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们的福音!把脑信号“译”成语音,新技术有望帮助失语人士
2019-04-26信息快讯网
英国《自然》杂志24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说,一种新技术可根据探测到的大脑神经信号合成语音,有望在未来使丧失语言能力的人重新获得自主“说话”的能力。
不少因疾病丧失语言能力的人需依赖特定设备与外界沟通,比如已故著名科学家霍金靠面部肌肉的活动来操作一种设备上的光标,以选择字母并表达想说的话。不过,这类设备的效率和准确度仍偏低。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一个团队尝试根据大脑神经信号来合成语音。他们选择了五名因疾病治疗需要在脑部临时植入电极但语言能力完好的病人,让他们大声阅读几百个句子,并记录下这期间他们大脑中与语言有关区域的活动情况。
基于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设计出一套系统,能够先将脑部神经信号转化成虚拟的声道活动,最终输出语音数据。
研究人员把这套系统合成的语音播放给一些人试听,结果显示他们能较好地识别大部分语句。
报告通讯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张复伦教授接受新华社记者邮件采访时说:“我们设计的这个方法是基于虚拟人体声道的概念,因为所有人都要通过声道来发音,我们希望这项技术未来能够在不同语言中获得广泛应用。”
据介绍,研究团队还在尝试利用密度更高的电极阵列以及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以进一步提升这个系统合成语音的效果。
作者:张家伟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新华网、光明网
语音入口、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市场的“大蛋糕”怎么分
致力于打造医疗器械领域的“华为”:搭载4K高清摄像头、3D技术等硬核科技,价格更亲民
上交会快讯:洞泾镇与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5G自动驾驶技术成功运用于特种车辆
观点| 新技术是把双刃剑,零售业进入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
上海“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和技术含量再提升,户籍证明等12类高频证明可在线开具
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全文实录
《夷坚甲志》的前三个故事是什么 | 郭永秉
黑客曾窃取4亿美元比特币,什么机制和技术才能保护数字资产
新高考背景下,升学路径越来越多元,如何选择还要有“技术含量”
日本明仁天皇:青年时代因担心日本皇室被推翻,曾苦练打字技术
传帮带教有“高招”:上海航空资深机长孙文吉钻研飞行技术,“手绘图+短视频”培训年轻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