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跑一次”,绝不是终点
“一网通办”是上海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打品牌,其建设初衷与核心,就是梳理面向市民、企业的服务事项,实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不过,按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并不会是“一网通办”的极限。比如,来自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的信息显示,得益于电子证照的深化应用,上海有望实现新企业注册的全程无纸化。一旦注册人符合条件,他在开设企业时,就可以足不出户,于是从“只跑一次”变为“零跑动”。
同样,如果说之前有部分类型的企业,新注册所需时间已达到看似极限的“1天”;但今年,该效率很可能会“翻番”——也就是说在半天内办妥。由于新注册企业的效率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指标,可以预料,上海今年有望继续为提升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排名有所贡献。
对市民来说,上海的政务服务体验同样有望在今年出现新的飞跃。比如,只要装了“一网通办”的手机应用“随申办”,市民在全市200多个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办事时,就可以用该App下载电子身份证、居住证,从而完全替代纸质证件办事。事实上,今年上海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网通办”就亮出了新目标——行政审批事项减半、百姓办事时限减半。要知道,这是在去年上海营商环境出现显著优化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目标,其蕴含的“啃硬骨头”“打破极限”意味不言而喻。
从“一网”到“通办”,攻坚不停步
去年是“一网通办”启动年,上海把打造“一网”框架作为重点,在前台不断做强做实“一网通办”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在后台则形成了统一的政务事务受理平台,有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客服、缴费和物流体系。
不难看出,经过去年的工作,“一网通办”得以在一个平台上汇聚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事项。
数据显示,“一网通办”总门户目前能办理的事项超过1200个,对行政审批形成全覆盖。目前日均办事超过7万件,处理支付超过1万笔,寄送各类文书超过3000件。而在手机端,“一网通办”也拥有了1000万注册用户,是目前国内移动端用户最多的政务App。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一网通办”上线短短几个月,已经以硬实力赢得公众的认可——它将服务半径从线下大踏步延伸到线上,从一般的“网上办”发展为“指尖办”“随身办”;更重要的是,它确立了“全流程一体化”模式,市民正在从“有事找部门”转向“有事找政府”。
正是基于去年的有力起步,今年上海“一网通办”才能把更多精力从打造“一网”转向围绕“通”“办”来攻坚,聚焦提升服务效能和办事体验。
“革命性再造”,不想留余地
如果要挑战极限,那么,你就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针对审批、监管、服务等政府服务流程,“一网通办”在今年喊出了“革命性再造”的口号,特别是“革命性”这几个字,其分量可想而知。
流程优化,说来简单,但落实下去,就是要实打实地“减、压、放、并”,也就是减少申请材料、压缩办理环节、下放审批权限,合并办理事项。这每一个字,都意味着要在某种程度上对已经成熟运行的流程动一次手术,对已经确立的权力边界作一次重塑。
但是,对跨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整合、乃至“动刀”,以制度安排倒逼改革,这不正是上海“一网通办”的核心理念吗?据了解,今年“一网通办”将新增100个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事项、新增一批“零跑动”事项,总体上减少一半的审批材料和审批时限——这几个数字,掷地有声,容不下水分,而且将持续面对公众和媒体的监督。
可以说,上海正把“一网通办”的既有成果作为新的起点,把过去的效能上限作为未来进一步改进提高的下限。如此“不留余地”的做法,应该会为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当然,不仅在制度层面,上海“一网通办”还非常注重技术层面的创新。比如,“一网通办”正在向消费互联网企业看齐,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精准定义,为其进行智能化的服务推荐和匹配。此外,“一网通办”还在不断汇聚原先分散在全市各政府部门、各公共机构的数据,在今年将打造国内最大的“公共数据资源池”,并在明年基本形成城市“大数据枢纽”。
“让政务服务像网购那样方便。”这是上海“一网通办”愿景的一种通俗化表达。它看似平和,却不尽于此。事实上,为满足用户需求,消费互联网始终以极快的速度迭代,而且永无止境。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感受“一网通办”的雄心。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