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您早日康复”亟须专业人才保障

2019-03-31信息快讯网

“祝您早日康复”亟须专业人才保障-信息快讯网

【导读】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康复和护理专业人才缺口相当大,大学医学院人才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才不足2万人;开办康复治疗专业的大学本科院校只有75所,专科院校158所,每年毕业生总数仅约8000人,且七成以上为专科学历

为医患关系松绑,出路同样是医学院人才供给改革,即提高全科医生的质量,夯实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在全科和家庭医学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在美国,48%的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全科医学;在加拿大,52%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家庭医学。我国近十年虽有所发展,但仅有不到5%的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全科医学

身为医生的老师,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教授平日在和一些学生闲聊时,总会这样发问——

去医院探望住院病人,很多人临别时总要送上一句:“祝您早日康复!”但是,病人怎么才能早日康复?靠他自己,还是得靠专业人士的帮助?

这听上去像玩笑,其实是医学科普,更是郑加麟近十年奔走呼吁、希望引起业界关注的事:国内医学院校在医学生培养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结构失衡”——在人才供给上,太重临床医学,忽视了康复医学和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很多大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郑加麟说,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康复和护理专业人才缺口相当大,大学医学院人才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优秀医学生首选临床,定位康复就是“自降身价”?

要满足更多患者  “病有所医”的需求,为更多百姓提供尽可能好的医疗服务,康复医学必须加快布局。这话听上去没错,但推行起来,阻力不小。

在回国出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之前,郑加麟曾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学术协理副校长。谈及中美两国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他认为,专业水平高低还是其次,首先要优化人才供应链,聚焦未来社会需求,培养医学紧缺人才。

不过,当他最初谈到希望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尽快培养一批优秀康复人才时,他就从同行们的脸上感受到了犹豫。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一样,本来都是医学分支学科。但在国内,最好的医学生几乎都集中在临床医学,挤不进去的才会选择康复医学。对于高校而言,一提要培养康复人才,似乎无形之中就把自己的档次拉低了,很多大学医学院不愿自降身价。

除了医学院和医学生的“面子”,学科专业设置的“里子”也有问题。在国内,医学门类下有总计11个一级学科,而康复医学属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

“国外医学院没有一级学科这种说法,哪个领域重要就加大投入。但在国内,如果不成为一级学科,要想做大做强、吸引优秀人才就比较难。”郑加麟说。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桂英提交提案,呼吁尽快将康复医学调整为一级学科,确立康复医学内涵和知识体系,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老龄化和分级诊疗,倒逼医学院人才供给改革

随着城市老龄化加速发展,康复人才供不应求,而包括分级诊疗在制度层面推进和加速落地,也在倒逼医学院启动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卓越康复医学人才和全科医生的培养。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专业人才不足2万人;开办康复治疗专业的大学本科院校只有75所,专科院校158所,每年毕业生总数仅约8000人,且七成以上为专科学历。

今年1月,上海首家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在松江区揭牌,标志着上海在高端康复医学人才培育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早在2013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已与该医院合作开设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开创了国内康复医院与“985高校”合作的先河。“培养优秀康复人才和全科医生,平台是关键。”郑加麟说,正是基于这些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同济大学医学院如今能够更好地践行“一体两翼”办学理念,即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体,全科医学和康复医学为两翼,力争走出一条特色办学的新路。

破冰从“下沉”开始,大学医学院主动牵手社区医院

除了在康复医学上发力,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同样需要破冰。

“直到现在,很多人遇到小毛小病,还是习惯往三甲医院跑。所以三甲医院总是人满为患。每个病人就诊时间只有几分钟,医生忙得连喝水、上厕所时间都没有。医患双方都身处如此高压、紧张的环境下,医患关系如何松绑?”郑加麟说,要解开这个结,出路同样是医学院人才供给改革,即提高全科医生的质量,夯实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

在全科和家庭医学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在美国,48%的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全科医学;在加拿大,52%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家庭医学。我国近十年虽有所发展,但仅有不到5%的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全科医学。

基于这一现状,由郑加麟牵头,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建设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旨在通过医教协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下沉、人才下沉。

近三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已与杨浦、普陀、静安、嘉定、浦东等区的1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共建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框架协议,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嘉宾: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教授郑加麟

采访:本报记者樊丽萍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