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家们疾呼留住万体馆:这是上海的历史与城市记忆

2019-04-23信息快讯网

建筑专家们疾呼留住万体馆:这是上海的历史与城市记忆-信息快讯网

2019年4月17日上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街区品质提升和优秀建筑保育”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市建筑学会秘书处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实践》杂志社、《建筑时报》社、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举办,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内的建筑行业资深人士共同参与,旨在针对近期城市建设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业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议。

研讨会上,建设领域专家们针对当前上海体育馆更新改造项目在施工图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已对部分建筑构建进行拆除的现象以及店招整治、街区拆违中出现的“一刀切”现象等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分析和讨论。其中,针对上海七十年代建成的优秀建筑——万体馆的更新改造方案和出现的提前部分拆除现象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研讨会上,建设领域专家们针对当前上海体育馆更新改造项目在施工图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已对部分建筑构建进行拆除的现象以及店招整治、街区拆违中出现的“一刀切”现象等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分析和讨论。其中,针对上海七十年代建成的优秀建筑——万体馆的更新改造方案和出现的提前部分拆除现象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上海体育馆的价值

上海体育馆,又称万体馆、上海大舞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该建筑于1959年立项,后搁浅,1973年开始继续建造并于1975年竣工,1999年室内部分区域改造为舞台,成为文化体育多用场馆。

中国现代建筑业、制造业发展历程的实证

上海体育馆的建成,改写了上海没有大型现代化体育馆的历史。1988年,上海体育馆作为我国建国以来43座著名优秀建筑之一,首次被载入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世界建筑史》。此外,上海体育馆还于2009年获得了 “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上海体育馆项目的设计、建造均由中国自主完成——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到施工设备等所有的内容全部“自力更生”。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早期的大跨结构建筑,其结构体系及屋顶整体吊装施工方法均为自主设计完成。此外,在上海体育馆建造的年代,国内物资匮乏、缺少外援,一座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举全国、全行业之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介绍,上海体育馆原先的四个疏散口是最均衡最直接的,现在改为五个出入口。现在改造的出入口内大外小,容易造成拥挤。现在的出入台阶已经拆除,仅剩下36根混凝土柱子,底下的部分已经全部拆空。当年上海体育馆的结构基本上都是装配式的,很有创意很先进的技术,是整个建筑业的心血。屋顶在地面制作并完成拼接后,进行整体吊装完成,对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来说是很巧妙的。目前的改动动作很大造价翻倍,施工图还没有出就拆除了大台阶,大台阶是万体馆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洪碧荣介绍,其当时在参与设计建造过程中,檐口应用的是与上海的搪瓷厂合作开发的折面搪瓷材料;建筑内采用的了沈阳飞机厂中制造飞机用的铝材;入口处的踏步块则是到温州定烧的,近年来仍完好耐用;瓷砖同样是到温州定烧的,其烧制所用的煤则是由上海调批的一座建筑的完成,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完成,需要从设计到施工、从基础材料到建造设备工艺的密切配合。中国建筑业、制造业的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在各行业人士多年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基础上所取得的。而上海体育馆的建成,可以说是上海乃至中国建筑业、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

市民情感的重要寄托

上海体育馆作为大型公共建筑,是上海市民公共文体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承载了众多上海市民的城市记忆——中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主场馆之一、第四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场馆、众多国内外著名歌手的演唱会……与会的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叶松青同样回忆起童年“上小学的时候,能够到上海体育馆看一次演出,可是值得骄傲大事情,这个记忆是永远不会抹掉的”。尽管当下各类文体场馆的数量愈发增多、各类比赛演出的类型愈发丰富,市民文化体育生活选择愈发广阔,然而人们对特定时期、特定场所的记忆却不可替代。市民对城市的记忆、对城市的情感正是依托于城市的建筑、场所以及在其中所发生的各类活动而存在的。

建筑专家们疾呼留住万体馆:这是上海的历史与城市记忆-信息快讯网

上海体育馆的更新改造

建筑具有寿命,不仅体现在其物理性能能否满足安全标准,还体现在其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对其需求、市民对其期望。伴随着社会进步、民众生活需求的变化,建筑同样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上海体育馆在过去同样通过更新改造从而更加贴近市民的公共活动需求。

