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2019-04-29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信息快讯网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无论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哪扇门进入,都可以看到“胸痛中心”的字样,标识清楚,指向明确,即便是您从未到过医院,也不必为了治疗“胸痛”而“头痛”一番。

心内科主任刘宗军对细节的关注,贯穿于“普陀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始终,即便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也从不松懈。

胸痛中心只是第一步

2018年,普陀区中心医院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刘宗军说,胸痛抢救,就是和时间赛跑。以急性心梗为例,发病两个小时后约50%的心肌发生坏死,六个小时就有90%的心肌发生坏死。

“目前,胸痛病人送到我们医院胸痛中心,我们要求3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报告(全国平均水平在10分钟),从入院到打通血管,平均65分钟(全国平均水平是80分钟),早一分钟救治,就给患者多一份生存的希望,挽回一条生命,就能帮助更多的家庭。”刘宗军说。统计数据显示,“普陀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已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0余例,再灌注成功率95%以上,急诊PCI死亡率下降到2%以下。

早在2001年,普陀区中心医院就在上海较早开展了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全天候”直接PCI 绿色通道,构建覆盖周边社区和医院的心脏诊疗中心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网络,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以直接PCI为首选再灌注方法的综合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

在欧美发达国家,胸痛中心作为普遍应用的急性心血管病急救诊疗体系,凭借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及规范化的胸痛诊治流程,能实现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危险评估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和改善预后,有效地缩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我国自2013年起启动中国胸痛中心自主认证体系,2016年正式揭牌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计划至2019年全国认证1000家胸痛中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整体救治水平。

刘宗军说:“成立胸痛中心,就是整合医院的资源,简化病人的就诊手续,病人胸痛,不用去外科、内科兜圈子,直奔胸痛中心就可以了。”在刘宗军看来,自成立起,就自带“绿色通道”高速、高效光环的胸痛中心,不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率,还可提高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率,降低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急性气胸等疾病的死亡率。

胸痛中心获得国家认证只是第一步。目前,普陀区中心医院也先后成为了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2017.12-2020.12)和中国心衰中心建设单位(2018.6-2021.6)。刘宗军希望,房颤中心和心衰中心也能在度过建设期后,通过国家认证,更好地造福于社区百姓。

沪上名医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信息快讯网

▲刘宗军对细节的关注,贯穿于“普陀区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始终。

期待更多新技术付诸实用

有一位高血压病人,每天要吃5种药,血压仍居高不下,辗转多家医院,都无计可施。所谓“久病成良医”,这位病人经常浏览和高血压防治相关的国际、国内论文,通过论文检索,他关注了刘宗军,对刘宗军的论点和论据十分认同。病人找到普陀区中心医院,他想见一见刘宗军,这个论文写得这么好的医生,是不是真的有真材实料,亦或是那些论点仅仅是停留在论证阶段。

另外一位病人在体内植入了ICD(埋藏式心脏除颤器),为了防止心脏猝死,除颤器会在出现室颤的时候通过电击的方式,让电流覆盖心肌,挽救生命。在正常情况下,除颤器仅仅在心脏出现紧急状态时工作,但这位病人病情特殊,在一段时间以内,竟然遭遇了60多次的除颤器电击,用他的话说,每天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病人找到刘宗军,说什么也要把除颤器从身体里取出去,哪怕付出心脏停跳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刘宗军收治了这两位病人,经过精准的诊断,他发现上述两位病人都可以采用肾动脉消融技术进行医治。而采用这种治疗技术,又可以用上申请通过的国家专利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灌注管、其应用导管及消融系统。

治疗效果非常好,两位病人满意地出院了。“一项先进的新技术对临床的帮助究竟有多大?显然临床指标是一方面,但是能给患者以生存的尊严将更有意义。”刘宗军说,上述技术和专利目前已应用于六十位类似病人,从术后的观察和随访看,都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一直都是刘宗军的研究方向。自2011年起,刘宗军在国内很早主持开展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累计完成大动物(猪)实验300多例,临床病例100余例。他和团队设计的RDN微灌注导管系统获得中国创新创业优秀奖;RDN智能消融仪属于国内首创,评价RDN术后疗效的无创影像学分析系统属于国际首创。

只有不断地学习,勇于创新,才能找到对病人最适合、最有效,也是痛苦最小的治疗方案。刘宗军还记得读本科时,曾经让自己惊叹不已的“食道调搏”技术,该项技术经食管导联心电图,能很好地显示P波,对区别房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极为有用。

不过,该项技术已经被更便捷、更精确、对病人伤害也很小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技术所取代。刘宗军说,科技在发展,学科在前进,新技术(专利)总会取代旧技术,这是趋势。作为医生,参与其中,乐见其成。目前,刘宗军和他的团队已经有17项专利授权,有些已经成功临床转化,另有多项正在申请中。如果付诸于实用,将造福更多的病人。

