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精准扶贫,浦东张江这家企业让山里娃上起直播课
精准扶贫,技术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在浦东张江有这样一家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手段,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学校,让许许多多的山里娃上起了直播课。
这家企业就是沪江,其推出的互加计划最近作为互联网教育扶贫获奖项目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首本《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2018)》。
互加计划是沪江2015年10月发起的教育公益项目,为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百人以下)开齐开足课程探索新路径。这一公益项目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了大规模社会参与的教育扶贫行动计划。
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有10.7万所,占农村小学与教学点总数的44.4%。农村小学寄宿生有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数的14.1%。这10.7万所100人以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经历存在缺师资、缺课程、缺资源等严峻问题,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通过传统支教、捐赠、公益组织项目支持等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校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数量庞大、分布在各个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来说,这些帮助仍然是杯水车薪,难以大规模满足需求。
通过互联网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乡村学校,打通“最后一公里”!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第一张共享大课表早在2016年就在四川广元利州区微校联盟启动。从此,乡村学校的课程表上不再只是单调的语文、数学课,来自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公益部门、名校名师、教育机构的音乐、美术、科学、诗歌、阅读、英语、手工、财商、网络素养、生命教育等十多门核心素养课程纷至沓来,每周多达50多节的网络公益课程,足以满足各地村小的教学需求。
3年来,互加计划通过“美丽乡村”公益课课堂助力村小开齐课程,通过“小胡杨课堂”助力南疆国语双师教学,通过“青椒计划” 支持乡村青椒教师专业成长,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名师也通过互加模式打造出自己的网络公益课程品牌,出现了时朝莉老师的“彩虹花和阅汇”儿童阅读网络公益课程、喀什麦盖提教育局“绿洲课堂”、甘肃定西安定区“共享 阳光课堂联盟”、广西梧州教育“长洲课堂” 等模式,用各地名师的力量搭建起低成本、高互动的网络公益课堂,让百万村小孩子上起了直播课。
沪江创始人伏彩瑞表示,“设立互+计划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教育资源,而是为了帮助对教育有需求的人,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帮助老师得到成长。不断提升可持续的帮助塑造他人能力的建设。资源短缺、成本过高、地域跨越过广等难题正被逐步瓦解。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举措不仅为山区孩子打开了学习知识获取教育资源的大门,也为各地的教师们开启了一扇窗。”
作者:唐玮婕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顾一琼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