建筑如何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能够保留其原有价值并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在讨论会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市建筑学会学术创作部主任章明提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针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首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综合的、完整的价值评价;而在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具有高价的部分进一步保护、呈现、提升。同时,还需要保证其价值的完整性。针对具有各类价值的既有建筑的改造,需要“有限介入”——该提升的部分提升,该介入的部分介入;但是需要有限度、有节制。提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针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首先需要对其价值进行综合的、完整的价值评价;而在进行改造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具有高价的部分进一步保护、呈现、提升。同时,还需要保证其价值的完整性。针对具有各类价值的既有建筑的改造,需要“有限介入”——该提升的部分提升,该介入的部分介入;但是需要有限度、有节制。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提出“让建筑“优雅地老去””——在城市更新中建筑的价值既在于其物质性的存在,也需要其故事性的传承。并且在随着城市更新的开展,与建筑密切相关的价值类型还在不断丰富——可持续性。城市更新下,建筑的改造更新是否合乎绿色生态的基本共识?其更新改造规模是否合乎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方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提出,首先需要对建筑的价值进行认知。并且不仅仅是城市更新中建筑的价值认知,乃至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中涉及建筑价值的部分,都需要专业集体的力量和声音,提出具有权威性、职业性、技术性的见解,正确引导社会认知,支持城市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原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院长黄岗提出,城市更新需要有全局性、专业性、科学性。建筑有其建造的年代,需要在其所处年代进行评判,有的技术、思想、方法当下或许已不算新颖,但在当时就是创新。同时,城市更新中针对历史建筑的利用保护,需要结合城市整体考虑。使用功能的需求与历史建筑自身的限制之间的矛盾,就建筑本身看可能无法调和,但是在区域、在城市的角度来进行整体考虑,能够有更合理的解决方法。很可能能够与针对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涌现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发展、改造,迫切需要建立相关的价值认知、保护制度。以制度的力量避免具有价值的历史建筑遭受破坏。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马新华提出,许多建筑都承载了上海的历史,特别是上海近现代的历史。上海红色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价值、上海制造的历史价值,都需要运用专业的声音进行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传递出学界的专业建议。在推进精细化的当下,简单化并不能与其划等号,需要以科学为指导,进行充分探索与实践。提出,许多建筑都承载了上海的历史,特别是上海近现代的历史。上海红色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价值、上海制造的历史价值,都需要运用专业的声音进行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传递出学界的专业建议。在推进精细化的当下,简单化并不能与其划等号,需要以科学为指导,进行充分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保护设计院院长助理宿新宝提出,建筑所具有的情感价值当下已被认知到,需要在进行相关更新改造决策时进行充分评估。针对许多年代不远建筑的所具有的价值缺乏相关的制度,也缺乏对其价值的发掘。

主办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实践》杂志社负责人李晓炜说道:“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逐步进入成熟期,城市更新就越来越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原有的城市记忆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上海在上海市建筑学会的组织和呼吁下,已经探索了一条对优秀城市建筑保护的途径,比如华东电管大楼,这也对其他城市对优秀建筑的保护起到示范作用。道:“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逐步进入成熟期,城市更新就越来越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原有的城市记忆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上海在上海市建筑学会的组织和呼吁下,已经探索了一条对优秀城市建筑保护的途径,比如华东电管大楼,这也对其他城市对优秀建筑的保护起到示范作用。

今年《建筑实践》杂志要主办在2009-2019这十年间优秀建筑创作大奖,作为建国七十周年中国建筑文化成就的献礼。目的之一是从专业的角度引导社会的建筑审美取向,其二把这十年的优秀项目作为城市记忆的焦点铭记下来,希望评奖可以成为未来建筑保护的一个参照。”

《建筑时报》主任编辑李武英说道:“对于上海体育馆改造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关于拆违街道整治的报道也在筹备中,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和这么多专家面对面交流,希望以媒体的身份将这些话题引起群众一定的关注度。”对于上海体育馆改造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关于拆违街道整治的报道也在筹备中,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和这么多专家面对面交流,希望以媒体的身份将这些话题引起群众一定的关注度。”

建筑专家们疾呼留住万体馆:这是上海的历史与城市记忆-信息快讯网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对建筑价值的完整、充分发掘是进行相关历史建筑更新改造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系统地认知到建筑的各类价值,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保护、利用、提升。同时,针对建筑的价值,特别是建成年代并不久远的建筑价值的评价,需要建立、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在城市更新需求更加迫切的当下,对既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的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只有通过相关识别、评价、保护体系的建立,才能更好的判别其价值,留住城市的记忆。

