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色融入诗歌,城市建筑与文学擦出怎样的火花
“建筑本身应像土里面生出来的一样”——作家梭罗在代表作《瓦尔登湖》里的这句话,被上海诗人曹剑龙写进了《江南,榫卯镶嵌的声色》组诗的题记。“这部组诗获得诗歌类一等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日前,第七届“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在上海作协爱神花园揭晓,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褚水敖点评:组诗通过呈现种种榫卯镶嵌的声色,诗人在情与思之间,构建了一个诗情勃发而又哲理深沉的江南。
“打开江南悠久文明的密码
辨析五千次才看透年轮上明暗
钙化的树干以及枝杈仍然活着
铸立一座会呼吸的丰碑
……
马头墙支起的脖颈头颅
不靠横栋竖栏便能插翅飞翔
书面与亲历的江南如画如绣
水灵山秀美得无以加持
……
境移岁过庆幸江南愈发年轻
彤彤漆红的楼阁生命长青
门扉滋润地度着蜜月
咿哑咿哑仍是旧时一扇花窗
……”
“这组诗是我创作重点的集中体现。城市、建筑和文化,一直是我关注的题材之一。”曹剑龙谈到,业内一直有个说法,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套用诗歌同样可以,诗歌如何表现灵动的建筑和江南春色,是创作者需要继续努力揣摩的。
此外,四川彝族作家加拉巫沙的散文《不灭的碉楼》获散文类一等奖。鲁迅文学奖评委任芙康指出《不灭的碉楼》笼罩着一层神秘又凄美的气息,作者用反常规的写法,写出了设计师与彝族姑娘的一段凄美爱情,而设计师设计与建设碉楼的过程又重塑着彝族的血脉,传承着中华传统。
“建筑与文学二者都是历史与时代的纪念碑。每个时代的建筑都凝聚这个时代的经济、文化、美学等因素,好的建筑代表一个时代,文学亦是如此,将一个时代的情感、风俗、人情、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巴黎圣母院不会因为大火而失去色彩,因为文学会让它绽放永恒的光彩。”大赛评委会主任、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感慨,八十多岁高龄的诗人孙友田先生主动投稿参赛,作为组织者他非常感动,“我们更要向老一辈作家学习,满怀深情、热情、激情,去讴歌我们的祖国、礼赞新时代,讴歌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城市、建筑与文化。”
大赛希望引导城市里的人们关注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用文学性抒写建筑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留下富有诗意的注解。本届活动共收到应征作品5600多首(篇),征文增设两个特别奖,分别由孙友田(诗歌)和田永昌(散文)获得。大赛由上海市作协、《上海文化》杂志社与文学报主办,禾泽都林建筑与城市研究院、华语文学网承办。
大赛创始人之一、禾泽都林设计院院长宋建良认为,建筑要避免“千城一面”,根本在于文化。“中国建筑之所以高贵,在于其灵魂的和谐之美,而灵魂据点正是华夏文化所独有的魅力。文学创作不妨多多取材,书写更多佳篇。”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