搭建高效的社区防治网络

普陀区中心医院所在的曹杨新村是上海市解放后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也是全国最早建造的工人新村,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口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老龄化社区的一个特征,就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老人病特别多。

1999年,刘宗军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工作,日常工作就是和老人打交道。“很多老人疾病防治能力差,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不好,胸痛来医院看病,胸不痛就不当一回事。”诸如此类的老人接触多了,刘宗军一直在思考“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上手术台,是刘宗军的本职。多年来,他独立完成起搏器植入1000余例,冠脉造影10000余例,PTCA和支架术5000余例(其中包括PCI直接冠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000余例) 射频消融术500余例。而与这些数字呼应的,是庞大的老人群体,以及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已居疾病死亡构成首位的现实(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病)。

“和老人相比,中青年对于胸痛的重视程度更低,致病因素却很多,比如工作压力大、剧烈运动、暴饮暴食等,所以,近年来中青年心肌梗死的数量明显上升。”刘宗军说,“有时候,一个胸痛病人送到医院,就差十几分钟。”如何让抢救更及时、更准确、更高效?提高病人自我防治的意识是一方面,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畅通更重要,但绿色通道能不能前移?

根据2018年普陀区政府工作报告: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有效落实,累计签约24.28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3.26%。“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我希望社区医生、家庭医生能成为抢救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更熟悉社区里的胸痛病人,很多胸痛疾病的初期发现,往往就发生在社区医院里。”刘宗军说。

目前,普陀区中心医院与社区医院形成实时互动的“心内科—社区”胸痛中心网络,将诊断前移至“院前”。胸痛病人从踏入社区,经历初诊、诊断、转诊、120急救等,整个诊疗用时尽可能缩短。科室里的救助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刘宗军还建了微信群,包括他在内的心内科16位中高级职称的医生,在微信群里轮流值守,答疑解难。

刘宗军说,一个医生的能量是有限的,即便24小时都在做手术,能帮到的病人也还只是少数。胸痛中心和社区救治网络的合作,是一个很有益的尝试,把诊断前移到社区,能将胸痛中心的优势更好地发挥。

“对于绝大多数危险的胸痛病人而言,抢救最重要的时间点是在前2小时。只要抓紧时间,大多数的致命性胸痛病人还是能抢救过来。”刘宗军说。

>>>链接:

名医简介

刘宗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兼任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等。《中国临床医学》《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委。

获相关专利授权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16篇,其中SCI收录15篇;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心血管专业)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科研项目;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和上海中医药科技奖共5次;获上海工匠、上海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作者:陈岚 徐进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要我分”变为“我要分”?普陀区将志愿者参与机制融入垃圾分类工作
焦点访谈 | 争相“落沪”:上海高质量发展“高”在哪?
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宣布上海5G首发,上海成为全国首个中国联通5G试商用城市
经济日报:升级之路——上海市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动能
光明日报再聚焦上海高质量发展:一座城市的创新勇气
世界自行车运动最顶尖赛事之一,“环意Ride Like A Pro”首次走出意大利落户上海青浦
沪上名医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舒先红:跨界于心内科和超声诊断
华西领跑,上海三家医院进前十,中国医院知库排行榜发布
倒计时5个月!“老牌”上海商务中心将变身社区消费新地标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东京办事处
沪上名医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创新是动力,也是责任
在徐汇日月光中心一楼假冒“Abercrombie&Fitch”品牌专柜?“开脑洞者”关3年!
【一带一路,新疆在行动】新疆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行稳致远
上海警方回应“仁济医院专家因拒绝接诊插队病人被警方戴上手铐带走”事件
入戏太深!21岁女大学生看完《复联4》后嚎啕大哭,结果进了医院
陈薪伊艺术中心落户人民大舞台,每年推出一台新作,首部戏就请来奚美娟
就冲他说“男生别化妆”这一点,《创造营2019》可以持续观望
徐汇警方探索“医地警”联动破解“黄牛号贩”问题
医生发明弥补临床缺陷,中山医院已转让专利53项,专利数有效量均居上海三甲医院之首
上海警方4月30日启动高等级勤务,迎战“五一”
“上海健康云”升级健康服务:手机实现三甲医院预约挂号、社区预约接种
宁光院士发起创新项目,上海二级医院首家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落地
吃饭也可以“量身定制”,让国宴大厨为你手工开菜单!寻味上海⑥
杨浦5G来了,新华医院的IT发烧友医生告诉你它有什么能耐
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被送往医院
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管乐艺术与商圈来了一次“亲密邂逅”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2000份材料陆续春播育秧 预计明年进行品种审定
上海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研究中心成立
6月底之前,普陀区将完成全712个小区垃圾分类减量房的达标改造
©2014-2025 dbsqp.com