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厦门城市图
有中国在1905年以前参加历届世界博览会的参会报告。
1884年伦敦世博会报告中对中国人服饰的介绍
这个比较有意思:1884年海关派人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一本《中国音乐》,包括许多民间流行音乐,书中用画来表现民间舞蹈,用音符及宫商角徴羽来表现曲调,许多旋律都可以唱出来。这本书现在已有多种语言的译本,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中译本。
旧海关文献中的《中国音乐》,用画来表现民间舞蹈,用音符及宫商角徴羽来表现旋律
当时中国设海关的城市最多的时候有50多个,这50多个口岸城市以及关区,在海关文献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贸易情况记录,其中会总结年度进出口贸易增减的原因,这必然与城市发展、自然灾害、战争及中国人的消费习惯等产生联系。后期随着海关事务的增多,统计系统越来越庞大,其中贸易十年报告的体量要达到一二千页,对城市的记录几乎无所不包,甚至连当地当年有无人中进士,有无新式的报纸出现,有无外国重要人士、中央要员到访都有记载。
丝绸报告中所绘的清代织布机
还有针对某一具体事务、活动的调查与研究著作,或是连续数十年出版的专刊,这里面有特别专业性的内容,藏着许多“冷知识”,比如为了航行方便,会出版关于灯塔的连续出版物,海上航行涉及暗礁又会衍生新的出版物,再比如会有连续出版物补充、更新长江沿岸及中国沿海地带的地名。
发明用罗马字母标注汉语发音系统的英国人威妥玛编写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
当时的海关还囊括了检疫职能,1871年海关建立了医学报告系统,一直运行到1911年。40年中各地的海关每半年向中央海关汇报一次其关区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包括症状、扑灭方法以及中国人的健身方法,还有西医西药传播方面的内容。这对研究中国近代流行病史、医学史是非常系统、非常科学的资料。与传教士当时对中国疾病的调查相比,海关的医学报告覆盖面是全国性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报告由西医来写,采用的是今天在用的关于药、病的专有名称,准确性非常高。
船舶报告也比较有趣。一本1921—1931年每年出版的刊物,可以译为《中国百吨以上蒸汽船和机动船的船舶名录》,里面介绍了各类船只的载重量、动力等细节,包括现代船舶,也包括中国传统民船如长江上游的帆船、舢板、运盐船和上海地区的民船,甚至连长江下游的竹筏都记录在内。
还有有关关税和金融情况的报告,由于当时的关税经常有变化,税率及征税政策的变化要及时告知各地海关及外国商人,就出现了这类报告,由魏尔特(Stanley F. Wright)编撰的《自民国元年起至二十三年止关税纪实》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另外还有专注中国财政的作品,艾约瑟(Joseph Edkins)写了三卷本的《中国财经论》,分别论述中国的货币、财政、银行及中国的物价,学术价值很高。
2003年,复旦大学教授吴松弟访问哈佛大学时,在图书馆发现了大量未公开出版的旧海关文献,于是着手整理。“新世界的大门”就这么被打开了。
作者:刘力源
编辑:刘力源
策划:报理评部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