的石碑,碑亭巷因此而名。近年来,在这一带还发现过不少假山石等文物,不少红学家认为《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场景布局,就是以当年这里江宁织造府为原型的。
鸣羊街原叫“鸣阳街”
这是一个怪地名。鸣羊街位于老门西,集庆路与仙鹤街交汇处的南侧,旁边就是著名的胡家花园。羊的叫声是“咩咩”,“鸣”是形容飞禽的叫,“鸣”和“羊”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怎么能组到一起,成了地名呢?
原来,鸣羊街位于花露岗附近,传说花露岗上曾有凤凰停歇。凤凰在此朝阳而鸣,台下的老街就被称为“鸣阳街”。后来,地名传着传着走了样,讹变为“鸣羊街”。
羊角熬煎成胶得明瓦
明朝的地图上就标有明瓦廊,当时是主要商道之一,路面较宽,中间是官廊,商铺栉比。
明代时,玻璃还是一种进口的奢侈品,就算是一般富裕人家也装潢不起。人们做窗户、搭天棚,都是用蛎、蚌之壳,磨制成半透明的薄片,镶嵌在花格木窗上,当时称这种薄片叫“明瓦”。
但明代南京的许多明瓦并不是用这种原料做成的。南京不产海蚌、海蛎、蚝之类,要获得它们就得千里迢迢从海边运来,其质硬而脆,加工时稍不留神就会破碎,成本很高,因此南京人用它们作装饰得较少。当时南京大量的明瓦是用羊角熬煎成胶,然后再挤压成薄片而成,成本低,且坚固耐用。
来源:南京发布、紫金山新闻、南京旅游
实习编辑:罗娜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