上海体育馆具有丰富的价值待发掘。其出入口台阶及屋架等构件的设计及运用的材质均是其完整建筑价值的一部分。上海体育馆既是设计者的建筑,也是市民的建筑;其既是上海的建筑,也是中国的建筑。进一步充分发掘其所承载的历史积淀、完整识别其价值,应该是对其进行更新提升的第一步。同时需要以此为据,深化整体更新改造方案,结合区域乃至市域通盘考虑、整体协调。此外,在相关价值评价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当下,对其价值的认知和评价需要包含建设领域专业人士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避免城市的记忆中留下空白。

针对上海体育馆在没有出施工图的情况下就已动工进行拆除,与会专家呼吁立即停止拆除,及时召开专家论证会,再一次对这座优秀建筑的改造进行讨论。留住城市的记忆,讲好城市发展的故事,保护优秀建筑,提升功能品质,将能使我们的城市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转载许可,文章原标题:《尊重历史,留住城忆——专家疾呼停止“万体馆”拆建》,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建筑学会”,微信号:asscsh)

建筑专家们疾呼留住万体馆:这是上海的历史与城市记忆-信息快讯网


来源:上海市建筑学会
编辑:谢笑添
责任编辑:沈雷

包揽希望杯少年赛南区三项冠军,上海足球成为中国青训标杆
沪上名医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蒋欣泉:总有一种紧迫的使命感
戏暖申城!2019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首推三条“文艺路线”,在这里街区都是舞台
上海警航有6架直升机,它们所需航材的进口供应等业务由这家企业支持
一群萌萌哒小布偶约你周六见,坐标上海辰山植物园,来了你就知道为什么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谈城市管理:还有不少地方像鞋底一样粗放
数据 | 上海市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4.53平方米,住房自有率近7成
理论微访谈:从历史转为世界历史
保障第二届进博会“越办越好”,上海城市服务保障“提质升级”
法国宣布重建巴黎圣母院四项初步计划,将组织国际性建筑比赛以筛选最佳团队承接重建工程
巴黎圣母院,失去了尖顶塔冠,但历史深处的钟声还在回响
中国人和美国人书写“共有的历史”
关于中美关系,可从历史中找到丰富的线索
城市绿化色彩更丰富,2020年上海绿道长度将超1000公里
已有148年历史的传统非遗今天开启商圈之旅
北爱第二大城市爆发骚乱,一女记者中弹身亡,警方称这是“恐袭”
首届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在沪启动,沪苏浙皖多个城市职工参加
消防系统有漏洞?巴黎圣母院建筑师承认低估火势
没想到,一个建筑师可以把汉字玩成这样……
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京举行
世乒赛首轮国乒男单当然全部过关,但输了两局折射出一些小问题
瑞士学者捐赠上海交响乐团历史上首位指挥素描画像
上海南站增开3对“绿巨人”,“五一”期间首开直达开化动车组
“救命药”不再等待,上海今年计划推动境外上市抗癌药在沪先行定点使用
北大教授吐槽那些让人寸步难行的设计!我们的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
“性感国宝、在线叉腰”,上海野生动物园这只大熊猫火了
上海市体育局官微:万体馆将保留原有风貌
江南春色融入诗歌,城市建筑与文学擦出怎样的火花
上海今年有望完成户外店招店牌立法,让店家多参与为城市“美颜”
【中国那些事儿】英国学者:中国崛起是一个伟大的、非同寻常的历史时刻
随梁思成筹办清华建筑系、与华罗庚同船回国、推一小车书去上课……他叫吴良镛!
人均5平米的老北京胡同,经他之手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设计埃菲尔铁塔,而是……
上海打造AI应用场景标杆城市
虹口北外滩将现“未来一公里”,文化旅游脑洞多大、城市如何更有趣,这里有答案
今天102岁的他,在全世界留下最优美的地标性建筑
上海“建筑可阅读”将扩大参观范围,拓展预约渠道,逐步延长参观时间
近百张照片讲述革命历史,俞秀松烈士图片展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展
283项务实成果!历史将记住中国这场盛会
五一假期,哪天航班准点率较高?哪个机场最准点?飞常准历史大数据供旅客出行参考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